【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面向功能,可 以实现三维空间中两个位于不同平面的电子元器件之间导通的端子组。技术背景传统的电连接器皆是通过焊接的方式或者穿孔压入的方式与电路板相连, 惟此种方式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难度;为改进了以往的接触方式,如 图1所示的中国专利CN200420109517.6号所揭露的技术是将弯曲状的端子2 及端子3固定于绝缘本体1中,其外再包覆有一外壳4,端子2、 3的弹性接触 部靠抵持力压接方式与外部电子元器件相连,从而有效的克服了传统连接器焊 接不可维修的缺点,实现了拆卸方便,使维修容易;但此种端子结构的连接器 受限于定型化的绝缘本体,只能实现两个相互平行面之间的方便连接和拆卸。惟现今电子消费性产品的设计,已是日新月异,有多样性的外观设计,因 此将产生需要连接的电子元器件位于三维空间中不同的象限中,若是以先前的 技术势必无法达成,在需要在两个呈垂直面,或是在三维空间中两个位于不同 平面的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或是要求此两个电子器组件之间呈现一定的夹 角的情况下,进行连接的话也不可以实现了;故此连接器端子结构有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端子系由多个长短端子依序排列形成端子组,每个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弹性接触部,中间是由传导组件加以连接,该传导组件为可挠性材质,该可挠性的传导组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弯折,使端子组之间形成一夹角,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中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端子之间则以料桥结构将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玮,简士均,蒋武向,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