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67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方法,主要通过预处理、二次预处理、预酶解以及酶解四个步骤糖化杨木,并简易回收酶解液进行循环酶解。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氢氧化钠对杨木进行预处理,利用漆酶对碱处理的杨木进行二次预处理。利用木聚糖酶以及表面活性剂对两步预处理的杨木进行预酶解。最后利用纤维素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对预酶解的杨木进行酶解糖化。其中,对二次预处理后滤液中的漆酶、预酶解后的木聚糖酶以及酶解后的纤维素酶以及表面活性剂进行抽滤回收重复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步预处理以及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杨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纤维生物质大量存在于自然界,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木质纤维素中包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之间缠绕,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状空间结构,酶解效率低。木质素形成非晶态、非线性且不均匀的立体聚合结构,半纤维素贯穿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限制木质纤维素降解催化因子的可及性。因此,在木质纤维素的转化过程中,在酶解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破坏其致密结构,使酶更容易接触到底物。酸处理可使原料中80

90%的半纤维素溶解,但是木质素未能得到有效脱除。木质素的屏障作用,以及对纤维素酶有显著的无效吸附,造成纤维素酶用量高,后续的酶解糖化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去除木质素,降低纤维素酶酶解抗性和提高纤维素酶利用率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0003]碱处理能引起纤维素溶胀,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降低原料聚合度和结晶度,提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降解性,降低酶水解过程中酶在木质素上的无效结合,提高转化率。但是碱处理只能去除部分木质素,而漆酶可以进一步去除木质素并且不产生抑制物,是一种绿色的去除木质素的方法。木聚糖酶是专一降解木聚糖的酶,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包裹在纤维素的表面,去除木聚糖可提高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在酶解过程中,酶在底物上的吸附与脱附是同时存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酶竞争性地吸附到木质素上,减少木质素的无效吸附。
[0004]尽管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多种酶协同作用可以提高酶促水解产率,但是酶成本高的问题仍然未能解决。目前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酶用量较高。因此,降低酶的使用量是推进纤维素乙醇工业化的关键。在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酶首先吸附到底物上,然后进行酶解,酶解完成后脱附,再重新吸附到新底物上,进行下一轮水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酶竞争性吸附到木质素上,减少木质素对酶的吸附,促进酶的脱附和循环利用。利用这一特性,在酶解反应结束后,将酶回收进行循环利用,可以降低酶用量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酶解效率高,酶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6]上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木材的碱处理:使用氢氧化钠对粉碎至80目干燥后的木屑混匀处理,之后水洗至中性后干燥;
[0008](2)漆酶二次预处理:缓冲液重悬木屑,加入双氧水和漆酶二次处理,抽滤回收滤
液,滤渣待用;
[0009](3)木聚糖酶的预酶解:缓冲液重悬步骤(2)获得的滤渣,添加木聚糖酶和表面活性剂进行预酶解,抽滤回收滤液,滤渣待用;
[0010](4)纤维素酶的酶解糖化:缓冲液重悬步骤(3)获得的滤渣,添加纤维素酶和表面活性剂酶解糖化,抽滤收集滤液,即为糖化产物。
[0011]所用的木屑清洗后使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后将木屑放至于60℃烘箱中,烘至恒重;之后水洗碱处理后的木屑,洗至pH呈中性,60℃烘至绝干。;
[0012]所述的方法,步骤(1)所用的氢氧化钠浓度为1%~4%,优选:氢氧化钠是在115℃~125℃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0min~150min。
[0013]所述的方法,步骤(2)、(3)、(4)使用后的酶液过滤后循环利用,优选可重复利用5~8次。
[0014]所述的方法,步骤(2)所用的双氧水浓度为8%~20%,所用的漆酶用量为10U/g~100U/g木屑。
[0015]所述的方法,双氧水和漆酶是在37~60℃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为6~24h。
[0016]所述的方法,步骤(3)所用的木聚糖酶用量为10U/g~150U/g木屑,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和吐温

80中的一种或两种,用量为0.01g/g~0.1g/g木屑。
[0017]所述的方法,木聚糖酶和表面活性剂是在37℃~60℃条件下进行预酶解,处理时间为0.5~6h。
[0018]所述的方法,步骤(4)所用的纤维素酶用量为4U/g~60U/g木屑,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和吐温

80中的一种或两种,聚乙二醇用量为0.01g/g~0.1g/g木屑。
[0019]所述的方法,纤维素酶和表面活性剂是在37℃~60℃条件下进行酶解,处理时间为24~84h。
[0020]所述的方法,所用的缓冲液为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其pH为4.8,木屑或者滤渣与缓冲液比例为1:5~1:20(g:mL)。
[0021]本专利技术所回收的滤液是使用真空泵进行抽滤,保存于

20℃,便于再次利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0023](1)与单一预处理相比,两步预处理进一步去除了木质素,利用木聚糖酶进行预酶解,去除了部分半纤维素,增加了纤维素酶与纤维素的接触面积,添加表面活性剂,减少了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无效吸附,进一步提高了酶解效率。
[0024](2)预处理以及酶解过程中的酶及表面活性剂可回收再利用,操作简单,降低了酶解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实施例,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此外,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木材的预处理
[0027](1)将杨木清洗后使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后将木屑放至于60℃烘箱中,烘至恒重;
[0028](2)取50g木屑,使用4%的氢氧化钠按料液比1:10(g:mL)进行充分混匀,并置于
121℃条件下处理90min;
[0029](3)使用纯水将杨木屑洗至中性,之后放至于60℃烘箱中,烘至恒重,待用。
[0030]实施例2:双氧水和漆酶的二次预处理
[0031](1)将实施例1中处理的木屑,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按料液比1:10(g:mL)进行充分混匀;
[0032](2)加入50mL浓度为10%的双氧水以及50U/g木屑的漆酶,50℃预处理12h;
[0033](3)对二次预处理的木屑使用真空泵抽滤,以得到滤液以及滤渣,其中滤液回收,冷藏保存,便于再次利用,滤渣待用。
[0034]实施例3:木聚糖酶和表面活性剂的预酶解
[0035](1)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杨木滤渣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按料液比1:10(g:mL)进行充分混匀;
[0036](2)加入60U/g木屑的木聚糖酶及0.05g/g木屑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80进行预酶解,预酶解2h;
[0037](3)对预酶解的木屑使用真空泵抽滤,以得到滤液以及滤渣,其中滤液回收,冷藏保存,便于再次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酶协同表面活性剂循环酶解糖化木质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木材的碱处理:使用氢氧化钠对粉碎至80目干燥后的木屑混匀处理,之后水洗至中性后干燥;(2)漆酶二次预处理:缓冲液重悬木屑,加入双氧水和漆酶二次处理,抽滤回收滤液,滤渣待用;(3)木聚糖酶的预酶解:缓冲液重悬步骤(2)获得的滤渣,添加木聚糖酶和表面活性剂进行预酶解,抽滤回收滤液,滤渣待用;(4)纤维素酶的酶解糖化:缓冲液重悬步骤(3)获得的滤渣,添加纤维素酶和表面活性剂酶解糖化,抽滤收集滤液,即为糖化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的氢氧化钠浓度为1%~4%,氢氧化钠是在115℃~125℃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0min~15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4)使用后的酶液过滤后循环利用,优选5

8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双氧水浓度为8%~20%,所用的漆酶用量为10U/g~100U/g木屑。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柏全孙彦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