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58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包括脂质载体、核酸和佐剂,所述核酸和佐剂均负载于脂质载体的内部及外部,粒径为0.8μm~50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在注射部位驻留时间更长,更容易被注射部位的抗原提呈细胞摄取从而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在递送药物进入细胞时,能够同时递送引发免疫反应的核酸药物和佐剂并获得协同作用,相较于常用的纳米级脂质载体,能诱导产生强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具有速释和缓释的效果;此外,荷负电的佐剂还能够中和核酸脂质复合物的表面电势,使其吸附更紧密,生物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强。性更强。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信使RNA(mRNA)疫苗高效能,生产效率高,低成本和注射安全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发和临床应用也在快速推进。相比于其他核酸类疫苗,mRNA疫苗更高效、安全,但是其应用受到稳定性和递送效率低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现已开发出多种递送系统,其中最常用的是脂质载体。
[0003]经典的脂质载体配方组成为:可离子化脂质或阳离子脂质,中性磷脂,结构性脂质和聚乙二醇脂质。可离子化脂质或阳离子脂质用于吸附mRNA,中性磷脂和结构性脂质有助于稳定载体的脂质双分子层以提高mRNA的递送效率,聚乙二醇脂质通过减少等离子体蛋白的特异性吸附和在纳米粒子上形成水化层来提高胶体在生物环境中的稳定性。
[0004]常用于负载mRNA的脂质载体粒径约为100nm,脂质膜能够与细胞膜发生膜融合从而进入胞内,经内体逃逸释放出药物发挥作用。实际应用中,小粒径的脂质载体容易被快速清除,不能在注射部位长时间驻留被抗原提呈细胞获取,而且在机体各组织器官分布广泛,不能有效集中于目的组织器官。此外,核酸包封于脂质载体内部,能否发生内体逃逸及其释放效率严重影响免疫反应的激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包括脂质载体、核酸和佐剂,所述核酸和佐剂均负载于所述脂质载体的内部及外部,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0.8μm~500μm。
[0006]优选地,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0.85μm~100μm。
[0007]优选地,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0.9μm~50μm。
[0008]优选地,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0.95μm~10μm。
[0009]优选地,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1.0μm~5.0μm。
[0010]优选地,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1.1μm~3.0μm。
[0011]本专利技术大粒径的脂质复合物在注射部位驻留时间长,更容易被注射部位的抗原提呈细胞摄取从而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并且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内部和外部均负载有核酸和佐剂,能够同时达到速释和缓释的效果。
[00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佐剂对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几乎没有影响。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核酸选自核糖核酸(RNA)、核酸适配体(Aptamer)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RNA选自mRNA、SiRNA和microRN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佐剂选自微生物来源的免疫增强剂、人或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固
有免疫激动剂、适应性免疫激动剂、化学合成药物、真菌多糖类、和中药有效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的,所述佐剂选自模式识别受体激动剂、卡介苗(BCG)、卡介苗细胞壁骨架、卡介苗甲醇提取残余物、卡介苗胞壁酰二肽、草分枝杆菌、多抗甲素、矿物油、病毒样颗粒、免疫增强的再造流感病毒小体、霍乱肠毒素、皂苷及其衍生物、免疫应答调节剂(Resiquimod)、胸腺素、新生牛肝活性肽、米喹莫特、多糖、姜黄素、免疫佐剂CpG、聚肌胞苷酸(Poly(I:C))、免疫佐剂poly ICLC、短小棒状杆菌苗、溶血性链球菌制剂、辅酶Q10、左旋咪唑、聚胞苷酸、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聚肌苷酸、聚腺苷酸、明矾、羊毛脂、植物油、二价锰离子、锰胶体、卡介苗、槲皮素内毒素、脂质体佐剂、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MF59佐剂、双链RNA、双链DNA、钙佐剂、铝佐剂、CAF01佐剂、人参和黄芪的有效成分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脂质载体包含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和胆固醇(cholesterol)。
[0018]优选地,所述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为2~5:2~5:2~5。
[0019]进一步地,所述脂质载体还包括聚乙二醇化磷脂(DMG

PEG2000),以所述脂质载体的摩尔质量为基准,所述聚乙二醇化磷脂的摩尔百分比不超过10%,其中优选不超过5%。
[0020]优选地,所述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胆固醇和聚乙二醇化磷脂的摩尔比为20~50:20~50:20~50:0.1~10,优选35:16:46.5:2.5。
[0021]进一步地,所述可离子化脂质包括阳离子脂质和阴离子脂质。
[0022]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脂质选自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酸、磷脂酰甘油、DOPG和二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优选地,所述可离子化脂质为阳离子脂质,所述阳离子脂质选自(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铵

氯盐(DOTAP)、双十八烷基溴化铵(DDAB)、1,2

双十八烯氧基
‑3‑
甲基铵丙烷(DOTMA)、4

(N,N

二甲基氨基)丁酸(6Z,9Z,28Z,31Z)

庚三十碳

6,9,28,31

四稀

19

基脂(DLin

DMA)、2,2_二亚油基
‑4‑
二甲基氨基甲基

[1,3]‑
二氧戊环(DLin

K

DMA)、4

(N,N

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亚油基)甲酯(DLin

MC3

DMA)和1,2

二油醇
‑3‑
二甲基氨基

丙烷(DODM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优选地,所述核酸与所述阳离子脂质的质量比为1:0.01~20000,优选1:10~20。
[0025]优选地,所述中性脂质选自(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二月桂酰基卵磷脂(DLPC)和1

棕榈酰基
‑2‑
油酰基卵磷脂(POPC)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将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胆固醇和聚乙二醇化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核酸溶于缓冲盐溶液中作为水相,佐剂根据其极性溶于所述有机相或所述水相中;
[0028](2)去除所述有机相中的有机溶剂,形成脂质膜;
[0029](3)利用所述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脂质载体、核酸和佐剂,所述核酸和佐剂均负载于所述脂质载体的内部及外部,所述微米级脂质复合物的粒径为0.8μm~5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选自RNA、Aptamer和DNA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载体包含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和胆固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离子化脂质、中性脂质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为2~5:2~5:2~5。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米级脂质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离子化脂质为阳离子脂质,所述阳离子脂质选自DOTAP、DDAB、DOTMA、DLin

DMA、DLin

K

DMA、DLin

MC3

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密程军平潘韵芝季阿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