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53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涉及液位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介质层、铝箔层、编织层和护套,所述内导体的材料为铜箔丝,所述介质层材料为可交联低介电损耗聚乙烯、所述铝箔层为双面复合铝箔层、所述护套的材料为PVC,所述内导体外径为0.75mm,所述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εc为2.4,所述介质层的外径为1.47mm,所述双面复合铝箔层材质为AL9μm+PET12μm+AL9μm,所述编织层采用64根0.1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为80%,所述护套外径为2.8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保证车辆的同轴电缆使用的有效性的同时具有高柔软度和高抗拉伸性。性的同时具有高柔软度和高抗拉伸性。性的同时具有高柔软度和高抗拉伸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
[0003]在相关技术中,同轴电缆的结构,包括内导体以及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在内导体上的绝缘层、屏蔽层以及保护层,所述屏蔽层通常由包覆在绝缘层外圆周表面的铝箔层以及包覆在铝箔层外部的金属编织层组成。目前同轴电缆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用高速编织机来编织金属编织层;但在编织过程中铝箔往往会出现翻边,皱褶等现象,影响了电缆传输性能。不仅如此,这种电缆内往往只用一层铝箔层,一旦出现铝箔层破损,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传导效果变差,而且在道路进行中由于车辆的振动等原因都会导致同轴电缆的传导性。
[0004]因此根据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同轴电缆耐弯曲疲劳度不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介质层2、铝箔层3、编织层4和护套5,所述内导体的材料为铜箔丝,所述介质层材料为可交联低介电损耗聚乙烯、所述铝箔层3为双面复合铝箔层、所述护套的材料为 PVC。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导体外径最大为0.75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εc不大于2.4,所述介质层的外径为1.47~1.57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双面复合铝箔层材质为AL9μm+PET12μm+AL9μ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层采用64根0.1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最小80%。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护套外径为2.7~2.9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采用多层且采用了编织层,使得其具有高柔软性和高抗拉伸强度,且本申请采用铜箔丝材料作为内导体,提高同轴电缆的耐弯曲疲劳、耐震动,耐拉伸性。
[0014]2、本技术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εc不大于2.4,所述介质层的外径为1.47~1.57mm保证特性阻抗为准的辐照绝缘层挤出后进行电子束辐照交联,凝胶綠不小于40%。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内导体、2

介质层、3

铝箔层、4

编织层、5

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8]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介质层2、铝箔层3、编织层4和护套5,所述内导体1的材料为铜箔丝,所述介质层2材料为可交联低介电损耗聚乙烯、所述铝箔层3为双面复合铝箔层、所述护套5的材料为PVC,所述内导体1外径为0.75mm,所述介质层2相对介电常数εc为2.4,所述介质层2的外径为1.47mm,所述双面复合铝箔层材质为AL9μm+PET12μm+AL9μm,所述编织层4采用64根0.1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为80%,所述护套外径为2.8m。
[0021]上述本技术所制备出的同轴电缆的检测结果如下:
[0022]最小弯曲半径静态8.4mm,动态20mm;
[0023]长期耐热105℃下3000小时,短期耐热130℃240小时;
[0024]20℃内导体电阻最大317mΩ/m;
[0025]20℃屏蔽电阻最大35317mΩ/m;
[0026]工作电容106pF/m;
[0027]特性阻抗50
±
3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介质层(2)、铝箔层(3)、编织层(4)和护套(5),所述内导体(1)的材料为铜箔丝,所述介质层(2)材料为可交联低介电损耗聚乙烯、所述铝箔层(3)为双面复合铝箔层、所述护套(5)的材料为PVC,所述双面复合铝箔层材质为AL9μm+PET12μm+AL9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车辆用高柔软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1)外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