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31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其包括用于高温变色提示的饮用体,饮用体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吸管不受损坏的吸管盒;饮用体至少包括变色吸管,变色吸管包括玻璃管,玻璃管设置有一号饮水槽,玻璃管内设置有温变槽槽,玻璃管连接有过滤体,玻璃管设置有二号卡接体,玻璃管的顶部连接有调节体;吸管盒至少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包括后外壳,后外壳连接有前外壳,前外壳设置有转动体,后外壳、前外壳内设置有缓冲仓,缓冲仓设置有缓冲盒,缓冲盒包括缓冲外壳,缓冲外壳内放置有饮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提出一种可以根据液体温度进行颜色变化提醒饮用者的吸管。据液体温度进行颜色变化提醒饮用者的吸管。据液体温度进行颜色变化提醒饮用者的吸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吸管不带温度提示,在饮用热水时时常发生烫伤的情况,用吸管喝水的时候,如果水温过高特别容易烫到嘴,用嘴巴抿可以准确感知到温度但也容易被烫到,现设计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如果水温过高,它会通过变色进行提示。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722745U公开了一种防烫吸管,该防烫吸管包括上段吸管、下段吸管和两端具有开口的降温管,降温管一端与上段吸管的一端连通,降温管的另一端与下段吸管的一端连通,降温管的内壁从上到下设有多个隔板,隔板的一端与降温管内壁连接,隔板的另一端与降温管内壁之间有间隙;降温管与上段吸管和下段吸管均为可拆卸连接: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平面内的两个隔板的自由端在垂直平面内相互遮挡,且相互遮挡部分的隔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零;隔板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止热饮烫伤食道和口腔的防烫吸管。
[0004]然而上述的防烫吸管,只具有防烫功能,在饮用前用户无法得知当前液体的温度,使得用户仍然不能识别水温的高低,使得使用者不能根据其自己所需要的温度去饮用,容易错过最佳饮用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包括用于高温变色提示的饮用体,所述饮用体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吸管不受损坏的吸管盒;
[0007]所述饮用体至少包括变色吸管,所述变色吸管包括玻璃管,所述玻璃管设置有贯穿其表面的一号饮水槽,所述一号饮水槽为圆形穿口,所述玻璃管内设置有温变槽,所述温变槽为环状结构凹槽,所述玻璃管的底部连接有过滤体,所述玻璃管的表面设置有二号卡接体,所述二号卡接体为环状体结构,所述玻璃管的顶部连接有调节体。
[0008]所述吸管盒至少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后外壳,所述后外壳连接有前外壳,所述前外壳设置有转动体,所述前外壳通过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后外壳、所述前外壳内设置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为半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缓冲仓内设置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包括位于所述缓冲仓内的缓冲外壳,所述缓冲外壳设置有半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缓冲外壳内放置有所述饮用体。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仓内设置有竖直弹簧、水平弹簧,所述竖直弹簧、水平弹簧连接有所述缓冲外壳,所述缓冲外壳内设置有海绵体,通过设置有竖直弹簧、水平弹簧以及相应的海绵体可以在吸管意外摔落时对饮用体进行缓冲保护,从而避免饮用体的损伤。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锁定体,所述锁定体为圆柱体,所述前外壳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锁定钩,所述锁定钩为“L”型结构,所述锁定钩与所述锁定体卡接配合,通过卡接配合的锁定钩、锁定体可避免后外壳、前外壳意外打开导致饮用体脱离吸管盒内。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管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位于所述二号卡接体顶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变槽内放置有若干感温变色微胶囊。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体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有插接体,所述插接体设置有多个贯穿其表面的筛口,所述筛口为圆形穿口。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内设置有二号插接槽,所述二号插接槽为“凹”型环状体结构凹槽,所述二号插接槽内设置有螺纹,所述玻璃管低端表面相应设置有螺纹,所述玻璃管与所述二号插接槽螺纹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体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为塑料材质,所述调节管内开设有二号饮水槽,所述二号饮水槽与所述一号饮水槽相连通,所述调节管的表面设置有褶边。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管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凹”型环状体结构凹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螺纹,所述玻璃管的顶端表面相应设置有螺纹,所述玻璃管与所述连接槽螺纹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玻璃管顶部紧密接触。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该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中,通过设置通过设置有竖直弹簧、水平弹簧以及相应的海绵体可以在吸管意外摔落时对饮用体进行缓冲保护,从而避免饮用体的损伤。
[0020]2、该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中,通过设置有感温变色微胶囊可以根据液体的温度转变为相应的颜色从而对饮用者进行提示,通过设置有筛口可在容纳体内颗粒较大的冲泡物时对冲泡物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呛到饮用者,可提高饮用体验。
[0021]3、该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中,通过设置有褶边使得调节管的长度和角度可以随意变化,更便于饮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有密封环可避免液体泄露的同时确保饮用者的正常吸允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的饮用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1的玻璃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1的过滤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1的调节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实施例1的吸管盒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实施例1的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实施例1的缓冲盒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1]100、吸管盒;
[0032]110、保护壳;
[0033]111、后外壳;112、前外壳;113、转动体;114、缓冲仓;115、竖直弹簧;116、水平弹簧;117、锁定钩;118、锁定体;
[0034]120、缓冲盒;
[0035]121、缓冲外壳;122、海绵体;
[0036]200、饮用体;
[0037]210、变色吸管;
[0038]211、玻璃管;212、一号饮水槽;213、二号卡接体;214、温变槽;
[0039]220、过滤体;
[0040]221、过滤板;222、插接体;223、二号插接槽;224、筛口;
[0041]230、调节体;
[0042]231、调节管;232、二号饮水槽;233、连接槽;234、褶边;235、密封环;
[0043]240、隔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高温变色提示的饮用体(200),所述饮用体(200)表面设置有吸管盒(100);所述饮用体(200)至少包括变色吸管(210),所述变色吸管(210)包括玻璃管(211),所述玻璃管(211)设置有贯穿其表面的一号饮水槽(212),所述一号饮水槽(212)为圆形穿口,所述玻璃管(211)内设置有温变槽(214),所述温变槽(214)为环状结构凹槽,所述玻璃管(211)的底部连接有过滤体(220),所述玻璃管(211)的表面设置有二号卡接体(213),所述二号卡接体(213)为环状体结构,所述玻璃管(211)的顶部连接有调节体(230);所述吸管盒(100)至少包括保护壳(110),所述保护壳(110)包括后外壳(111),所述后外壳(111)连接有前外壳(112),所述前外壳(112)设置有转动体(113),所述前外壳(112)通过所述转动体(113)与所述后外壳(111)转动连接,所述后外壳(111)、所述前外壳(112)内设置有缓冲仓(114),所述缓冲仓(114)为半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缓冲仓(114)内设置有缓冲盒(120),所述缓冲盒(120)包括位于所述缓冲仓(114)内的缓冲外壳(121),所述缓冲外壳(121)设置有半圆柱体结构凹槽,所述缓冲外壳(121)内放置有所述饮用体(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仓(114)内设置有竖直弹簧(115)、水平弹簧(116),所述竖直弹簧(115)、水平弹簧(116)连接有所述缓冲外壳(121),所述缓冲外壳(121)内设置有海绵体(1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根据温度变色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外壳(111)的表面设置有锁定体(118),所述锁定体(118)为圆柱体,所述前外壳(1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锁定钩(117),所述锁定钩(117)为“L”型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芸朱佳俊丁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