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506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室内的一对双宽五级架,一对双宽五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撑和斜撑搭建形成室内脚手架,双宽五级架的侧上方分别连接有双宽三级架,一对双宽三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撑连接形成外挑部分,室内脚手架和外挑部分在同一高度分别通过支架连接安装有平台板;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的每个竖向杆上分别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顶撑组件抵接室内的顶板;本外挑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充分利用了室内设置的脚手架作为稳定支撑,使得所述外挑部分能够直接伸出室外,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外幕墙的施工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幕墙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在幕墙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以便施工人员进行外幕墙的施工工作。目前施工现场主要采用的脚手架有落地脚手架、垂直或者部分向外悬挑的结构。
[0004]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2715814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幕墙施工用脚手架,包括竖杆、横杆和承载杆,该新型组合式幕墙施工用脚手架功能多样,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需要搭建较高的高度,而且要沿外墙搭建,工作量较大,高度过高时安全性不好保障。
[0005]中国技术专利(CN201158933)公开了一种高层外挑结构维修脚手架装置,该装置由相互垂直连接的室内方架支座和室外悬挑桁架平台构成,室内方架支座的顶部设有顶撑,底部设有调节螺杆以及万向滚轮,该装置采用了外悬挑的结构,减少了脚手架搭建的成本,但是整个结构仍然复杂,安装和拆卸并不方便,而且需要使用压铁调整平衡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r/>[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包括设置在室内的一对双宽五级架,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撑和斜撑搭建形成室内脚手架,所述双宽五级架的侧上方分别连接有双宽三级架,一对所述双宽三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撑连接形成外挑部分,所述室内脚手架和所述外挑部分在同一高度分别通过支架连接安装有平台板,且所述室内脚手架和所述外挑部分在所述平台板处设有连通通道;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的每个竖向杆上分别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顶撑组件抵接室内的顶板。
[0009]本外挑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充分利用了室内设置的脚手架作为稳定支撑,直接在其侧面形成所述外挑部分,使得所述外挑部分能够直接伸出室外,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外幕墙的施工操作。
[0010]采用本外挑架后,不需要在建筑的外墙和外部设置支撑连接结构,减少了外部脚手架的安装施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所述室内脚手架的连接固定,能够确保外挑部分的安全性。
[0011]在所述室内脚手架上设置所述立杆,使得所述室内脚手架在室内固定时,所述立杆的顶端能够顶住室内的顶壁,形成“顶天立地”的支撑固定效果,这样所述室内脚手架在室内就不会移动,而且具有很强的上部支撑能力,足够稳定地拉住所述外挑部分,外挑部分伸出室外也是安全可靠的。
[0012]所述平台板的设置用于站人,配合连通的设置,方便人员从脚手架向外挑部分来回移动,施工人员在室内登上所述室内脚手架后,在系好安全带等防护措施后就能够直接进入所述外挑部分进行外幕墙的施工,非常方便。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撑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杆端部的可调脚,所述可调脚的端部设有脚掌,所述脚掌抵接所述室内的顶板。
[0014]所述可调脚上设有螺纹或者螺栓,能够根据室内顶板的位置来调节支撑高度,使其完全顶紧,这样所述室内脚手架就能够稳定的限制在室内空间.
[001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平台板均为不开口平台板,且两个所述平台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cm。
[0016]这样的设置,使得两个平台板没有高度差,方便人员的走动,而且两者之间的间距设置较小,能够防止脚落入缝隙中,安全性较好。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双宽三级架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所述立杆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分别通过扣件固定连接。所述双宽三级架和所述双宽五级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强度满足要求的扣件进行连接比较方便。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外挑部分的下方与所述室内脚手架之间还搭设有安全网。所述安全网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以防万一。
[0019]进一步的,所述双宽五级架的竖向杆底部还设有可拆卸的带刹车的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设置方便所述室内脚手架在室内的移动,在固定支撑时可以将所述移动轮去掉,以保证所述室内脚手架下部支撑的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外挑部分设置在所述室内脚手架的长度方向的侧边,所述双宽三级架与所述双宽五级架的上三级相对应设置,所述横撑分别沿所述室内脚手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双宽五级架和所述双宽三级架的宽度均为1.2~1.4m,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的间距和一对所述双宽三级架之间的间距均为1.8~2.2m,所述双宽五级架和所述立杆的高度不低于2.8m。
[0022]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的安装施工方法,所述外挑架的安装方法如下:
[0023](1)取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一对横撑和四个移动轮,将所述移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双宽五级架的底部后,再将一对所述横撑分别连接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得到脚手架的初步成型结构;
[0024](2)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安装斜撑进行加固,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的中上部安装平台板,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位于所述平台板上方一侧敞开、另一侧安装若干横撑;
[0025](3)分别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的竖向杆上安装所述立杆;
[0026](4)在敞开所在侧的所述双宽五级架处连接安装一对双宽三级架,一对所述双宽
三级架之间也安装有所述横撑和平台板,并使所述双宽三级架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上的平台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
[0027](5)利用测量仪器检测已经架设的脚手架和外挑部分是否平行、是否与垂直地面,并进行微调,达到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后紧固所有扣件和连接件。
[0028]所述外挑架的安装方法简单易行,通过逐层向上的安装方式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安装,由于采用了双宽三级架和双宽五级架的结构,在选好型,设计好横撑、斜撑、立杆等的安装位置后即可按照要求组装,使得整体安装的速度更快,同时这种结构在施工后期也能够拆卸。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外挑架在安装制作过程中还包含安全计算分析的步骤:
[0030](1)整体安全性的计算分析:设允许的工作总负载为F

,外挑架的总重量为m,由所述外挑架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位于室内的脚手架的n个竖向杆的底部支撑点负荷最大,平均每个支撑点载荷f为:
[0031][0032]竖向杆可承受的最大载荷为F
cr
,其中,E为弹性模量,I
min
为惯性矩,l为脚手架的压杆长度,μ为压杆的长度因素;
[0033][0034]将f与F
cr
进行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的一对双宽五级架,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根横撑和斜撑搭建形成室内脚手架,所述双宽五级架的侧上方分别连接有双宽三级架,一对所述双宽三级架之间通过若干横撑连接形成外挑部分,所述室内脚手架和所述外挑部分在同一高度分别通过支架连接安装有平台板,且所述室内脚手架和所述外挑部分在所述平台板处设有连通通道;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的每个竖向杆上分别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分别通过顶撑组件抵接室内的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杆端部的可调脚,所述可调脚的端部设有脚掌,所述脚掌抵接所述室内的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台板均为不开口平台板,且两个所述平台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宽三级架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所述立杆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分别通过扣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挑部分的下方与所述室内脚手架之间还搭设有安全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宽五级架的竖向杆底部还设有可拆卸的带刹车的移动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挑部分设置在所述室内脚手架的长度方向的侧边,所述双宽三级架与所述双宽五级架的上三级相对应设置,所述横撑分别沿所述室内脚手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宽五级架和所述双宽三级架的宽度均为1.2~1.4m,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的间距和一对所述双宽三级架之间的间距均为1.8~2.2m,所述双宽五级架和所述立杆的高度不低于2.8m。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的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挑架的安装方法如下:(1)取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一对横撑和四个移动轮,将所述移动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双宽五级架的底部后,再将一对所述横撑分别连接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得到脚手架的初步成型结构;(2)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安装斜撑进行加固,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的中上部安装平台板,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之间位于所述平台板上方一侧敞开、另一侧安装若干横撑;(3)分别在一对所述双宽五级架的竖向杆上安装所述立杆;(4)在敞开所在侧的所述双宽五级架处连接安装一对双宽三级架,一对所述双宽三级架之间也安装有所述横撑和平台板,并使所述双宽三级架和所述双宽五级架上的平台板平行且位于同一高度;(5)利用测量仪器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凡钟超蔡勇杨辅智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