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82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架结构,包括: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底部埋固于地面内;围绕所述支撑柱搭设的脚手架;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组件使脚手架和支撑柱连为一体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使得脚手架不与外墙连接也能够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防止脚手架发生倾斜或倒塌的危险,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外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架即外脚手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其中包括,各种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筑物外围搭设。外架多用于外墙砌筑、外立面装修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0003]传统的建筑外架为保证安全需隔一定距离与建筑结构的外墙连接。但是实际施工的情况较为复杂,若是外墙上有些位置无法供建筑外架连接,将无法保证建筑外架架设的安全性,甚至存在因建筑结构的成型要求不能在外墙上连接脚手架的情况,从而造成建筑外架的施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架结构,以解决在外墙上无法连接建筑外架的情况下现有建筑外架的架设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施工困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架结构,设于结构外墙的外侧,包括:
[0006]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底部埋固于地面内;
[0007]围绕所述支撑柱搭设的脚手架;以及
[0008]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
[0009]本技术通过将脚手架围绕支撑柱搭设,并通过连接组件使脚手架和支撑柱连为一体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使得脚手架不与外墙连接也能够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防止脚手架发生倾斜或倒塌的危险,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
[0010]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呈筒状的套筒组件、以水平移动调节地方式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上的至少一对夹紧组件以及可拆卸地顶撑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脚手架之间的至少一对固定杆;
[0011]所述套筒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住的截面尺寸;
[0012]通过移动调节所述夹紧组件,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进而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0013]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的转动杆以及竖向地设于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支撑柱一端的夹板;
[0014]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使所述夹板向靠近所述支撑柱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相贴,进而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以实现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0015]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
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组件的厚度;
[0016]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螺纹筒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上。
[0017]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套筒组件外壁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有第一插接孔;
[0018]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套筒组件相适配的凹槽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贯穿地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二插接孔,通过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凹槽,并通过插销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9]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卡套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组合件和第二组合件;
[0020]所述第一组合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组件对应的端部可拆卸地对接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套筒组件。
[0021]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组合件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设有第一穿孔;
[0022]所述第二组合件的两端对应所述第一对接部形成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设有第二穿孔;
[0023]所述第二对接部和所述第一对接部相贴,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使所述第二组合件和所述第一组合件对接连接。
[0024]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支撑柱设于地面土体中的桩基,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埋固于所述桩基内。
[0025]本技术外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脚手架的设置位置于地面之上浇筑形成的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部分埋固所述支撑柱;
[0026]所述脚手架搭设于所述基础结构之上。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外架结构的主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外架结构的侧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外架结构中连接组件和支撑柱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外架结构中连接组件和支撑柱的侧视图。
[0031]图中:支撑柱1,脚手架2,桩基3,基础结构4,连接组件5,套筒组件51,夹紧组件52,转动杆521,夹板522,固定杆53,凹槽531,夹持部532,螺纹筒54,插接件55,第一插接孔551,第一组合件56,第二组合件57,紧固件58,插销59。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架结构,用于施工外架结构。本技术通过夹紧组件、
套筒组件以及固定杆将脚手架抱紧固定于支撑柱,进而形成一个稳固、整体的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使得脚手架不与外墙连接也能够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防止脚手架发生倾斜或倒塌的危险,确保了脚手架的安全性。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外架结构进行说明。
[0035]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外架结构,设于结构外墙的外侧,外架结构包括:于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2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1,围绕支撑柱1搭设的脚手架2以及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脚手架2和支撑柱1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5,支撑柱1底部埋固于地面内,通过连接组件5使脚手架2和支撑柱1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外架结构。较佳地,若干个连接组件5沿着支撑柱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5增加了脚手架2与支撑柱1之间的力的作用点,使得脚手架2能够更加均匀将力传递给支撑柱1。
[0036]在本实施例中外架结构通过将脚手架2围绕支撑柱1搭设,并通过连接组件5使脚手架2和支撑柱1连为一体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使得脚手架2不与外墙连接也能够稳固的立设于地面,防止脚手架2发生倾斜或倒塌的危险,确保了脚手架2的安全性。
[0037]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的,连接组件5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支撑柱1上且呈筒状的套筒组件51、以水平移动调节地方式安装于套筒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架结构,设于结构外墙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于所述结构外墙的外侧沿着脚手架的设置方向间隔立设的若干个支撑柱,底部埋固于地面内;围绕所述支撑柱搭设的脚手架;以及可拆卸地安装连接于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若干个连接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脚手架和所述支撑柱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所述外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呈筒状的套筒组件、以水平移动调节地方式安装于所述套筒组件上的至少一对夹紧组件以及可拆卸地顶撑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脚手架之间的至少一对固定杆;所述套筒组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柱的截面尺寸;通过移动调节所述夹紧组件,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进而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的转动杆以及竖向地设于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支撑柱一端的夹板;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使所述夹板向靠近所述支撑柱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相贴,进而使得至少一对所述夹紧组件夹紧所述支撑柱,以实现将所述套筒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组件的厚度;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螺纹筒垂直地穿过且螺合连接于所述套筒组件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庆彬杨光旭曾珍贾红学白洁胡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