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泡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82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泡茶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尘盖、榨汁漏斗、萃取壶、阀门、主壶;萃取壶插入主壶的上口;萃取壶内设置有榨汁漏斗,防尘盖设置在萃取壶的上方;榨汁漏斗的高度为萃取壶高度的一半;防尘盖的直径略大于萃取壶上口直径;主壶的上端直径与萃取壶底端的直径对应;榨汁漏斗为漏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口部、卡托、漏斗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降低了冰块的融化,融化的冰水缓慢混入下方液体中,延长了保冷时间,使制作的茶饮风味更浓郁。方便清洗进行二次制作。不需要借助增加其他榨汁设备来完成果汁萃取添加,利用榨汁漏斗上的筋条和滤孔完成榨汁和果汁的自动流入;操作便捷。作便捷。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泡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泡茶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市场是推出了多种冷泡饮品。由于传统冷泡茶具,冰块直接混合在凉开水中,加速了冰块的融化,减短了保冷时间。传统冷泡茶具,茶叶(花/果)直接悬浮在萃取腔中,制作完成后清洗不便捷。传统冷泡茶具,在制作果汁冷泡茶时,需要借助增加其他榨汁设备来完成果汁萃取添加,不够方便使用。给消费者和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泡茶具。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泡茶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尘盖、榨汁漏斗、萃取壶、阀门、主壶;
[0005]萃取壶插入主壶的上口;所述的萃取壶内设置有榨汁漏斗,所述的防尘盖设置在萃取壶的上方;所述的榨汁漏斗的高度为萃取壶高度的一半;防尘盖的直径略大于萃取壶上口直径;
[0006]所述的主壶的外壁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把手,与把手对应的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主壶的上端直径与萃取壶底端的直径对应;主壶的上口的内径大于略大于萃取壶底部的外径;并在上口上设置有环形的托;所述托的内径小于萃取壶底部的内径;
[0007]所述的萃取壶包括一体成型的自上而下设置的萃取室、隔离层、辅助腔;
[0008]所述的榨汁漏斗为漏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口部、卡托、漏斗部。
[0009]所述的萃取室为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的敞口空腔,辅助腔为空腔的圆柱形;所述的萃取室的下端与辅助腔直径相同;所述的萃取室、辅助腔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的隔离层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的下方、辅助腔内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的辅助腔的一侧设置有与阀门对应的阀门孔。
[0010]所述的漏斗部为锥形,四周设置有N条筋条,每条筋条之间均设置有N个滤孔;漏斗部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卡托,所述卡托为圆形,直径与萃取壶的中部直径相同;口部设置在卡托的上部,直径与漏斗部上部直径形同。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榨汁漏斗,冰块被榨汁漏斗架离在液面上部,降低了冰块的融化时间,融化的冰水缓慢混入下方液体中,延长了保冷时间,使制作的茶饮风味更浓郁。增加了榨汁漏斗,茶叶(花/果)是置纳于漏斗腔体中,制作完成后只要取出漏斗即可倒掉残渣,方便清洗进行二次制作。增加了榨汁漏斗,在制作果汁冷泡茶时,不需要借助增加其他榨汁设备来完成果汁萃取添加,利用榨汁漏斗上的筋条和滤孔完成榨汁和果汁的自动流入;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技术榨汁漏斗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本技术不同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防尘盖;2.榨汁漏斗;3.萃取壶;4.阀门;5.主壶;6.辅助腔;7.萃取室;8.隔离层;9.出水孔;10.阀门孔;11.把手;12.出水口;13.口部;14.卡托;15.漏斗部;16.筋条;17.滤孔;18.托;19.上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所示,一种冷泡茶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尘盖1、榨汁漏斗2、萃取壶3、阀门4、主壶5;
[0018]萃取壶3插入主壶5的上口19;所述的萃取壶内3设置有榨汁漏斗2,所述的防尘盖1设置在萃取壶3的上方;所述的榨汁漏斗的高度为萃取壶高度的一半;防尘盖的直径略大于萃取壶3上口直径;
[0019]所述的主壶5的外壁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把手11,与把手11对应的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的主壶5的上端直径与萃取壶3底端的直径对应;主壶5的上口19的内径大于略大于萃取壶3底部的外径;并在上口19上设置有环形的托18;所述托18的内径小于萃取壶3底部的内径;
[0020]所述的萃取壶3包括一体成型的自上而下设置的萃取室7、隔离层8、辅助腔6;
[0021]所述的榨汁漏斗2为漏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口部13、卡托14、漏斗部15。
[0022]所述的萃取室7为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的敞口空腔,辅助腔6为空腔的圆柱形;所述的萃取室7的下端与辅助腔6直径相同;所述的萃取室7、辅助腔6之间设置有隔离层8;所述的隔离层8的中部设置有出水孔9;出水孔9的下方、辅助腔6内固定连接有阀门4;所述的辅助腔6的一侧设置有与阀门4对应的阀门孔10。
[0023]所述的漏斗部15为锥形,四周设置有N条筋条16,每条筋条16之间均设置有N个滤孔17;漏斗部15的上部一体成型有卡托14,所述卡托14为圆形,直径与萃取壶3的中部直径相同;口部13设置在卡托14的上部,直径与漏斗部上部直径形同。
[0024]使用时,将萃取壶3插入在主壶5上,主壶5上的托18拖住萃取壶3,此时将榨汁漏斗倒置在萃取壶中,由于卡托的作用,可以将榨汁漏斗卡托在萃取壶的中部,将适量的切好的水果,将切好的水果在漏斗部的上方按压萃取果汁,果汁从滤孔流入萃取壶中,萃取完成后,将榨汁漏斗取出,正置在萃取壶中,将茶置入榨汁漏斗,再将凉开水倒入榨汁漏斗内,并与榨汁漏斗口部平齐;再将冰块置入萃取壶中,盖好防尘盖;静置至茶叶全部舒展开或冰块完全融化,或4小时;旋转阀门旋钮,释放茶水至主壶中;可获取相关饮品。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泡茶具,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尘盖(1)、榨汁漏斗(2)、萃取壶(3)、阀门(4)、主壶(5);萃取壶(3)插入主壶(5)的上口(19);所述的萃取壶内(3)设置有榨汁漏斗(2),所述的防尘盖(1)设置在萃取壶(3)的上方;所述的榨汁漏斗的高度为萃取壶高度的一半;防尘盖的直径略大于萃取壶(3)上口直径;所述的主壶(5)的外壁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把手(11),与把手(11)对应的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12);所述的主壶(5)的上端直径与萃取壶(3)底端的直径对应;主壶(5)的上口(19)的内径大于略大于萃取壶(3)底部的外径;并在上口(19)上设置有环形的托(18);所述托(18)的内径小于萃取壶(3)底部的内径;所述的萃取壶(3)包括一体成型的自上而下设置的萃取室(7)、隔离层(8)、辅助腔(6);所述的榨汁漏斗(2)为漏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上古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