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及其截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90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及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截断装置难以将电缆进行一次性的完整截断造成工作效率低,同时,截断处并无对电缆线的进一步限定,易出现缆线扭转并抽出多余电缆而影响截取的长度统一性,以及电缆截断面平整度低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的截断装置,包括操作台、卷盘一、卷盘二和操作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的分切机构,立杆一、立杆二在液压推杆上下运动时交叉运动,以对电缆本体进行快速切割,提高分切效果和效率;且还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减少切割时牵引过多的电缆本体而影响电缆本体最终切割长度的情况,并且减少切割面的平整度欠缺的问题。缺的问题。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及其截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及其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及其截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电缆属于电气装备用电缆,该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对于防干扰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仪器仪表,根据不同环境和设备的使用要求,电缆绝缘可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氟塑料、硅橡胶等材料,其中氟塑料材质中含有氟原子,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高度的耐热性、突出的耐油性、耐溶剂和耐磨性能,良好的耐湿性和耐低温性,是作为计算机电缆较好的选择之一;
[0003]计算机电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经过金属线芯的外周包覆形成包覆层、分段截断、卷绕成盘、包装,而在常温下橡胶材料的硬度较差,在计算机电缆的截断过程中,易出现难以将电缆一次性完整截断的情况,而多次切割将造成电缆切割位置的偏移且效率低下;另外,大部分的电缆切割装置,在电缆截断位置的两侧并无对电缆线的限定作用,不仅易出现电缆线扭转及抽出多余电缆线而影响截取长度统一性的问题,并且截断后的电缆截断面上存在极多的毛边,降低切割面的平整度;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及其截断装置,是通过设置的分切机构,立杆一、立杆二在液压推杆上下运动时交叉运动,以对电缆本体进行快速切割,提高分切效果和效率;且还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以减少切割时牵引过多的电缆本体而影响电缆本体最终切割长度的情况,并且减少切割面的平整度欠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氟塑料护套、总屏蔽层、成缆绕包带、对绞组、填充层、分屏蔽层、铜导体和绝缘层,所述氟塑料护套设置在总屏蔽层的外部,且总屏蔽层由铜丝编织而成,所述总屏蔽层的内圈设置有成缆绕包带,且成缆绕包带的内圈设置有四组对绞组,四组所述对绞组呈十字结构分布,相邻两组所述对绞组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且填充层采用无碱玻纤绳填充,所述对绞组的内壁设置有分屏蔽层,且分屏蔽层也采用铜丝编织,每组所述对绞组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且绝缘层为氟塑料材质。
[0008]而该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的截断装置,包括操作台、卷盘一、卷盘二和操作框,所述操作台上端外表面左右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卷盘一、卷盘二,所述操作框设置在操作台上端外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操作框呈横向圆柱结构设置,且其两侧呈开口状,所述操作框上端外表面的中间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分别卷绕在卷盘一、卷盘二的内部,且其中间部分贯穿在操作框的内部,所述操作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分切机构;
[0009]所述分切机构包括放置板、弹簧组、液压机、液压推杆、立杆一、立杆二、刀片和限位杆,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操作框的中段位置,且放置板下端面与操作框内部之间通过弹簧组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宽度为放置板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滑槽与半圆槽上下对应,所述液压机固定安装在操作框上端外表面位于半圆槽的位置,所述液压推杆设置在液压机的下端位置,且其贯穿半圆槽至操作框的内部,所述立杆一、立杆二呈倾斜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且其两者的两端均呈圆角设置,所述立杆一及立杆二的上端相互铰接,所述液压推杆下端套接在立杆一及立杆二铰接处的外部,所述立杆一及立杆二的对立面均设置有刀片,所述立杆一及立杆二相反面的底部位置均铰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横向贯穿放置板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的宽度小于操作框内径的1cm

2cm,所述滑槽内部的前后侧位置均开设有长槽,且长槽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限位杆贯穿延伸至长槽外部并与操作框内部相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上端外表面靠近滑槽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左右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分别紧贴滑槽的两侧延边位置,且其两者呈对称。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一、限位座二、导杆、筒套、金属弹片、转轴和滚轮,所述限位座一固定安装在放置板上端外表面靠近滑槽一侧延边处,所述限位座二呈与限位座一相反结构并设置在限位座一的上端位置,且其两者之间相距1cm

2cm,所述限位座二上端设置有导杆,且导杆贯穿至操作框内表面与导杆上下对应处所设置的筒套内部,所述导杆与筒套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且金属弹片呈折叠状,所述限位座一、限位座二内部均呈半圆凹面结构设置,且其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组转轴,所述转轴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滚轮,且电缆本体贯穿在上下两组滚轮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限位组件两侧前后的位置均设置有抵框,且抵框呈倒L形结构,所述抵框内表面的上端位置与限位座二上端面之间相距1cm

2c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分切机构,立杆一、立杆二在液压推杆上下运动时交叉运动,以对电缆本体进行快速切割,减少电缆本体在一个点反复多次切割情况,提高分切效果和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两组限位组件分别位于分切机构的两侧,切割时,随着放置板抵触下移,抵框下降并抵触限位座二同步下移,导杆受到牵扯并顺着筒套内部下滑,金属弹片由折叠变为竖直状,限位座二与限位座一之间的距离拉近,并将电缆本体切割端两侧夹紧,以减少切割时牵引过多的电缆本体而影响电缆本体最终切割长度的情况,电缆本体的分离后的两组端面均夹紧状态,因此也减少切割面的平整度欠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缆本体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框及分切机构结合的右侧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分明的操作框及操作台本分结合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框及限位组件结合的右侧剖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处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1、操作台;2、卷盘一;3、卷盘二;4、操作框;401、半圆槽; 5、电缆本体;501、氟塑料护套;502、总屏蔽层;503、成缆绕包带;504、对绞组;505、填充层;506、分屏蔽层;507、铜导体;508、绝缘层;6、分切机构;61、放置板;611、滑槽;612、长槽;62、弹簧组;63、液压机;64、液压推杆;65、立杆一;66、立杆二;67、刀片;68、限位杆;7、限位组件;71、限位座一;72、限位座二;73、导杆;74、筒套;75、金属弹片;76、转轴; 77、滚轮;8、抵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包括电缆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5)包括氟塑料护套(501)、总屏蔽层(502)、成缆绕包带(503)、对绞组(504)、填充层(505)、分屏蔽层(506)、铜导体(507)和绝缘层(508),所述氟塑料护套(501)设置在总屏蔽层(502)的外部,且总屏蔽层(502)由铜丝编织而成,所述总屏蔽层(502)的内圈设置有成缆绕包带(503),且成缆绕包带(503)的内圈设置有四组对绞组(504),四组所述对绞组(504)呈十字结构分布,相邻两组所述对绞组(504)之间设置有填充层(505),且填充层(505)采用无碱玻纤绳填充,所述对绞组(504)的内壁设置有分屏蔽层(506),且分屏蔽层(506)也采用铜丝编织,每组所述对绞组(504)的内部均设置有两组铜导体(507),所述铜导体(507)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508),且绝缘层(508)为氟塑料材质。2.一种氟塑料绝缘耐高温计算机电缆的截断装置,包括操作台(1)、卷盘一(2)、卷盘二(3)和操作框(4),所述操作台(1)上端外表面左右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卷盘一(2)、卷盘二(3),所述操作框(4)设置在操作台(1)上端外表面的中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框(4)呈横向圆柱结构设置,且其两侧呈开口状,所述操作框(4)上端外表面的中间开设有半圆槽(401),所述电缆本体(5)的两端分别卷绕在卷盘一(2)、卷盘二(3)的内部,且其中间部分贯穿在操作框(4)的内部,所述操作框(4)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分切机构(6);所述分切机构(6)包括放置板(61)、弹簧组(62)、液压机(63)、液压推杆(64)、立杆一(65)、立杆二(66)、刀片(67)和限位杆(68),所述放置板(61)设置在操作框(4)的中段位置,且放置板(61)下端面与操作框(4)内部之间通过弹簧组(62)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61)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滑槽(611),且滑槽(611)的宽度为放置板(61)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滑槽(611)与半圆槽(401)上下对应,所述液压机(63)固定安装在操作框(4)上端外表面位于半圆槽(401)的位置,所述液压推杆(64)设置在液压机(63)的下端位置,且其贯穿半圆槽(401)至操作框(4)的内部,所述立杆一(65)、立杆二(66)呈倾斜状滑动连接在滑槽(611)内部,且其两者的两端均呈圆角设置,所述立杆一(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曙光肖尚斌叶超孙海杰王俊玲肖慧敏唐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达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