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69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主要是于卡片连接器内部设置一以上的滑框来配合使用一以上的卡片,由滑框本身所设置的压制部以及顶高部来控制连接器底部的端子升降,以在卡片通过时,在必要时才将端子向上抬升接触,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可避免卡片与露出的端子碰撞而造成端子变形,影响读取甚至破坏卡片连接器或卡片,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并达到保护端子及卡片的防护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电子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
技术介绍
按,图12所示,是传统的多合一卡片连接器(70),为了能适用于多种卡片,通常是在一壳体(71)内部形成若干部份重叠的卡片容置部,以分别容置不同规格的卡片,并于该壳体(71)内部设有多组端子(73),可分别与各个卡片上的对接端相接触导电,进而完成转接的效果。图13则显示另一种公知的卡片连接器(80),其是于壳体(81)内部设置一推入/顶出装置(83)来让使用者操作,使卡片在需要时退出。然而,前述公知的卡片连接器,由于其所有端子均伸入至该等卡片容置部,因此,大多数的卡片在插入时,其表面会经过其他组的端子,同时产生接触以及挤压,有些卡片(例如MS卡),其卡片上的对接端两侧有导引壁,此导引壁亦有可能造成其他组端子的歪斜变形,此可能会影响读取,且变形后的端子极容易被其他卡片撞击而产生更大的变形,严重者即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其可以保护端子在卡片插入时不会受卡片碰撞,造成端子歪斜变形,导致功能失效。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其可确实使端子接触于卡片上的对接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用以供卡片插入并将卡片上的对接端子予以转接,该卡片连接器包含有一壳体,前端具有一开口供卡片插入,多组端子设于该壳体,该等端子并伸入至该壳体内部,用以与插入的卡片上的对接端接电导通;该壳体内部具有至少一滑框,该滑框于该壳体内受外力作用而往复滑移,该滑框具有预定的断面形状供对应的卡片插入时作用推顶,又可在另种规格的卡片插入时供其通过,且该滑框底合具有多数槽孔,并于各该槽孔的后方形成一顶高部以及一压制部,一组端子由该顶高部以及该压制部之间分别穿过各该槽孔,而伸入至该滑框内;一推入/顶出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作用于该滑框,用以将该滑框保持于推入位置或推出位置。其中该壳体由一盖板配合一基座所组成。其中该壳体表面设有多数嵌槽,部份端子局部嵌置于各该嵌槽。其中该壳体内部依前后向排列设有二滑框,其中第一滑框适用于宽度或厚度较小规格的储存卡;第二滑框可适用于宽度或厚度较大规格的储存卡。其中还包含有一第三滑框,位于该第二滑框与该开口之间,可适用宽度或厚度更大规格的储存卡。其中该滑框具有一作用点,可在对应的卡片插入时作用于该作用点,以推动该滑框。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举以下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盖板取下后的内部状态。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壳体内部的结构。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同时显示MS卡插入时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MS卡推至最后端的状态。图7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SD卡插入的状态。图8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SD卡推至最后端的状态。图9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显示内部结构。图10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同时显示XD卡插入时的状态。图11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XD卡推至最后端的状态。图12是公知卡片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另一公知卡片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10),用以供卡片(97)插入并将卡片上的对接端(971)予以转接,该卡片连接器(10)包含有一壳体(11),由一盖板(12)配合一基座(16)所组成,该基座(16)是局部镂空且前端具有一开口(17),可供卡片插入;该基座(16)底面设有多数嵌槽(15),多组端子(18)设于该基座(16),且有部份端子(18)局部嵌设于各该嵌槽(15)中,该等端子并伸入至该基座(16)内部,用以与插入的卡片(97)上的对接端(971)接电导通;该基座(16)内部前后向排列设置二滑框(21)(23),该二滑框(21)(23)可于该基座(16)内受外力作用而往复滑移,各该滑框(21)(23)具有预定的断面形状用以配合容置不同的卡片,可在对应的卡片插入时作用推顶,又可在另种规格的卡片插入时不作用而供其通过,且各该滑框(21)(23)具有一作用点(211)(231),可在对应的卡片插入时作用于该作用点(211)(231),以推动各该滑柜(21)(23),各该滑框(21)(23)底部对应一组端子(18),其中该第一滑框(21)适用于宽度式厚度较小规格且接触点在较内部的储存卡(例如MS规格的储存卡),第二滑框(23)则适用于宽度或厚度较大规格的储存卡(例如MMC或SD规格的储存卡),该第一滑框(21)底部的端子(18)直接伸入至该第一滑框(21)内,该第二滑框(23)底部具有多数槽孔(233),且该第二滑框(23)并于各该槽孔(233)的后方形成一压制部(235)以及一顶高部(237),该等端子(18)是由该顶高部(237)以及该压制部(235)之间穿过,当该第二滑框(23)靠近于开口(17)时,该等端子(18)受到该压制部(235)的压制而位于第二滑框(23)下方,当该第二滑框(23)靠近于后方时,该等端子(18)受该等顶高部(237)的作用而升高,并透过该等槽孔(233)伸入至该第二滑框(23)内;一推入/顶出装置(31),设置于该基座(16)与第一滑框(21)之间,用以使该第一滑框(21)停留于工作点(即推入位置)或退出点(即退出位置),由于该推入/顶出装置(31)与公知构造相同,且非本技术申请重点,容不赘述。图5至图6,是说明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在适用该第一滑框(21)的宽度或厚度较小卡片(97)(例如MS卡)插入时,穿经该第二滑框(23)而推顶该第一滑框(21)的作用点而连同该第一滑框(21)向后滑移,在移动至最后端时,位于该第一滑框(21)下方的端子(18)即与该卡片(97)的对接端(971)接触,此时,该第一滑框(21)受到该推入/顶出装置(31)所定位而保持于后端位置,且,该第二滑框(23)未被推顶而未移动;位于该第二滑框(23)底部的端子(18)即受到该压制部(235)的压制而不会伸入至该第二滑框(23)内;卡片(97)经过时即不会被刮伤,再按压该卡片(97)一次即可由该推入/顶出装置(31)使该卡片(97)退出;如图7至8所示,在适用该第二滑框(23)的宽度或厚度较大卡片(98)(例如SD卡或MMC卡)插入时,卡片(98)即作用于该第二滑框(23)的作用点(231),推动该第二滑框(23)连同该第一滑框(21)后移,该等端子(18)即不再受到该等压制部(235)的压制,且又受到该等顶高部(237)的顶抵而升高,以与卡片(98)的对接端(981)接触,而又因为该第一滑框(21)是连动后移,因此亦可受到该推入/顶出装置(31)的作用而保持于后端,再按压该卡片(98)一次即可由该推入/顶出装置(31)推动该第一滑框(21)连同该第二滑框(23)动该卡片(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储存卡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片连接器包含有:    一壳体,前端具有一开口供卡片插入,多组端子设于该壳体,该等端子并伸入至该壳体内部,与插入的卡片上的对接端接电导通;    该壳体内部具有至少一滑框,该滑框于该壳体内受外力作用而往复滑移,该滑框具有预定的断面形状供对应的卡片插入时作用推顶,又可在另种规格的卡片插入时供其通过,且该滑框底合具有多数槽孔,并于各该槽孔的后方形成一顶高部以及一压制部,一组端子由该顶高部以及该压制部之间分别穿过各该槽孔,伸入至该滑框内;    一推入/顶出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作用于该滑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惠
申请(专利权)人: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