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65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纺纱杯,其特征在于:纺纱杯内设有纺纱单元,纺纱杯还连接有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进料通道相对纺纱杯可拆卸连接,进料通道内设有纺纱纤维,纺纱单元用于将纺纱纤维加工成纺纱线,进料通道包括进料板,进料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铰接设置,上板和下板均设有半圆孔,纺纱纤维位于半圆孔内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股纺纱纤维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纺纱单元,避免纺纱纤维暴露于纺纱杯内的空腔内,防止多股纺纱纤维受外界影响缠绕在一起,使得由多股纺纱纤维组成的纺纱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质量;当纺纱纤维断裂时,工作者能方便取出进料通道对单纤维断裂处排查。取出进料通道对单纤维断裂处排查。取出进料通道对单纤维断裂处排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纱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纱杯又称转杯,转杯纺纱纤维凝聚加捻的元件,形状呈空腔薄壁截头圆锥体。
[0003]现有纺纱装置的纺纱杯在对单纤维进行纺纱成线的过程中,首先,由于多股单纤维在纺纱杯中暴露于其内的空腔,容易受外界影响而缠绕在一起,使得纺纱装置纺织出来的纺纱线非常粗糙,导致产品质量差,而且,在纺纱过程,单纤维由于过于单薄,容易在纺纱杯中发生断裂,影响纺纱成线的进程,降低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具有避免纺纱纤维暴露于纺纱杯内的空腔内,防止多股纺纱纤维受外界影响缠绕在一起的效果;纺纱纤维断裂时,进料通道方便取出方便工作者进行排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包括纺纱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内设有纺纱单元,所述纺纱杯还连接有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相对纺纱杯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料通道内设有纺纱纤维,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进料板,所述进料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铰接设置,所述上板和下板均设有半圆孔,所述纺纱纤维位于半圆孔内设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股纺纱纤维通过半圆孔进入纺纱单元,避免纺纱纤维暴露于纺纱杯内的空腔内,防止多股纺纱纤维受外界影响缠绕在一起,使得由多股纺纱纤维组成的纺纱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质量;当纺纱纤维发生断裂时,通过翻转上板使其与下板分离,可直接对半圆孔内的纺纱纤维进行排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排查难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板设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卡槽和卡头,所述卡槽与卡头相匹配,所述卡槽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卡头呈“T”形设置,所述进料板还设有脱扣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板与下板通过卡紧结构方便固定与分离,便于工作者在纺纱纤维断裂后进行排查,在排查结束后通过卡紧结构能够进行固定。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圆孔包括上半圆和下半圆,所述下半圆的两侧设有弧形部,所述上半圆设有与弧形部匹配的弧形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板与下板连接处的缝隙通过弧形部与弧形槽的配合进行阻挡,减少纺纱纤维进入两块板之间的缝隙而发生断裂的可能。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通道还包括与进料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纺纱杯设有与连接部连接的凹槽,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进料板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凹槽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所述纺纱杯还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与凹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凹
槽用于限制第一限位块活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进入进入凹槽与圆槽之后,通过旋转第二连接杆使第一限位块与凹槽错位,防止第一限位块受晃动脱离凹槽,避免进料板与纺纱杯分离影响生产效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设有空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空腔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空腔可周向活动设置。
[0014]本技术工作状态下,上板与下板连接处的缝隙通过弧形部与弧形槽配合进行阻挡,纺纱纤维不易进入两块板之间的缝隙内而断裂。通过第一限位块与凹槽的设置,第一限位块必须旋转对准凹槽后,才能向外移动进料板使连接部与纺纱杯分离,并且连接部在进料板设置有两个,避免了第一限位块因受晃动脱离凹槽的可能,避免了纺纱杯因意外状况与进料板分离而影响生产。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多股纺纱纤维通过进料通道内的半圆孔进入纺纱单元,避免纺纱纤维暴露于纺纱杯内的空气中,防止多股纺纱纤维受外界影响缠绕在一起,使得由多股纺纱纤维组成的纺纱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质量,当纺纱纤维发生断裂时,工作人员可旋转第二连接杆使第一限位块对准凹槽,即可解除凹槽对连接部的固定,工作人员能够向外取出进料板从而对进料板内断裂的纺纱纤维进行排查。其中,进料板的上板与下板通过卡紧结构固定,工作者通过脱扣槽向上翻转上板使其与下板分离,进料板打开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直接排查断裂的纺纱纤维,降低了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施例上板和下板配合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施例连接部和纺纱杯配合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施例圆槽与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纺纱杯;2、纺纱单元;21、纺纱纤维;3、进料通道;31、进料板;311、上板;312、下板;313、半圆孔;3131、上半圆;3132、下半圆; 3133、弧形部;32、卡紧结构;321、卡槽;3211、凸起;322、卡头;33、连接部;331、第一连接杆;3311、空腔;332、第二连接杆;3321、第一限位块;3322、第二限位块;34、脱扣槽;4、出料通道;51、凹槽;52、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纺纱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1内设有纺纱单元2,所述纺纱杯1还连接有进料通道3和出料通道4,所述进料通道3相对纺纱杯1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料通道3内设有纺纱纤维21,所述进料通道3包括进料板31,所述进料板31包括上板311和下板312,所述上板311与下板312铰接设置,所述上板311和下板312均设有半圆孔313,所述纺纱纤维21位于半圆孔313内设置。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板31设有卡紧结构32,所述卡紧结构32包括卡槽321和卡头322,所述卡槽321与卡头322相匹配,所述卡槽321的两侧设有凸起3211,所述卡头322呈“T”形设置,所述进料板31还设有脱扣槽34。
[0024]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孔313包括上半圆3131和下半圆3132,所述下半圆3132 的两侧设有弧形部3133,所述上半圆3131设有与弧形部3133匹配的弧形槽313。
[0025]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3还包括与进料板31连接的连接部33,所述纺纱杯1设有与连接部33连接的凹槽51,所述连接部33包括第一连接杆331与第二连接杆332,所述第一连接杆331的一端与进料板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332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32设有第一限位块3321,如图4所示,所述凹槽51与第一限位块3321相匹配,所述纺纱杯1还设有圆槽52,所述圆槽52与凹槽51相连通设置,凹槽51呈条状且其长度小于圆槽52的直径,所述凹槽51用于限制第一限位块3321活动。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331设有空腔3311,所述第二连接杆332设有第二限位块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包括纺纱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杯(1)内设有纺纱单元(2),所述纺纱杯(1)还连接有进料通道(3)和出料通道(4),所述进料通道(3)相对纺纱杯(1)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料通道(3)内设有纺纱纤维(21),所述进料通道(3)包括进料板(31),所述进料板(31)包括上板(311)和下板(312),所述上板(311)与下板(312)铰接设置,所述上板(311)和下板(312)均设有半圆孔(313),所述纺纱纤维(21)位于半圆孔(313)内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31)设有卡紧结构(32),所述卡紧结构(32)包括卡槽(321)和卡头(322),所述卡槽(321)与卡头(322)相匹配,所述卡槽(321)的两侧设有凸起(3211),所述卡头(322)呈“T”形设置,所述进料板(31)还设有脱扣槽(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孔(313)包括上半圆(3131)和下半圆(3132),所述下半圆(313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挺张宗仁张宗哲王美艺钱丽煌许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嘉运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