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441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包括底盘、万向轮、支撑机构,所述万向轮上方设置有所述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清扫机构和填缝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旋转支撑柱、旋转轴、钢刷、传动皮带、第一驱动电机、支撑座、液压缸、空压机、气管、橡胶气嘴,所述底盘前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所述旋转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钢刷进行去除杂质,利用液压缸带动旋转支撑轴移动,通过加热丝进行加热,利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行搅拌,通过碾压轮对填缝过后的沥青进行平整,减少劳动力,提升裂缝修补质量,提高修补后的路面使用寿命。提高修补后的路面使用寿命。提高修补后的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沥青路面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但是由于受到热胀冷缩、车辆不断碾压,以及地面下沉等原因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就会造成整个路面断裂,以及雨水冲刷造成塌陷,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施工方式是人工进行沥青缝隙的填补,这样的方式填补效率不高,并且填补后的路面不易结合,造成再次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包括底盘、万向轮、支撑机构,所述万向轮上方设置有所述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清扫机构和填缝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旋转支撑柱、旋转轴、钢刷、传动皮带、第一驱动电机、支撑座、液压缸、空压机、气管、橡胶气嘴,所述底盘前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所述旋转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部设置有所述钢刷,位于一侧的所述旋转支撑柱后部和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所述液压缸,所述钢刷外部设置有所述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一侧并位于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后部设置有所述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前部设置有所述气管,所述气管穿过所述底盘,所述气管下方设置有所述橡胶气嘴;所述填缝机构包括盛料箱、加热丝、上盖、进料斗、齿轮箱、搅拌轴、第二驱动电机、出料管道、阻隔板、把手、连接管道、底部出料管道、支撑架、碾压轮,所述支撑机构上方设置有所述盛料箱,所述盛料箱底部设置为双层,并且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丝,所述盛料箱上方设置有所述上盖,所述上盖上方设置有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料斗,所述齿轮箱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箱下方设置有所述搅拌轴,所述盛料箱后部设置有所述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内部设置有所述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方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出料管道下方并位于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机构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下方并位于底盘下方设置有所述底部出料管道,所述底部出料管道前部开有矩形槽,并位于两侧设置有斜板,所述底部出料管道后部并位于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方设置有所述碾压轮。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角铁、支撑板、推把,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四个所述角铁,所述角铁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盛料箱下方,所述支撑板后侧设
置有所述推把,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底盘轴承连接,所述角铁分别与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板螺栓连接,所述推把分别与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板焊接连接。
[0007]如此设置,所述推把和所述万向轮可以使所述底盘移动,所述角铁和所述支撑板起支撑作用。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撑柱与所述底盘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支撑柱轴承连接,所述钢刷与所述旋转轴焊接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板螺栓连接,所述钢刷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支撑座分别与所述旋转支撑柱和所述底盘焊接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支撑座轴承连接,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空压机螺纹连接,所述橡胶气嘴与所述气管卡箍连接。
[0009]如此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钢刷进行去除杂质,所述液压缸带动所述旋转支撑轴移动。
[0010]优选地:所述盛料箱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上盖螺栓连接,所述加热丝与所述盛料箱螺钉连接,所述进料斗与所述上盖焊接连接,所述齿轮箱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螺栓连接,所述齿轮箱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齿轮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所述上盖轴承连接,所述出料管道分别与所述盛料箱和所述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阻隔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管道分别与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板焊接连接,所述底部出料管道与所述底盘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盘螺栓连接,所述碾压轮与所述支撑架轴承连接。
[0011]如此设置,所述加热丝进行加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轴旋转,进行搅拌,所述碾压轮对填缝过后的沥青进行平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钢刷进行去除杂质,利用液压缸带动旋转支撑轴移动,通过加热丝进行加热,利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行搅拌,通过碾压轮对填缝过后的沥青进行平整,减少劳动力,提升裂缝修补质量,提高修补后的路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的左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底盘;2、万向轮;3、支撑机构;4、清扫机构;5、填缝机构;31、角铁;32、支撑板;33、推把;401、旋转支撑柱;402、旋转轴;403、钢刷;404、传动皮带;405、第一驱动电机;406、支撑座;407、液压缸;408、空压机;409、气管;410、橡胶气嘴;501、盛料箱;502、加热丝;503、上盖;504、进料斗;505、齿轮箱;506、搅拌轴;507、第二驱动电机;508、出料管道;509、阻隔板;510、把手;511、连接管道;512、底部出料管道;513、支撑架;514、碾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包括底盘1、万向轮2、支撑机构3,万向轮2上方设置有底盘1,底盘1上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还包括清扫机构4和填缝机构5,清扫机构4包括旋转支撑柱401、旋转轴402、钢刷403、传动皮带404、第一驱动电机405、支撑座406、液压缸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施工用裂缝修补装置,包括底盘(1)、万向轮(2)、支撑机构(3),所述万向轮(2)上方设置有所述底盘(1),所述底盘(1)上方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扫机构(4)和填缝机构(5),所述清扫机构(4)包括旋转支撑柱(401)、旋转轴(402)、钢刷(403)、传动皮带(404)、第一驱动电机(405)、支撑座(406)、液压缸(407)、空压机(408)、气管(409)、橡胶气嘴(410),所述底盘(1)前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支撑柱(401),所述旋转支撑柱(401)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轴(402),所述旋转轴(402)外部设置有所述钢刷(403),位于一侧的所述旋转支撑柱(401)后部和所述底盘(1)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座(406),所述支撑座(406)之间设置有所述液压缸(407),所述钢刷(403)外部设置有所述传动皮带(404),所述传动皮带(404)一侧并位于所述底盘(1)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5)后部设置有所述空压机(408),所述空压机(408)前部设置有所述气管(409),所述气管(409)穿过所述底盘(1),所述气管(409)下方设置有所述橡胶气嘴(410);所述填缝机构(5)包括盛料箱(501)、加热丝(502)、上盖(503)、进料斗(504)、齿轮箱(505)、搅拌轴(506)、第二驱动电机(507)、出料管道(508)、阻隔板(509)、把手(510)、连接管道(511)、底部出料管道(512)、支撑架(513)、碾压轮(514),所述支撑机构(3)上方设置有所述盛料箱(501),所述盛料箱(501)底部设置为双层,并且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丝(502),所述盛料箱(501)上方设置有所述上盖(503),所述上盖(503)上方设置有所述齿轮箱(505),所述齿轮箱(505)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料斗(504),所述齿轮箱(505)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07),所述齿轮箱(505)下方设置有所述搅拌轴(506),所述盛料箱(501)后部设置有所述出料管道(508),所述出料管道(508)内部设置有所述阻隔板(509),所述阻隔板(509)上方设置有所述把手(510),所述出料管道(508)下方并位于所述底盘(1)和所述支撑机构(3)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管道(511),所述连接管道(511)下方并位于底盘(1)下方设置有所述底部出料管道(512),所述底部出料管道(512)前部开有矩形槽,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武孙盼盼朱强陈杰花振军任永生李东东李清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