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磁定子组件及微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18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磁定子组件及微型电机,该聚磁定子组件包括联接架,所述的联接架的中心形成有便于安装转子组件的通孔,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磁瓦固设在该联接架的周壁上,在所述的通孔内,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形成有效磁感线,在所述的通孔外,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形成无效磁感线;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磁瓦之间,所述的联接架上还设有聚磁单元,所述的聚磁单元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该聚磁定子组件不仅在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设置了聚磁单元,大大提高了定子组件中心的磁感线密度,提高了电机功率,而且还利用联接架将各磁瓦和聚磁单元联接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一步实现所有磁瓦和聚磁单元的装配,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装配效率高。装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磁定子组件及微型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聚磁定子组件及微型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微型电机一般包括机壳,机壳内固定装配有定子组件,而位于定子组件中心的转子组件则转动连接在机壳上。
[0003]由于定子组件中磁瓦是成对设置的,且均固设在机壳内周壁上,因此为了便于定子组件的装配,传统微型电机要么在机壳的内周壁上设置成对的凸棱,将磁瓦一一嵌装在一对凸棱之间;或者采用凸棱和/或U型弹性卡件抵住相邻两磁瓦的边缘,以将磁瓦固定在机壳的内壁上。
[0004]以设置一对磁瓦为例,定子组件在机壳内装配完毕后,其磁环结构如如图10所示。两个相对置的磁瓦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转子组件的安装空间,磁瓦外侧具有无效磁感线分布区域,磁瓦内表面发出的磁感线贯穿过安装空间到达另一磁瓦的内表面,磁瓦外表面发出的磁感线贯穿过无效磁感线分布区域到达另一磁瓦的外表面,所述安装空间与无效磁感线分布区域相连通。由于转子设置在安装空间内,故仅有分布在安装空间内的磁感线才能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被通电线圈切割,即为有效的磁感线;而处于无效磁感线分布区域内的磁感线无法被通电线圈切割,因此属于无效的磁感线。
[0005]现有微型电机定子组件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预先对磁瓦的弧形两侧边缘进行打磨,以形成能与凸棱或U型弹性卡件相抵靠的平面,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在体积较小的磁瓦上进行打磨操作也十分不便;(2)在采用U型弹性卡件对磁瓦作限位时,由于U型弹性卡件是独立于机壳的零件,需要在安放好磁瓦后,再在两磁瓦之间置入U型弹性卡件,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采取额外措施对磁瓦作定位,而且还需防止U型弹性卡件因偏离置入方向而起不到对磁瓦的定位作用,装配难度大、装配效率低;(3)磁环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无效磁感线,而定子组件中心的磁感线密度较低,电机功率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磁定子组件及微型电机,该聚磁定子组件不仅在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设置了聚磁单元,大大提高了定子组件中心的磁感线密度,提高了电机功率,而且还利用联接架将各磁瓦和聚磁单元联接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一步实现所有磁瓦和聚磁单元的装配,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聚磁定子组件,该聚磁定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磁瓦,还包括联接架,所述的联接架的中心形成有便于安装转子组件的通孔,所述的磁瓦固设在该联接架的周壁上,在所述的通孔内,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形成有效磁感线,在所述的通孔外,相邻的两个磁瓦之间形成无效磁感线;
[0009]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磁瓦之间,所述的联接架上还设有聚磁单元,所述的聚磁单元
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
[0010]本专利技术的聚磁定子组件中增设了联接架,利用联接架将各磁瓦和聚磁单元联接成一个整体,不仅装配时,直接将固设有所有磁瓦和聚磁单元的联接架置入微型电机的机壳内,即可一步实现所有磁瓦和聚磁单元的装配,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而且无需对磁瓦进行任何打磨,大大节约了微型电机的生产时间,降低了微型电机的生产成本。
[0011]本专利技术中,联接架上还设有处于相邻两个磁瓦之间的聚磁单元,由于聚磁单元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因此聚磁单元能够通过改变聚磁单元两侧的磁感线分布,使其所处位置的磁感线分布呈明显的单边性,即收纳无效磁感线,使处于通孔外侧的无效磁感线密度变小,而处于通孔内侧的有效磁感线密度增大,进而达到提高电机功率的目的。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聚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辅助磁源,所述的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当设置多个主辅助磁源时,将多个主辅助磁源并列设置。
[0012]由于通孔外无效磁感线是呈弧线型的,而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是呈近直线型的,虽然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无效磁感线方向基本保持一致,但其对无效磁感线的收纳效果没有达到最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聚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对次辅助磁源,同属一对的两个次辅助磁源对称地设置在主辅助磁源的两端,所述的次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呈夹角设置,且同属一对的两个次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关于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对称设置。
[0013]如此,次辅助磁源

主辅助磁源

次辅助磁源内部也能够形成呈弧线型的磁感线,大大提高聚磁单元对无效磁感线的收纳效果。作为优选,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次辅助磁源有至少两对,且次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夹角随次辅助磁源与主辅助磁源之间距离增大而增大;
[0014]所述的主辅助磁源或次辅助磁源为永磁体或电磁感应线圈。
[0015]将次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主辅助磁源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夹角随次辅助磁源与主辅助磁源之间距离增大而增大,则聚磁单元内部的磁感线与无效磁感线所呈现的弧线更为接近,对无效磁感线的收纳效果也更好。
[0016]永磁体或电磁感应线圈均能够作为磁源,而与永磁体相比,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具有可调性,因此更优选为电磁感应线圈,以使聚磁定子组件能够适应不同电机的使用需求。
[0017]聚磁单元的数量是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设置的,当然,作为优选,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聚磁单元有至少一对,同属一对的两个聚磁单元称地设置在联接架上。如此可以确保定子组件通孔内的有效磁感线分布更为均匀。
[0018]经测试,当在每两个相邻的磁瓦之间均设置聚磁单元时,对通孔内有效磁感线密度的提高效果最大,可见磁场强度提高到原磁场强度的约倍。
[0019]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联接架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磁瓦装配空间和聚磁单元装配空间,所述的磁瓦装配空间具有与磁瓦相同的断面,所述的聚磁单元装配空间具有与聚磁单元相同的断面。本专利技术将磁瓦装配空间和聚磁单元装配空间设置在联接架的外周壁上,便于将磁瓦和聚磁单元快速装配到联接架上。并且,磁瓦装配空间和磁瓦的断面是
完全适配的,聚磁单元装配空间和聚磁单元的断面也是完全适配的,磁瓦、聚磁单元直接与所在空间的内侧壁产生相互固定关系,而不再设置其他的相互固定措施,简化产品结构。
[0020]为实现上述的相互固定关系,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联接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磁瓦和聚磁单元中的至少其一在注塑过程中与该联接架联结成一体;
[0021]或者,所述的联接架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磁瓦和聚磁单元中的至少其一与该联接架通过胶黏剂相粘结。
[0022]优选为在注塑过程中即将磁瓦和聚磁单元与联接架联结成一体,如此磁瓦与联接架之间、聚磁单元与联接架之间的联结更为牢固。
[0023]在上述的聚磁定子组件中,所述的磁瓦装配空间和聚磁单元装配空间均贯穿联接架且与所述的通孔相贯通。如此不仅能够避免联接架的存在造成通孔内磁感线的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磁定子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磁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接架(1),所述的联接架(1)的中心形成有便于安装转子组件的通孔(11),所述的磁瓦(2)固设在该联接架(1)的周壁上,在所述的通孔(11)内,相邻的两个磁瓦(2)之间形成有效磁感线,在所述的通孔(11)外,相邻的两个磁瓦(2)之间形成无效磁感线;在至少两个相邻的磁瓦(2)之间,所述的联接架(1)上还设有聚磁单元(3),所述的聚磁单元(3)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磁单元(3)包括至少一个主辅助磁源(31),所述的主辅助磁源(31)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所在位置处无效磁感线方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磁单元(3)还包括至少一对次辅助磁源(32),同属一对的两个次辅助磁源(32)对称地设置在主辅助磁源(31)的两端,所述的次辅助磁源(32)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主辅助磁源(31)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呈夹角设置,且同属一对的两个次辅助磁源(32)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关于主辅助磁源(31)内部的磁感线方向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辅助磁源(32)有至少两对,且次辅助磁源(32)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与主辅助磁源(31)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夹角随次辅助磁源(32)与主辅助磁源(31)之间距离增大而增大;所述的主辅助磁源(31)或次辅助磁源(32)为永磁体或电磁感应线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磁单元(3)有至少一对,同属一对的两个聚磁单元(3)称地设置在联接架(1)上。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磁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架(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磁瓦装配空间(12)和聚磁单元装配空间(16),所述的磁瓦装配空间(12)具有与磁瓦(2)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