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363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封堵方式可操作性差、封堵材料无法周转使用、封堵不严密、需要二次封堵的问题。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加固调节单元包括加固槽体,四个加固槽体的下表面内端均固定有条形挡板,四个条形挡板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封堵条;橡胶封堵条与加固槽体通过若干个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螺母和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的内腔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的严密封堵,安装便捷,可调节性强,可周转使用,可适用于不同截面的清水混凝土墙与柱的模板根部的加固。部的加固。部的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调节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工艺精益求精,特别是清水混凝土装饰工艺,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难点在于墙、柱根部混凝土的成型效果,需要保证不漏浆,平直顺滑。目前,为了防止漏浆,支设清水混凝土模板时通常采用砂浆封堵法或粘贴双面胶法进行根部封堵。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封堵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易操作,采用砂浆封堵法时需要在模板拼装完成后,自拌砂浆将模板根部的缝隙塞满,待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浇筑混凝土,工序繁琐,可操作性差;采用粘贴双面胶法时需要先把双面胶粘贴在结构楼板上,再将自重大的模板立在双面胶条上,同样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二是不具备周转性,造成材料的浪费;三是缝隙封堵不严密,模板垂直度调整后,砂浆封堵会发生震动、碎裂,双面胶条处会重新出现裂缝,通常需要二次根部封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封堵方式可操作性差、封堵材料无法周转使用、封堵不严密、需要二次封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包括四个条形的加固调节单元,且四个加固调节单元围合成矩形;所述加固调节单元包括开口朝上的U形的加固槽体,四个加固槽体的下表面内端均沿竖向固定有条形挡板,四个条形挡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加固槽体下方的橡胶封堵条,四根橡胶封堵条的内侧面与四个条形挡板的外表面对应贴合;橡胶封堵条与加固槽体通过若干个沿加固槽体的轴向分布的调节机构连接;
[000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固定于加固槽体外底壁的固定螺母和固定嵌于橡胶封堵条上部且竖向放置的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的内腔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竖向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顶端部旋拧于固定螺母,且调节螺杆的顶端面抵触于加固槽体的外底壁;调节螺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底面紧密贴合于橡胶封堵条的上表面。
[0008]进一步地,左右相对的两个加固槽体的相对侧壁均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前后分布的豁口槽,位于前侧的加固槽体的两端搭接于位于前侧的其中一对左右正对的豁口槽上;位于后侧的加固槽体的两端搭接于位于后侧的其中一对左右正对的豁口槽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封堵条的底面呈锯齿状,且所述锯齿沿垂直于橡胶封堵条轴向的方向分布。
[0010]进一步地,调节螺母的底面与橡胶封堵条的上表面通过环形垫片紧密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槽体是由若干段首尾拼接的加固槽体单元组成的。
[0012]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的严密封堵,一次安装到位,省去了二次封堵的工序,而且安装便捷,可调节性强,有效增加了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时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模板的安装精度,同时安装便捷,有效提高模板安装效率,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墙、柱成型效果好,避免了烂根与漏浆的问题,保证了外观质量,进一步的,可周转使用,省去传统方法中砂浆、方木及双面胶的使用,节约材料与人工,具有造价低廉、质轻、方便携带、经济环保的优点,可适用于不同截面的清水混凝土墙与柱的模板根部的加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加固槽体,2

条形挡板,3

橡胶封堵条,4

调节机构,401

固定螺母,402

内螺纹套筒,403

调节螺杆,404

调节螺母,405

环形垫片,5

豁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四个条形的加固调节单元,且四个加固调节单元围合成矩形;所述加固调节单元包括开口朝上的U形的加固槽体1,四个加固槽体1的下表面内端均沿竖向固定有条形挡板2,四个条形挡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加固槽体1下方的橡胶封堵条3,四根橡胶封堵条3的内侧面与四个条形挡板2的外表面对应贴合;橡胶封堵条3与加固槽体1通过若干个沿加固槽体1的轴向分布的调节机构4连接;
[0017]如附图2所示,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水平固定于加固槽体1外底壁的固定螺母401和固定嵌于橡胶封堵条3上部且竖向放置的内螺纹套筒402,内螺纹套筒402的内腔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竖向的调节螺杆403,调节螺杆403的顶端部旋拧于固定螺母401,且调节螺杆403的顶端面抵触于加固槽体1的外底壁;调节螺杆403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04,调节螺母404的底面紧密贴合于橡胶封堵条3的上表面。
[0018]本技术中加固调节单元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墙或柱的浇筑尺寸进行定位,并形成模板根部的封闭刚性支撑体系,使得模板一次安装到位,省去了二次封堵加固的工序;加固槽体1能够对侧模板的根部进行加固,且卡接牢固;橡胶封堵条3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与楼板表面紧密贴合,保证了墙、柱模板根部封堵的严密性;条形挡板2能够对橡胶封堵条3提供侧面限位作用,防止由于橡胶封堵条3的变形而导致浇筑后墙或柱根部不平整;调节机构4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加固槽体1与楼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实现调节侧模板位置的目的,使得侧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0019]使用时,首先根据墙或柱的设计尺寸将四个加固调节单元围合成矩形,接着依次放置墙或柱的四个侧模板,使得四个侧模板的根部对应卡接于四个加固槽体1的内腔,在侧模板重力作用及橡胶封堵条3的弹性作用下,四根橡胶封堵条3的底面紧密贴合于地面,拼缝严丝合缝,由此实现封堵模板根部的目的;然后检查侧模板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当需要调节侧模板的水平度时,调节位于侧模板低侧或高侧下方的调节机构4,由此改变侧模板低侧
或高侧的高度,直至侧模板两侧的高度齐平,由此完成侧模板水平度的调整;当需要调节侧模板的垂直度时,同步调节位于侧模板下方的各个调节机构4,使得加固槽体1以调节螺杆403的分布线为中心线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对侧模板的放置角度进行微调,由此完成侧模板垂直度的辅助调整;调节机构4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母404,使得调节螺母404沿调节螺杆403向上或向上移动,由此改变调节螺杆403与内螺纹套筒402的螺纹连接长度,进而对加固槽体1与楼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实现调节侧模板位置的目的。侧模板水平度、垂直度调整完成后检查本加固调节装置的加固密封性,在验收模板后即可进行墙或柱混凝土的浇筑,省去了二次封堵的工序。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清水混凝土模板根部封堵方式可操作性差、封堵材料无法周转使用、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柱模板根部的可防漏浆的加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条形的加固调节单元,且四个加固调节单元围合成矩形;所述加固调节单元包括开口朝上的U形的加固槽体(1),四个加固槽体(1)的下表面内端均沿竖向固定有条形挡板(2),四个条形挡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位于加固槽体(1)下方的橡胶封堵条(3),四根橡胶封堵条(3)的内侧面与四个条形挡板(2)的外表面对应贴合;橡胶封堵条(3)与加固槽体(1)通过若干个沿加固槽体(1)的轴向分布的调节机构(4)连接;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水平固定于加固槽体(1)外底壁的固定螺母(401)和固定嵌于橡胶封堵条(3)上部且竖向放置的内螺纹套筒(402),内螺纹套筒(402)的内腔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竖向的调节螺杆(403),调节螺杆(403)的顶端部旋拧于固定螺母(401),且调节螺杆(403)的顶端面抵触于加固槽体(1)的外底壁;调节螺杆(403)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04),调节螺母(4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智奇梁静李跃亮任帅承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