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31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剂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调酸;(2)一次置换:将转入调酸中转罐的溶液转入一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含铜铝板或铝片进行置换反应;(3)一次过滤;(4)二次置换:将一次抽滤液转入二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铝片或含铜铝板进行置换反应;(5)二次过滤:将滤液通过蒸汽加热水解、聚合、熟化得到聚合氯化铝,转入净水剂调配罐调配至符合标准要求,然后转入净水剂成品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酸性蚀刻液原料与铝反应,置换出低氨氮含铜酸性蚀刻液中的单质铜(海绵铜),同时置换完成的废水主要成分为聚合氯化铝,可作为聚铝净水剂副产品进行销售,进而减少废水蒸发量,降低排放水总量。降低排放水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剂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剂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硫酸铜产品生产过程中,后端产生的废水通过蒸发、生化等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处理成本过高,且排放水总量受控,限制了前端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剂及其生产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1)调酸:在含有低氨氮含铜酸性蚀刻液的调酸反应罐中加入中和剂进行调酸处理,然后将调酸后的溶液转入调酸中转罐;
[0006](2)一次置换:将转入调酸中转罐的溶液转入一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含铜铝板或铝片进行置换反应;
[0007](3)一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抽滤,用热水进行洗涤,得到海绵铜产品和一次抽滤液;
[0008](4)二次置换:将一次抽滤液转入二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铝片或含铜铝板进行置换反应;
[0009](5)二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压滤,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将滤液通过蒸汽加热水解、聚合、熟化得到聚合氯化铝,转入净水剂调配罐调配至符合标准要求,然后转入净水剂成品罐。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中和剂为碱铜或石灰,调酸参数控制为:pH1.5

2.0,氨氮含量<2000mg/L,砷含量<5mg/L。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一次置换参数控制为:温度<60℃,铜含量<10000mg/L,氨氮含量<2000mg/L。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抽滤洗涤参数控制为:洗涤液温度>60℃,抽滤水分<15%,铜粉含铝量<1.0%,铜粉干基>70.0%。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海绵铜产品中铜干基含量≥70.0%,铜湿基含量≥55.0%,水分含量为10%

15%,氯化物含量≤1.0%,铝含量≤1.0%。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二次置换参数控制为:pH值2.0

2.5,温度50

70℃,铜含量<50mg/L,氨氮含量小于2000mg/L,氧化铝含量为8%

10%,盐基度为50%

70%。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聚合氯化铝产品中氧化铝含量≥10.0%,盐基度为40.0

90.0%,密度为1.10

1.20g/cm3,pH值为3.5

5.0,水不溶物含量≤0.5%。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4)中,铝片中铝含量大于98%;含铜铝板中铝含量大于80%,铜含量大于5%。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和所述步骤(5)中,洗涤得到的洗涤液转入洗涤液中转槽,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澄清罐,澄清后转入净水剂储罐。
[0018]一种净水剂,所述净水剂根据上述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酸性蚀刻液原料与铝反应,置换出低氨氮含铜酸性蚀刻液中的单质铜(海绵铜),同时置换完成的废水主要成分为聚合氯化铝,可作为聚铝净水剂副产品进行销售,进而减少废水蒸发量,降低排放水总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3](1)调酸:在含有低氨氮含铜酸性蚀刻液的调酸反应罐中加入中和剂进行调酸处理,然后将调酸后的溶液转入调酸中转罐;
[0024](2)一次置换:将转入调酸中转罐的溶液转入一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含铜铝板或铝片进行置换反应;
[0025](3)一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抽滤,用热水进行洗涤,得到海绵铜产品和一次抽滤液;
[0026](4)二次置换:将一次抽滤液转入二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铝片或含铜铝板进行置换反应;
[0027](5)二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压滤,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将滤液通过蒸汽加热水解、聚合、熟化得到聚合氯化铝,转入净水剂调配罐调配至符合标准要求,然后转入净水剂成品罐。
[0028]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含铜酸性蚀刻液中的铜离子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海绵铜和氯化铝;含铜酸性蚀刻液中的游离酸(主要是盐酸)与铝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并放出氢气;生成的氯化铝溶液经过水解、聚合、熟化得到净水剂聚合氯化铝。主要反应方程式:
[0029]3CuCl2+2Al=3Cu+2AlCl3[0030]2Al+6HCl=2AlCl3+3H2↑

[0031]所述步骤(1)中,中和剂为碱铜或石灰,调酸参数控制为:pH1.5

2.0,氨氮含量<2000mg/L,砷含量<5mg/L。
[0032]所述步骤(2)中,一次置换参数控制为:温度<60℃,铜含量<10000mg/L,氨氮含量<2000mg/L。一次置换操作流程:在冷却条件下缓慢均匀加入铝片或含铜铝板,初始投加量一次小于2kg为宜,并间隔10分钟测量一次温度,控制反应温度<60℃;持续投加铝片至基本置换完全,观察混合液为红棕色,取样滴加到自来水中无白色沉淀生成、上清液基本无色为反应终点,此时铜含量在1

10g/L。
[0033]所述步骤(3)中,抽滤洗涤参数控制为:洗涤液温度>60℃,抽滤水分<15%,铜粉含铝量<1.0%,铜粉干基>70.0%。
[0034]所述步骤(3)中,海绵铜产品中铜干基含量≥70.0%,铜湿基含量≥55.0%,水分含量为10%

15%,氯化物含量≤1.0%,铝含量≤1.0%。
[0035]所述步骤(4)中,二次置换参数控制为:pH值2.0

2.5,温度50

70℃,铜含量<50mg/L,氨氮含量小于2000mg/L,氧化铝含量为8%

10%,盐基度为50%

70%。二次置换操作流程为:投加铝片或含铜铝板,一次投加量为小于5kg为宜,直到无铜置换出来,并用磨光滑的铁丝观察铁丝表面是否有红棕色的铜析出,如有颜色,需继续补加铝片;送样检测铝含量,如含量不足,需继续投加铝片至指定含量,并送样检测滤液是否符合聚合氯化铝产品标准。
[0036]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4)中,铝片中铝含量大于98%;含铜铝板中铝含量大于80%,铜含量大于5%。
[0037]所述步骤(3)和所述步骤(5)中,洗涤得到的洗涤液转入洗涤液中转槽,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澄清罐,澄清后转入净水剂储罐。
[0038]一种净水剂,所述净水剂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调酸:在含有低氨氮含铜酸性蚀刻液的调酸反应罐中加入中和剂进行调酸处理,然后将调酸后的溶液转入调酸中转罐;(2)一次置换:将转入调酸中转罐的溶液转入一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含铜铝板或铝片进行置换反应;(3)一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抽滤,用热水进行洗涤,得到海绵铜产品和一次抽滤液;(4)二次置换:将一次抽滤液转入二次置换反应罐,放入适量的铝片或含铜铝板进行置换反应;(5)二次过滤:将置换反应后的反应物压滤,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将滤液通过蒸汽加热水解、聚合、熟化得到聚合氯化铝,转入净水剂调配罐调配至符合标准要求,然后转入净水剂成品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中和剂为碱铜或石灰,调酸参数控制为:pH1.5

2.0,氨氮含量<2000mg/L,砷含量<5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一次置换参数控制为:温度<60℃,铜含量<10000mg/L,氨氮含量<2000m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抽滤洗涤参数控制为:洗涤液温度>60℃,抽滤水分<15%,铜粉含铝量<1.0%,铜粉干基>7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海绵铜产品中铜干基含量≥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陈雪平李明燚李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绿鑫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