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77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硫酸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酸性蚀刻液原料加入双氧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2)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采用上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进行混合解析,得到氯化铜溶液,作为生产原料重新进行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对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进行混合解析,可以减少盐酸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酸性蚀刻液酸度,降低氨水使用量,且设备布局紧凑,减小占地空间。减小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硫酸铜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硫酸铜废水处置使用铜离子交换柱进行废水中铜的吸附分离,当离子柱吸附量达到饱和时,需要使用工业盐酸进行解析,解析完成后重新进行废水吸附,但采用工业盐酸解析具有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将酸性蚀刻液原料加入双氧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
[0006](2)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采用上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进行混合解析,得到氯化铜溶液,作为生产原料重新进行生产。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酸性蚀刻液原料的pH值<

1.0,铜含量为9%

10%。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双氧水的加入量为酸性蚀刻液原料体积的0.5%

1.5%,预处理时间为25

35min。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先用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解析三次,然后再用盐酸解析。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酸性蚀刻液解析时酸性蚀刻液用量为4

6m3,进水时间为15

25min。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第二次酸性蚀刻液解析时酸性蚀刻液用量为4

6m3,进水时间为15

25min,停机浸泡100

140min,解析后的溶液pH值为

0.2~0.5,铜含量为10.5%

13.5%。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第三次酸性蚀刻液解析时酸性蚀刻液用量为4

6m3,进水时间为15

25min,停机浸泡50

70min,解析后的溶液pH值为

1.0~0,铜含量为9.5%

10.5%。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三次酸性蚀刻液解析后进行残酸排料,时间为15

25min,排出后的溶液pH值为

1.0~0,铜含量为1.5%

2.0%。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盐酸解析盐酸用量为0.5T,解析时间为100

140min,解析后的溶液pH值为

1.0~0,铜含量为0.2%

0.6%。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盐酸解析后进行两至三次洗水,每次洗水量为4

6m3,洗水时间为15

25min,洗水后的溶液铜含量为1

2mg/L。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对吸附饱和
的铜离子交换柱进行混合解析,可以减少盐酸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酸性蚀刻液酸度,降低氨水使用量,且设备布局紧凑,减小占地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8]对比例1
[0019]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酸性蚀刻液原料加入双氧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
[0020](2)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采用上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进行解析,得到氯化铜溶液,作为生产原料重新进行生产。
[0021]具体参数如下:
[0022][0023][0024]对比例2
[0025]本对比例与对比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酸性蚀刻液总量,由15m3增加到20m3,增加解析浸泡时间,总时长增加170min。
[0026]具体参数如下:
[0027][0028][0029]对比例3
[0030]本对比例与对比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继续增加了酸性蚀刻液总量,由20m3增加到25m3,增加解析浸泡时间,总时长增加170min。
[0031]具体参数如下:
[0032][0033][0034][0035]从上述对比例1

3可以看出,全程使用酸性蚀刻液解析,酸性蚀刻液用量由15m3增加到25m3,洗水量在20

25m3,耗时在10h左右,几组试验中,解析过程均不完全,出水不能稳定达标,停机后6h、12h分别取出水样品,含铜量在缓慢升高。
[0036]对比例4
[0037]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8](1)将酸性蚀刻液原料加入双氧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
[0039](2)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采用上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进行混合解析,得到氯化铜溶液,作为生产原料重新进行生产。
[0040]具体参数如下:
[0041][0042][0043][0044]对比例5
[0045]本对比例与对比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预处理阶段双氧水的用量,由90Kg增加到180Kg,洗水量降低了一半,全程总耗时减少30min。
[0046]具体参数如下:
[0047][0048][0049][0050]实施例1
[0051]本实施例与对比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酸性蚀刻液使用总量由20m3减少为15m3,不安排酸性蚀刻液第四次解析,增加二次解析与三次解析过程中停机浸泡时间,全程总耗时增加95min。
[0052]具体参数如下:
[0053][0054][0055]实施例2
[00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减少了预处理阶段双氧水的用量,由180Kg减少到150Kg。
[0057]具体参数如下:
[0058][0059][0060]实施例3
[006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洗水量增加了5m3。
[0062]具体参数如下:
[0063][0064][0065][0066]从上述对比例4

5和实施例1

3可以看出,使用酸性蚀刻液+盐酸进行混合解析,酸性蚀刻液用量15m3,盐酸用量0.5吨,洗水量在10

15m3,耗时在8h左右,几组试验中,出水均能稳定达标,停机后6h、12h取出水样品,含铜量没有明显升高。
[0067]采用盐酸单独解析、酸性蚀刻液单独解析与酸性蚀刻液+盐酸混合解析三种方案对比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酸性蚀刻液原料加入双氧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2)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采用上述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和盐酸进行混合解析,得到氯化铜溶液,作为生产原料重新进行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酸性蚀刻液原料的pH值<

1.0,铜含量为9%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双氧水的加入量为酸性蚀刻液原料体积的0.5%

1.5%,预处理时间为25

3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吸附饱和的铜离子交换柱先用净化后的酸性蚀刻液解析三次,然后再用盐酸解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酸性蚀刻液解析时酸性蚀刻液用量为4

6m3,进水时间为15

25min。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离子交换柱解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第二次酸性蚀刻液解析时酸性蚀刻液用量为4

6m3,进水时间为15

25min,停机浸泡100

140min,解析后的溶液pH值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陈雪平李明燚李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绿鑫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