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251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车架前端固定连接铲板,铲板上设有两个圆弧星轮以及一个通孔;车架中轴线上设有螺旋吸料装置,螺旋吸料装置的筒体的前端伸入铲板底部并与通孔连接。车架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滚筒轮,各螺旋滚筒轮的前后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轮;橡胶充气轮轮在充气后直径增大,增大后的最低点低于螺旋滚筒轮的最低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滚筒轮和橡胶充气轮作为行走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进行切换,适用面广;当采用螺旋机构时,行进过程中能够对水仓进行搅拌,有利于淤积物的回收,效率提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过程连贯,效率高,能够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度和安全隐患。度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水仓是防止矿井发生水灾的重要设施,对于地下水丰富的矿井,随着开采范围的延伸,涌水量不断增多,在排水泵不能将涌水及时排往地面的情况下,涌水便积存于井下水仓中,起到缓冲蓄存作用。由于携带固体颗粒物(大部分为煤泥)的大量涌水进入水仓,固体颗粒物堆积于水仓底部,使井下水仓有效蓄水容积减小,在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对水仓的煤泥进行清挖以扩大有效容积,保证汛期的安全生产。由于井下水仓工作条件恶劣,且淤积物含水量大、质软,这就导致了一般行走类水仓清理装置很难在水仓中有效工作,虽然存在螺旋行走式水仓清理装置,但是其在正常地面上移动困难,且所占空间大,不易搬运。如果用传统的铁锹和水桶刮清仓方式,劳动强度太大、效率较低且安全系数低。尤其在大量涌水的情况下,如果水仓不能及时清理,则会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提高水仓清理效率,且能够适应多种工况。
[0004]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端固定连接铲板,铲板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圆弧星轮,铲板上位于两个圆弧星轮之间还设有一个通孔;车架中轴线上设有螺旋吸料装置,所述螺旋吸料装置包括筒体以及内置于筒体的螺旋轴,所述筒体的前端伸入所述铲板底部,并与所述通孔连接;
[0005]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滚筒轮,各螺旋滚筒轮的前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前轮,各螺旋滚筒轮的后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后轮,所述橡胶充气后轮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橡胶充气前轮和橡胶充气后轮在充气后直径增大,增大后的最低点低于所述螺旋滚筒轮的最低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铲板通过其后部的水平梁固定于车架上,铲板上表面为斜面,所述螺旋吸料装置的筒体固定在车架的横梁上,所述螺旋轴通过前端的前悬臂以及后端的后悬臂支撑,所述前悬臂和后悬臂固定在所述车架或所述筒体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有螺旋仓,所述螺旋滚筒轮分别安装于的螺旋仓内,在车架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螺旋滚筒轮的转轴。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旋仓的前部固定有前轮固定架,所述螺旋仓的后部固定有后轮固定架,所述橡胶充气前轮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前轮固定架上,所述橡胶充气后轮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后轮固定架上。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车架上方的平台,所述平台通过固定在车架上的若干立柱支撑。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铲板向前推进并通过圆弧星轮将水仓内的水和泥沙运输至螺旋吸料装置中,通过螺旋吸料装置将水和泥沙运输至清理车后接的装载拖车中。其具体的优点有:
[0011]1.行走部分采用螺旋结构和橡胶轮两种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做出合理的切换,适用面广;
[0012]2.当采用螺旋机构时,行进过程中能够对水仓进行搅拌,有利于淤积物的回收,效率提高;
[0013]3.当采用橡胶轮时,便于该装置的转移;
[0014]4.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的侧视图I;
[0017]图3为本技术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的侧视图II;
[0018]图4为本技术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的后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包括车架3,车架3前端固定连接铲板1,铲板1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圆弧星轮2,铲板1上位于两个圆弧星轮2之间还设有一个通孔。车架3中轴线上设有螺旋吸料装置,螺旋吸料装置包括筒体9以及内置于筒体9的螺旋轴7,筒体9的前端伸入铲板1底部,并与通孔连接。
[0022]车架3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滚筒轮10,各螺旋滚筒轮10的前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前轮4,各螺旋滚筒轮10的后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后轮5,橡胶充气后轮5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01。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在充气后直径增大,增大后的最低点低于螺旋滚筒轮10的最低点。
[0023]具体的,铲板1通过其后部的水平梁固定于车架3上,铲板1上表面为斜面,螺旋吸料装置的筒体9固定在车架3的横梁301上,螺旋轴7通过前端的前悬臂6以及后端的后悬臂11支撑,前悬臂6和后悬臂11固定在车架3或筒体9上。
[0024]车架3两侧分别设有螺旋仓303,螺旋滚筒轮10分别安装于的螺旋仓303内,在车架3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架305,支架305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2通过皮带13连接螺旋滚筒轮10的转轴。
[0025]螺旋仓303的前部固定有前轮固定架302,螺旋仓303的后部固定有后轮固定架304,橡胶充气前轮4通过转轴安装于前轮固定架302上,橡胶充气后轮5通过转轴安装于后轮固定架304上。
[0026]该水仓清理车还包括位于车架3上方的平台8,平台8通过固定在车架3上的若干立柱801支撑。
[0027]本技术的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工作时,一般工况下橡胶充气前轮4
和橡胶充气后轮5不充气,即充气之前,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直径较小,与地面不接触,该水仓清理车依靠两侧的螺旋滚筒轮10在水仓底部移动,如图2所示。铲板1上左右两侧的圆弧星轮2旋向相反,当铲板1随清理车一同前进时,相向旋转的两个圆弧星轮通过圆弧状轮齿将积水和泥沙等沉积物拨入之间的通孔内,从而落入螺旋吸料装置前端。螺旋吸料装置内的螺旋轴7的驱动电机采用内置滚筒电机,可以节省安装空间,并实现积水和泥沙等沉积物的输送,并将其最终输送到该清理车后接的装载拖车中。当该水仓清理车完成局部或整体区域清理后,需要转运到下一工作区域或结束工作退出工作区域时,对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进行充气,充气之后轮子的直径变大,并与地面接触,此时该清理车依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移动,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车架上可固定设置充气泵,用于实现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的快速、便捷充气。车架顶部的平台8主要起到对下方结构的保护作用。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3),所述车架(3)前端固定连接铲板(1),铲板(1)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圆弧星轮(2),铲板(1)上位于两个圆弧星轮(2)之间还设有一个通孔;车架(3)中轴线上设有螺旋吸料装置,所述螺旋吸料装置包括筒体(9)以及内置于筒体(9)的螺旋轴(7),所述筒体(9)的前端伸入所述铲板(1)底部,并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车架(3)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旋滚筒轮(10),各螺旋滚筒轮(10)的前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前轮(4),各螺旋滚筒轮(10)的后侧位置处还分别设有一个橡胶充气后轮(5),所述橡胶充气后轮(5)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01);所述橡胶充气前轮(4)和橡胶充气后轮(5)在充气后直径增大,增大后的最低点低于所述螺旋滚筒轮(10)的最低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式多工况水仓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1)通过其后部的水平梁固定于车架(3)上,铲板(1)上表面为斜面,所述螺旋吸料装置的筒体(9)固定在车架(3)的横梁(301)上,所述螺旋轴(7)通过前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智卓张敏汪月伟常云博田锦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