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284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集水池,直饮水废水通过三通管道同时连接到废水池和临时废水池,废水池和临时废水池之间还连接有废水管,废水池和集水池通过废水出管连接,集水池还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的末端连接有阀头;废水池的上方还设置有雨水池。该方法为下雨时,将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临时废水池中,雨水池顶盖和废水池顶盖同时打开,废水池中的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的位置后,上限液位报警器发出信号,关闭废水池顶盖,雨水池继续承接雨水,当雨水池快满时,雨水从溢流口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收集雨水和直饮水废水两不误,同步协调。同步协调。同步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及方法,属于水循环使用的


技术介绍

[0002]直饮水通常是将自来水通过系列的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杂质微小颗粒极少,污染物成分极少的纯净的水,其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将水提纯,需要预留用来溶解被浓缩的后的含杂的水,这部分说称为直饮水废水,其为制备直饮水直接得到。通常直饮水废水和直饮水的体积比例为1:1。废水直饮水不能直接排放到市政下水管道。
[0003]目前市场上主要研究如何制造直饮水,而对于直饮水的处理却缺少关注。但是直饮水废水体量大,如不妥善处理,对于自然水体也终将造成一定的潜在的长周期的危害。
[0004]因为直饮水废水污染颗粒物含量高,通常需要集中处理,用于观赏鱼用水,水培景观用水等。但是观赏鱼和水培景观用水量很少,根本无法将市面上的直饮水废水全部吸收处理,如何开辟新的直饮水废水的利用途径,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及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包括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集水池,直饮水废水通过三通管道同时连接到废水池和临时废水池,所述三通管道在分叉处设置有废水进水三通阀,所述废水池和临时废水池之间还连接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设置有水泵;所述废水池和集水池通过废水出管连接,所述集水池还设置有排放管,所述废水出管还通过废水导管连接到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末端连接有阀头;所述废水池的上方还设置有雨水池,所述雨水池与废水池之间通过废水池顶盖隔离,所述雨水池的顶部设置有雨水池顶盖,所述雨水池顶盖上方设置有雨水感应器,所述雨水感应器与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控制连接,当雨水感应器感应到雨水时,启动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打开顶盖;所述废水管、废水出管、废水导管和排放管均设置有阀门,废水出管上的阀门位于废水出管与废水导管连通处的下游侧,排放管设置2个阀门,分别位于废水导管和排放管连通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阀头上游设置有减压阀,所述集水池中的水用于洒水车或消防车装水使用,当洒水车或消防车的接水阀头与排放管的阀门连接后,旋拧减压阀,增大水压,集水池中的水快速进入洒水车或消防车水箱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池侧壁顶部开设一个溢流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集水池在各自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限
液位报警器,在各自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下限液位报警器。
[0009]基于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建造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集水池,且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集水池内壁贴附瓷砖,步骤2:非雨天工作状态:关闭雨水池顶盖和废水池顶盖,直饮水废水通过废水进水三通阀进入废水池,此时,直饮水废水与临时废水池之间处于关闭状态,废水管、废水出管、废水导管和排放管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如需要使用直饮水废水,洒水车或者消防车的进水管连接阀头,打开废水出管、废水导管以及废水导管和排放管交汇处下游侧的阀门,旋拧减压阀,增压,将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压入洒水车或者消防车的水箱;步骤3:当废水池中的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的位置后,上限液位报警器发出信号,系统执行打开废水出管上的两个阀门,让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流到集水池中,当集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也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的位置后,启动水泵,将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临时废水池中;步骤4:雨天的工作状态:当雨水感应器检测到下雨,启动水泵,将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临时废水池中,雨水池顶盖和废水池顶盖同时打开,废水池中的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的位置后,上限液位报警器发出信号,关闭废水池顶盖,雨水池继续承接雨水,当雨水池快满时,雨水从溢流口流出;步骤5:用水时,首先使用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当废水池中的液位低于上限液位报警器时,首先,打开废水池顶盖,雨水进入废水池中;雨水放出的过程中,一旦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即时关闭废水池顶盖,当雨水池中的雨水放完后,废水进水三通阀关闭朝向临时废水池中的进水,将直饮水废水引流到废水池中,且启动水泵,将临时废水池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废水池中。
[0010]进一步的,当非雨水天气,且废水池中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报警器的位置后,开启废水出管上的阀门和水泵,将废水池中直饮水废水泵送到集水池中。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给直饮水废水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避免直饮水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者耕地土壤中,也不至于用于水培景观,用水量少,且收到严重的地域限制,比如商场,公园等大型的公开场所设置直饮水机,产生的直饮水废水需要周转到水培场所,这中间由于地理位置的间隔,导致直饮水费用的转移产生很大的经济成本浪费。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直饮水机附近建立,直饮水机位于建筑大楼内部时,本专利技术系统建立在大楼外部,当直饮水机位于公园等室外场所时,本专利技术可建立在地下,将雨水池顶盖置于地面上方,阀头设置于井盖下方,使用时,移开井盖。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废水池、临时废水池和雨水池实现雨水和直饮水废水的周转,实现收集雨水和直饮水废水两不误,同步协调。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废水池,2—废水池顶盖,3—雨水感应器,4—废水进水三通阀,5—临时废水池,6—废水管,7—水泵,8—废水出管,9—废水导管,10—排放管,11—集水池,12—雨
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包括废水池1、临时废水池5和集水池11,直饮水废水通过三通管道同时连接到废水池1和临时废水池5,三通管道在分叉处设置有废水进水三通阀4,废水池1和临时废水池5之间还连接有废水管6,废水管6设置有水泵7;水泵7可以将废水池1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临时废水池中,也可以将临时废水池5中的直饮水废水泵送到废水池1中,实现直饮水废水的临时存放和排出。
[0016]废水池1和集水池11通过废水出管8连接,集水池11还设置有排放管10,废水出管8还通过废水导管9连接到排放管10,排放管10的末端连接有阀头;阀头用于与洒水车、消防车的水管连接,将本专利技术系统中直饮水废水或者雨水泵送到洒水车、消防车的水箱中。
[0017]废水池1的上方还设置有雨水池12,雨水池12与废水池1之间通过废水池顶盖2隔离,雨水池12的顶部设置有雨水池顶盖,雨水池顶盖上方设置有雨水感应器3,雨水感应器3与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控制连接,当雨水感应器3感应到雨水时,启动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打开顶盖;为了扩大接水面积,雨水池的顶部可以设置成扩口形状,雨水池顶盖可以设置成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1)、临时废水池(5)和集水池(11),直饮水废水通过三通管道同时连接到废水池(1)和临时废水池(5),所述三通管道在分叉处设置有废水进水三通阀(4),所述废水池(1)和临时废水池(5)之间还连接有废水管(6),所述废水管(6)设置有水泵(7);所述废水池(1)和集水池(11)通过废水出管(8)连接,所述集水池(11)还设置有排放管(10),所述废水出管(8)还通过废水导管(9)连接到排放管(10),所述排放管(10)的末端连接有阀头;所述废水池(1)的上方还设置有雨水池(12),所述雨水池(12)与废水池(1)之间通过废水池顶盖(2)隔离,所述雨水池(12)的顶部设置有雨水池顶盖,所述雨水池顶盖上方设置有雨水感应器(3),所述雨水感应器(3)与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控制连接,当雨水感应器(3)感应到雨水时,启动雨水池顶盖的开关打开顶盖;所述废水管(6)、废水出管(8)、废水导管(9)和排放管(10)均设置有阀门,废水出管(8)上的阀门位于废水出管(8)与废水导管(9)连通处的下游侧,排放管(10)设置2个阀门,分别位于废水导管(9)和排放管(10)连通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上游设置有减压阀,所述集水池(11)中的水用于洒水车或消防车装水使用,当洒水车或消防车的接水阀头与排放管(10)的阀门连接后,旋拧减压阀,增大水压,集水池(11)中的水快速进入洒水车或消防车水箱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池(12)侧壁顶部开设一个溢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池(1)、临时废水池(5)和集水池(11)在各自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限液位报警器,在各自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下限液位报警器。5.基于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用零排放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直饮水废水及雨水收集循环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冉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