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239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包括景观水池,所述景观水池开设有景观水池进水口和景观水池出水口,景观水池连接有过滤仓,过滤仓高于景观水池设置,过滤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仓开设有过滤仓进水口和过滤仓出水口,过滤仓通过过滤仓出水口与景观水池连接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给景观水池增加过滤系统,保证水体流动,确保水池水质,增加良好的观赏效果;过滤仓分隔成多个仓室并设置转鼓过滤器,充分过滤水中杂质,抑制藻类生长;生化仓设置增氧泵,保证景观水池内观赏鱼的存活性,抑制水藻生长;景观水池设置水面种植浮板,通过在水面种植浮板栽种观赏植物,增加观赏性,同时水面种植浮板部分遮住景观水池表面,抑制水藻生长。抑制水藻生长。抑制水藻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属于水池净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一些园林、景区、生活社区及校园中,经常会修建水池或人工湖泊,这些水池和人工湖泊能在干旱季节提供水源,在洪涝季节能蓄水防洪,为周边人群提供宜居的环境。在观赏方面,可在水池中放养观赏鱼类,供人们日常休闲观赏。
[0003]自然的水体各类生物的生存发展是平衡的,没有外界污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足以清除水体内的污染物,如果生态平衡被打破,直接或间接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会令高等生物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死亡,并鼓励了藻类以及厌氧生物的生长,导致恶性循环加速水体老化污染。同时由于多数园区、生活社区及校园内的水池或人造湖设计不合理,缺乏治理,导致水体杂质多,藻类生长旺盛,水体污浊等,不仅没有带来设计之初的良好效果,反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因此,如何设计和建立优质的水体景观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包括景观水池,所述景观水池开设有景观水池进水口和景观水池出水口,所述景观水池连接有过滤仓,过滤仓高于景观水池设置,过滤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仓开设有过滤仓进水口和过滤仓出水口,过滤仓通过过滤仓出水口与景观水池连接贯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仓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若干个污水仓、毛刷仓、生化仓及清水仓,
[0007]所述污水仓开设有水源进口,污水仓与毛刷仓连接贯通,
[0008]所述毛刷仓内设置有山树活水刷或过滤毛刷,毛刷仓与生化仓连接贯通,
[0009]所述生化仓内还设置有增氧泵,生化仓与清水仓连接贯通,
[0010]所述清水仓与景观水池连接贯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仓与景观水池之间设置有转鼓过滤器,所述转鼓过滤器连接有抽水泵。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景观水池内,所述污水仓还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接有雨水收集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网、毛刷、活性炭及细菌屋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滤水池内设置有鹅卵石层或碎石层,所述鹅卵石层或碎石层的铺设高度高于滤水池出水口且低于滤水池进水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景观水池内设置有水面种植浮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给景观水池增加过滤系统,保证水体流动,确保水池水质,增加良好的观赏效果;过滤仓分隔成多个仓室并设置转鼓过滤器,充分过滤水中杂质,抑制藻类生长;生化仓设置增氧泵,保证景观水池内观赏鱼的存活性,抑制水藻生长;景观水池设置水面种植浮板,通过在水面种植浮板栽种观赏植物,增加观赏性,同时水面种植浮板部分遮住景观水池表面,抑制水藻生长;过滤仓和景观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泵,水循环流动,提高水体的清澈度和水质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中:1—水面种植浮板,2—清水仓,3—生化仓,4—毛刷仓,5—污水仓,6—集水管,7—污水,8—粗质过滤毛刷,9—山树活水刷,10—山树螺旋细菌屋,11—清水,12—景观水池,13—抽水泵,14—过滤仓,15—转鼓过滤器,301—增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景观水池12与过滤仓14通过管道连接。过滤仓14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分为一个污水仓5、两个毛刷仓4、一个生化仓3和一个清水仓2。污水仓5内连接集水管6,污水仓5通过集水管6连接雨水收集器,或楼层屋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经集水管6进入污水仓5收集雨水和污水7。污水仓5还与景观水池12内放置的抽水泵13连接,将景观水池12内的池水经抽水泵13输送至污水仓5,再经毛刷仓4、生化仓3及清水仓2层层过滤,形成水体循环。污水仓5与毛刷仓4连接贯通,毛刷仓4设置两个,与污水仓5相邻的毛刷仓4内安装粗质过滤毛刷8,过滤较大体积的杂质,经过粗质过滤毛刷8过滤的污水7进入安装山树活水刷9的毛刷仓4,对污水7中的杂质进一步过滤。毛刷仓4与生化仓3连接贯通,生化仓3内设置山树螺旋细菌屋10,山树螺旋细菌屋10的螺纹形凹槽更利于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平衡,及增加过滤净化面积。山树螺旋细菌屋10上层还安装有增氧泵301,为水体增氧。污水7经生化仓3过滤后转化为景观水池12需要的清水11,清水11经清水仓2流入景观水池12。当清水仓2的出水口高度不高于景观水池12水面高度时,还需在清水仓2内安装抽水泵13,使清水仓2内的清水11流入景观水池12。景观水池12内放养一些观赏鱼群,景观水池12的水体表面放置水面种植浮板1,在水面种植浮板1上种植水生观赏植物,水面种植浮板1覆盖部分景观水池12,使得部分水体与阳光隔绝,抑制水藻的生长,保持水质的清澈。景观水池12与过滤仓14通过抽水泵13实现实体循环流动。抽水本入水口设置过滤网等过滤装置,预防抽水泵13堵塞。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景观水池12与过滤仓14通过管道连接,过滤仓14内经过过滤的水体自动流入景观水池12内。景观水池12与过滤仓14
之间连接转鼓过滤器15,转鼓过滤器15将景观水池12内的水体过滤净化,然后通过抽水泵13输送至过滤仓14内,过滤仓14内设置过滤网、毛刷、活性炭及细菌屋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或者简化铺设鹅卵石层或碎石层,鹅卵石层或碎石层的铺设高度高于滤水池出水口且低于滤水池进水口。过滤仓14内连接集水管6,过滤仓14通过集水管6连接雨水收集雨水。景观水池12内放养一些观赏鱼群,景观水池12的水体表面放置水面种植浮板1,在水面种植浮板1上种植水生观赏植物,水面种植浮板1覆盖部分景观水池12,使得部分水体与阳光隔绝,抑制水藻的生长,保持水质的清澈。过滤仓14将过滤净化过的水体输送至景观水池12内,转鼓过滤器15件景观水池12内的水体过滤净化经抽水泵13输送至过滤水仓,实现水体循环流动,保证景观水池12内的水体清澈。
[0026]本技术通过给景观水池增加过滤系统,保证水体流动,确保水池水质,增加良好的观赏效果;过滤仓分隔成多个仓室并设置转鼓过滤器,充分过滤水中杂质,抑制藻类生长;生化仓设置增氧泵,保证景观水池内观赏鱼的存活性,抑制水藻生长;景观水池设置水面种植浮板,通过在水面种植浮板栽种观赏植物,增加观赏性,同时水面种植浮板部分遮住景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水池(12),所述景观水池(12)开设有景观水池(12)进水口和景观水池(12)出水口,所述景观水池(12)连接有过滤仓(14),过滤仓(14)高于景观水池(12)设置,过滤仓(14)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仓(14)开设有过滤仓(14)进水口和过滤仓(14)出水口,过滤仓(14)通过过滤仓(14)出水口与景观水池(12)连接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体生态过滤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14)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若干个污水仓(5)、毛刷仓(4)、生化仓(3)及清水仓(2),所述污水仓(5)开设有水源进口,污水仓(5)与毛刷仓(4)连接贯通,所述毛刷仓(4)内设置有山树活水刷(9)或过滤毛刷,毛刷仓(4)与生化仓(3)连接贯通,所述生化仓(3)内还设置有增氧泵(301),生化仓(3)与清水仓(2)连接贯通,所述清水仓(2)与景观水池(12)连接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冉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