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14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它包括:上模板组件,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模板底部的定位凸板、设置在所述定位凸板底部的多组型芯、开设在所述上模板两侧的第一弧形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第一固定孔;中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组件底部,它包括中板、开设在所述中板顶部且与所述定位凸板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内且与所述型芯相配合使用的多组型腔以及开设在所述中板两侧的第二弧形槽;下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板组件底部,它包括下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板顶部的多组工字固定板、开设在所述下模板两侧的第三弧形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三弧形槽的第二固定孔。弧形槽的第二固定孔。弧形槽的第二固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而在电机减振领域内最常用到的便是减振件,该减振件便是通过冲压工艺制成的。
[0003]在现有的冲压行业内,冲压模具通常为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组合形式,冲压完成后,打开上模板,需要人工取下冲压好减振件,操作工长时间疲劳工作后,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由于人工操作的影响,目前的冲压模具只能同时满足1

2件减振件的冲压,导致整体的冲压效率下降,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它包括:
[0006]上模板组件,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模板底部的定位凸板、设置在所述定位凸板底部的多组型芯、开设在所述上模板两侧的第一弧形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第一固定孔;
[0007]中板组件;所述中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组件底部,它包括中板、开设在所述中板顶部且与所述定位凸板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内且与所述型芯相配合使用的多组型腔以及开设在所述中板两侧的第二弧形槽;
[0008]下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板组件底部,它包括下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板顶部的多组工字固定板、开设在所述下模板两侧的第三弧形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三弧形槽的第二固定孔。
[0009]优化地,每组所述型芯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凸板上的第一凹槽、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固定柱、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底部的扇形柱、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柱相连的第一固定块、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且连接所述扇形柱和第一固定块的第二固定块、圆周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外侧的第一外凸槽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二凹槽。
[0010]优化地,每组所述型腔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凹槽底部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三凹槽、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第二固定柱、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的第一凸块、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底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柱相连的第二凸块、圆周开设在所述第三凹槽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外凸槽相配合的第二外凸槽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三凹槽底部且贯穿所述中板的通孔。
[0011]优化地,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高度和等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扇形柱的
高度和。
[0012]优化地,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
[0013]优化地,所述工字固定板穿过所述通孔。
[0014]优化地,所述型芯设有3
°
的拔模斜度。
[0015]优化地,所述上模板上有64组型芯,所述型芯、型腔和工字固定板的数量相同。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结构简单,不同于现有的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冲压形式,而是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增加了一块中板,在冲压完成后,将上模板、下模板与中板分离,成型的减振产品则都处在中板上,而后在顶升治具的作用下,完成冲压产品与中板的分离;冲压效率快,安全系数高,可同时满足多件产品的冲压任务,节省了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加工减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加工减振产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上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中型芯的俯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中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中板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中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中型腔的俯视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下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上模板组件;11、上模板;12、定位凸板;13、型芯;131、第一凹槽;132、第一固定柱;133、扇形柱;134、第一固定块;135、第二固定块;136、第二凹槽;137、第一外凸槽;14、第一弧形槽;15、第一固定孔;
[0032]2、中板组件;21、中板;22、定位凹槽;23、型腔;231、第三凹槽;232、第一凸块;233、第二固定柱;234、第二凸块;235、第二外凸槽;236、通孔;237、第三固定块;24、第二弧形槽;
[0033]3、下模板组件;31、下模板;32、工字固定板;33、第三弧形槽;34、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5]如图3、4所示,为本技术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它用在冲压加工行业内,通常用于冲压如图1、2所示的产品(该产品为减振产品,由橡胶SBR(丁苯橡胶)制成,通常用于电机减振,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它包括上模板组件1、中板组件2和下模板组件3。
[0036]如图5所示,为上模板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上模板11、定位凸板12、型芯13、第一弧形槽14和第一固定孔15。上模板11为矩形状金属板,材质为HT250灰铸铁。定位凸板12一体成型在上模板11底部(定位凸板12的厚度小于上模板11的厚度)。第一弧形槽14开设在上模板11两侧,第一固定孔15贯穿第一弧形槽14(在实际冲压时,上模板11架在冲压机器上,第一弧形槽14与第一固定孔15用于连接外部的升降气缸,外部升降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在第一固定孔15上,当冲压完成后,外部升降气缸用于打开上模板11)。
[0037]型芯13有多组,它们设置在定位凸板12底部(型芯13有64组,它们8*8分布在定位凸板12底部),如图6、7所示为型芯13的示意图,每组型芯13包括第一凹槽131、第一固定柱132、扇形柱133、第一固定块134、第二固定块135、第二凹槽136和第一外凸槽137。第一凹槽131开设在定位凸板12底部(第一凹槽131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其内部一体连接有两个等腰梯形,且两个等腰梯形相对设置)。第一固定柱132一体连接在第一凹槽131底部,扇形柱133一体连接在第一固定柱132底部(扇形柱133的高度高于第一固定柱132的高度,且扇形柱133的两侧面夹角为120
°
)。第一固定块134一体连接在第一凹槽131底部且与第一固定柱132相连(第一固定块1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模板组件(1),所述上模板组件(1)包括上模板(11)、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模板(11)底部的定位凸板(12)、设置在所述定位凸板(12)底部的多组型芯(13)、开设在所述上模板(11)两侧的第一弧形槽(14)以及贯穿所述第一弧形槽(14)的第一固定孔(15);中板组件(2);所述中板组件(2)设置在所述上模板组件(1)底部,它包括中板(21)、开设在所述中板(21)顶部且与所述定位凸板(12)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22)、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22)内且与所述型芯(13)相配合使用的多组型腔(23)以及开设在所述中板(21)两侧的第二弧形槽(24);下模板组件(3);所述下模板组件(3)设置在所述中板组件(2)底部,它包括下模板(31)、固定在所述下模板(31)顶部的多组工字固定板(32)、开设在所述下模板(31)两侧的第三弧形槽(33)以及贯穿所述第三弧形槽(33)的第二固定孔(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式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型芯(13)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凸板(12)上的第一凹槽(131)、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31)底部的第一固定柱(132)、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132)底部的扇形柱(133)、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131)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柱(132)相连的第一固定块(134)、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固定柱(132)上且连接所述扇形柱(133)和第一固定块(134)的第二固定块(135)、圆周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铁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达精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