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06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包括外模件一和钢筋条一,所述外模件一包括底板一、承载面板一、出筋槽口一、定位片和螺纹长杆,且底板一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承载面板一,所述承载面板一的表面开设有出筋槽口一,且底板一的下方固定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螺孔处旋接有螺纹长杆,所述钢筋条一放置在出筋槽口一的内侧,且钢筋条一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二,所述外模件一的右侧衔接有外模件三。该耐磨式叠合板模具通过电动液压推杆驱使铝型材以及与之相固定的零件竖直下降移动,能够利用伸缩式的密封插片对出筋槽口一中除钢筋条一以外的位置进行封堵填充,借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使最终的叠合板品质得到保障。障。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构件生产
,具体为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并且只需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即可。其中房屋构件内包括有叠合板,叠合板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通常在生产制作时,需要借助使用到叠合板模具。
[0003]现有的叠合板模具耐磨效果较差,在长时间的循环利用后易发生磨损,无法延长实际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包括外模件一和钢筋条一,所述外模件一包括底板一、承载面板一、出筋槽口一、定位片和螺纹长杆,且底板一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承载面板一,所述承载面板一的表面开设有出筋槽口一,且底板一的下方固定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螺孔处旋接有螺纹长杆,所述钢筋条一放置在出筋槽口一的内侧,且钢筋条一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二,所述外模件一的右侧衔接有外模件三,且外模件三包括底板二、承载面板二和出筋槽口二,所述底板二的前端左侧安置有承载面板二,且承载面板二的前端开设有出筋槽口二。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一和承载面板一为一体化结构,且出筋槽口一关于承载面板一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
[0007]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出筋槽口一之间的距离是50CM,且出筋槽口一和钢筋条一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片关于底板一下方呈等距状分布,且定位片设置有五个。
[0009]优选的,所述出筋槽口二的内侧放置有钢筋条二,且钢筋条二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四。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一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封堵出筋槽口一的封堵组件,且封堵组件包括电动液压推杆、铝型材、导向滑杆和密封插片,所述电动液压推杆的上方衔接有铝型材,且铝型材的内侧之间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的外部通过滑套连接有密封插片。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一、电动液压推杆和铝型材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电动液压推杆和铝型材为传动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耐磨式叠合板模具,采用滑套引导密封插片沿导向滑杆上进行水平方向滑动的方式,能够提升密封插片的移动能力,使之当钢筋条一摆放至不同位置时其余空出的出筋槽口一可以被精准封挡,
避免出现漏浆造成原料浪费。
[0013]1、本技术出筋槽口一关于承载面板一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且两个出筋槽口一之间的距离为50CM,工作人员在生产制作叠合板时可按照实际需求来灵活调节每根钢筋条一的出筋位置,以改善该叠合板模具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而定位片和螺纹长杆的设置用于对外模件一整个结构进行定位,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叠合板的最终生产品质。
[0014]2、本技术通过将外模件一和外模件三以垂直状放置,并对其摆放位置进行限定,借此通过两者能够对浇筑的混凝土层进行范围限制,使之混凝土层的边缘处可以被引导为直角状态成型。
[0015]3、本技术通过电动液压推杆驱使铝型材以及与之相固定的零件竖直下降移动,能够利用伸缩式的密封插片对出筋槽口一中除钢筋条一以外的位置进行封堵填充,借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使最终的叠合板品质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的外模件一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模件一;101、底板一;102、承载面板一;103、出筋槽口一;104、定位片;105、螺纹长杆;2、钢筋条一;3、外模件二;4、外模件三;401、底板二;402、承载面板二;403、出筋槽口二;5、钢筋条二;6、外模件四;7、封堵组件;701、电动液压推杆;702、铝型材;703、导向滑杆;704、密封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包括外模件一1和钢筋条一2,外模件一1包括底板一101、承载面板一102、出筋槽口一103、定位片104 和螺纹长杆105,且底板一10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承载面板一102,承载面板一102的表面开设有出筋槽口一103,底板一101和承载面板一102为一体化结构,且出筋槽口一103关于承载面板一102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且底板一101的下方固定有定位片104,定位片104关于底板一101下方呈等距状分布,且定位片104设置有五个,定位片104的螺孔处旋接有螺纹长杆105,钢筋条一2放置在出筋槽口一103的内侧,相邻两个出筋槽口一103之间的距离是50CM,且出筋槽口一103和钢筋条一2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出筋槽口一103关于承载面板一102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且两个出筋槽口一103之间的距离为50CM,工作人员在生产制作叠合板时可按照实际需求来灵活调节每根钢筋条一2的出筋位置,以改善该叠合板模具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而定位片104和螺纹长杆105的设置用于对外模件一1整个结构进行定位,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叠合板的最终生产品质;且钢筋条一2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二3,外模件一1的右侧衔接有外模件三4,且外模件三4包括底板二401、承载面板二402和出筋槽口二403,底板二401的前端左侧安置有承载面板二402,且承载面板二402的前端开设有出筋槽口二403,出筋槽口二403的内侧放置有钢筋条二5,且钢筋条二5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四6,通过将外模件一1和外模件三4以垂直状放置,并对其摆放位置进行限定,借此通过两者能够对
浇筑的混凝土层进行范围限制,使之混凝土层的边缘处可以被引导为直角状态成型。
[0021]如图2所示,底板一101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封堵出筋槽口一103的封堵组件7,且封堵组件7包括电动液压推杆701、铝型材702、导向滑杆703和密封插片704,电动液压推杆701的上方衔接有铝型材702,且铝型材702的内侧之间连接有导向滑杆703,导向滑杆703的外部通过滑套连接有密封插片 704,底板一101、电动液压推杆701和铝型材702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且电动液压推杆701和铝型材702为传动连接,通过电动液压推杆701驱使铝型材702以及与之相固定的零件竖直下降移动,能够利用伸缩式的密封插片 704对出筋槽口一103中除钢筋条一2以外的位置进行封堵填充,借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使最终的叠合板品质得到保障。
[0022]综上,该耐磨式叠合板模具,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

3所示的结构,如图1所示,外模件一1、外模件二3、外模件三4和外模件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包括外模件一(1)和钢筋条一(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件一(1)包括底板一(101)、承载面板一(102)、出筋槽口一(103)、定位片(104)和螺纹长杆(105),且底板一(10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承载面板一(102),所述承载面板一(102)的表面开设有出筋槽口一(103),且底板一(101)的下方固定有定位片(104),所述定位片(104)的螺孔处旋接有螺纹长杆(105),所述钢筋条一(2)放置在出筋槽口一(103)的内侧,且钢筋条一(2)的另一端后方设置有外模件二(3),所述外模件一(1)的右侧衔接有外模件三(4),且外模件三(4)包括底板二(401)、承载面板二(402)和出筋槽口二(403),所述底板二(401)的前端左侧安置有承载面板二(402),且承载面板二(402)的前端开设有出筋槽口二(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101)和承载面板一(102)为一体化结构,且出筋槽口一(103)关于承载面板一(102)的表面呈等距离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式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出筋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凯闫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仁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