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98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有适于开合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薄半部和厚半部,其中厚半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试剂槽,邻近所述试剂槽的厚半部的短边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拭子容纳槽;所述盒盖上固设有试纸固定结构和观察窗,所述试纸固定结构上固定有试纸,所述试纸的取样部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试纸的显色部的位置与所述观察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拭子容纳槽适于容纳拭子的杆部,所述试剂槽适于容纳拭子的样本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抗原检测的全过程在同一个容器内进行,样本无需转移,不易受到污染,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不会泄露,防止交叉感染。防止交叉感染。防止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检测试纸和检测试剂的一次性便携式自助新冠病毒检测装置一般由上、下两个盖板构成,两个盖板中间夹有试纸,上盖板中部设有观察窗,可观察检测结果,下部设置试剂滴入口。检测时,需要多个分体的部件配合操作,先在洗脱管中将拭子上的样本洗脱到试剂中,再将洗脱管中的试剂滴到检测试剂盒中的试纸上,才能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0003]对于上述分体结构的试剂盒,存在以下操作上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在样本从洗脱管向检测试剂盒转移的过程中易受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次,样本转移过程中易发生泄露,导致实验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引起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再次,检测过程中由于不便区分相同的样品,人工操作过程中容易错放或混淆样品的受试对象,即可能出现:拭子样本标注的受试对象为A某,洗脱管标注的是另一受试对象(B某),而检测试剂盒标注的是第三人(C某),存在操作上的误差或错误,因而其出错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铰接有适于开合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薄半部和厚半部,其中厚半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试剂槽,邻近所述试剂槽的厚半部的短边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拭子容纳槽;所述盒盖上固设有试纸固定结构和观察窗,所述试纸固定结构上固定有试纸,所述试纸的取样部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试纸的显色部的位置与所述观察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拭子容纳槽适于容纳拭子的杆部,所述试剂槽适于容纳拭子的样本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试剂槽的底面为向所述薄半部方向倾斜的下坡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试剂槽的端部衔接有用于承接从中溢出试剂的斜坡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试剂槽的上部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具有拭子通孔和试纸通槽,所述拭子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相对应,所述试纸通槽的位置与所述斜坡槽相对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薄半部的内表面平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拭子通孔和试纸通槽之间具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的边沿倒角。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试剂槽相扣合的凸起,所述凸起的相对面为适于容纳拭子的杆部的第二拭子容纳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底部固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试剂槽的周边设有多个固定孔,各所述固定柱与各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地相嵌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薄半部的内表面上固设有至少一个挡液条。
[0013]进一步地,所述试纸固定结构包括两对试纸固定扣和试纸限位槽,所述试纸夹在各对所述固定扣中,且其尾部抵在所述试纸限位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试纸固定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试纸支撑条,所述试纸支撑条适于使所述试纸的头部翘起。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卡件,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条;所述盒盖的外侧边上设有卡扣,内表面边沿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扣适于与所述卡件相扣合,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地相扣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有:
[0017]1.检测全过程在同一个容器内进行,样本无需转移,不易受到污染,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不会泄露,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难度,可以使没有相关检测经验的人快速上手。
[0018]2.检测后的试剂、试纸及拭子等污染物全部集中在一起,方便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减少分别丢弃可能带来的污染和病毒泄露危害,更加环保安全。
[0019]3.取样、洗脱及检测的步骤集中在一个检测试剂盒内进行,即采即检,减少了样品混杂,杜绝检测对象与检查结果不匹配的张冠李戴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试剂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试剂槽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中,1

盒体;2

盖板;3

斜坡槽;4

卡件;5

挡液条;6

卡条;7

卡槽;8

盒盖;9

试纸支撑条;10

卡扣;11

观察窗;12

试纸固定扣;13

试剂槽;14

固定孔;15

拭子通孔;16

试纸通槽;17

固定柱;18

试纸限位槽;19

第一拭子容纳槽;20

第二拭子容纳槽;21

凸起;22

试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6]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铰接有适于开合的盒盖8;所述盒体1包括薄半部和厚半部,其中厚半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试剂槽13,邻近所述试剂槽13的厚半部的短边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拭子容纳槽19;所述盒盖8上固设有试纸固定结构和观察窗11,所述试纸固定结构上固定有试纸22,所述试纸22的取样部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试纸22的显色部的位置与所述观察窗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拭子容纳槽19适于容纳拭子的杆部,所述试剂槽13适于容纳拭子的样本部。从图1中可明显看出,盒体1的左半部分为厚半部,右半部分为薄半部。向试剂槽13内滴入试剂后,带有样本的拭子的样本部插在试剂槽13内,杆部搁在第
一拭子容纳槽19内,手动来回旋转拭子将其上的样本洗脱到试剂中,将盒盖8扣合在盒体1上,使试纸22浸入试剂中,通过观察窗11观察检测结果。 洗脱后的抗原首先与试纸22上标记有抗体的胶体金结合,形成胶体金

抗原

抗体复合物,然后再层析到检测线位置时与那里的抗体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结构,如果是阳性,在检测线位置就会显示红色,如果是阴性,检测线位置则不显色,质控线位置不管阳性还是阴性,都会出现红色线条。检测全过程在同一个容器内进行,样本无需转移,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铰接有适于开合的盒盖(8);所述盒体(1)包括薄半部和厚半部,其中厚半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试剂槽(13),邻近所述试剂槽(13)的厚半部的短边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拭子容纳槽(19);所述盒盖(8)上固设有试纸固定结构和观察窗(11),所述试纸固定结构上固定有试纸(22),所述试纸(22)的取样部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试纸(22)的显色部的位置与所述观察窗(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拭子容纳槽(19)适于容纳拭子的杆部,所述试剂槽(13)适于容纳拭子的样本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槽(13)的底面为向所述薄半部方向倾斜的下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槽(13)的端部衔接有用于承接从中溢出试剂的斜坡槽(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槽(13)的上部覆盖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具有拭子通孔(15)和试纸通槽(16),所述拭子通孔(15)的位置与所述试剂槽(13)相对应,所述试纸通槽(16)的位置与所述斜坡槽(3)相对应;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翟雨萌樊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