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及其反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87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4
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反应罐为卧式,且安装在结构支撑架上,包括:安装于结构支撑架一端且可抵接反应罐第一端部的减振固定组件、安装于结构支撑架且位于减振固定组件相对侧的支撑于反应罐的第二端部下方的齿轮传动组件;减振固定组件包括:能滚动抵接于第一端部上表面的减振滚轮组件和两个对称抵接于第一端部下表面的支撑滚轮;齿轮传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端部的大齿轮、与大齿轮相互啮合的且设置在第二端部下方的小齿轮及驱动小齿轮转动且设置在结构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含上述防振装置的体外生物反应系统。本技术能够提升卧式反应罐的使用寿命,且降低运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及其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反应罐多数为立式桨叶旋转搅拌,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作用有局限性;反应罐普遍用于对搅拌合成液有更高要求的行业,例如生物医药等领域。取缔立式桨叶式搅拌方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所合成液体的反应罐内环境和合成液的分子结构。

2、反应罐在驱动装置下可翻转从而实现自搅拌功能,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带轮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反应罐。对于小容积的卧式自搅拌反应罐可采用带轮传动机构,对于大容积的卧式自搅拌反应罐可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但现有的反应罐运行方式以尾部支撑为驱动的三点固定方式,运行噪音大,且长时间运行后前端偏心晃动明显,普遍有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所述反应罐为卧式,且安装在结构支撑架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一端且可抵接所述反应罐第一端部的减振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且位于所述减振固定组件相对侧的支撑于所述反应罐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所述反应罐为卧式,且安装在结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一端且可抵接所述反应罐第一端部的减振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且位于所述减振固定组件相对侧的支撑于所述卧式反应罐的第二端部下方的齿轮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对通过滚轮称抵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表面的减振滚轮、与所述减振滚轮固定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可随所述反应罐的转动改变行程的减振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滚轮之间的夹角ɑ范围是45°~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生物反应罐的防振装置,所述反应罐为卧式,且安装在结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一端且可抵接所述反应罐第一端部的减振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结构支撑架且位于所述减振固定组件相对侧的支撑于所述卧式反应罐的第二端部下方的齿轮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滚轮组件包括:两个对通过滚轮称抵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表面的减振滚轮、与所述减振滚轮固定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可随所述反应罐的转动改变行程的减振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滚轮之间的夹角ɑ范围是45°~75°;和/或两个所述减振滚轮之间的夹角也是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袁霖陈文芳杨佳晶于雪
申请(专利权)人: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