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饰条口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67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饰条口模,该口模包括模体,模体内设有饰条成型通道和贴膜腔,饰条成型通道前后走向地设于模体内且前口与模体的前端面相通、后端与设于模板侧部的注塑口相通,贴膜腔前后走向地设于模板内且前口汇入饰条成型通道的前口内、后口与模体的后端面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饰条成型功能和贴膜功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饰条口模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饰条的口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塑料饰条的口模仅具塑料成型功能,不具贴膜功能,塑料饰条需在成型后另行粘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兼具塑料成型和饰膜粘贴功能的塑料饰条口模。
[0004]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塑料饰条口模,包括模体,模体内设有饰条成型通道和贴膜腔,饰条成型通道前后走向地设于模体内且前口与模体的前端面相通、后端与设于模板侧部的注塑口相通,贴膜腔前后走向地设于模板内且前口汇入饰条成型通道的前口内、后口与模体的后端面相通。
[0006]作为优选方案,饰条成型通道设有一个,贴膜腔设有至少一个。
[0007]作为优选方案,模体包括前模板、后模板、设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的第一中模板、以及设于第一中模板和后模板之间的第二中模板,前模板、第一中模板、第二中模板和后模板板面相贴地固定连接为一体。
[0008]前模板内前后相通地设有模腔,模腔内设有芯模,芯模内前后相通地设有出料口;第一中模板内设有与出料口对接的连接腔;后模板的前端面设有与注塑孔相通的盲腔;第二中模板内设有前段对接连接腔、后段对接盲腔的成型腔,出料口、连接腔、成型腔和盲腔共同组成饰条成型通道。
[0009]后模板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进膜孔,第二中模板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与进膜孔对接的第二过膜孔,第一中模板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与第二过模孔相对接的第一过膜孔,芯模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后口与第一过膜孔对接、前口汇入出料口的出膜孔,进膜孔、第一过膜孔、第二过膜孔和出膜孔共同组成贴膜通道。
[0010]作为优选方案,出料口、连接腔、成型腔和盲腔的横截面均为T形,以组成一个T形饰条成型通道。
[0011]进膜孔、第一过膜孔、第二过膜孔和出膜孔的横截面均为U型且分别从外侧包围所述盲腔、成型腔、连接腔和出料口的T头顶部及T头两侧,以组成一个供饰膜通过且将饰膜在出料口处粘贴于T型饰条的T头顶部及T头左右两侧的U型贴膜通道。
[0012]作为优选方案,前模板的侧部设有连通模腔和外界的螺孔,螺孔内设有螺杆,螺杆内端支顶芯模侧部以将芯模固定于模腔内。
[0013]本技术内同时设置了饰条成型通道和贴膜通道,塑料饰条在出口处即可被贴上饰膜,兼具了饰条成型功能和贴膜功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某一角度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模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1]参照图1

6:
[0022]塑料饰条口模,包括模体,模体包括前模板1和后模板4,前模板1和后模板4之间设有第一中模板2,第一中模板2和后模板4之间设有第二中模板3,前模板1、第一中模板2、第二中模板3和后模板4板面前后相贴,并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为一体。
[0023]前模板1内前后相通地设有模腔1.1、侧部设有连通模腔1.1和外界的螺孔1.2,模腔1.1内设有芯模6,螺孔1.2内旋接有螺杆7,螺杆7的内端芯模6侧部,以将芯模6固定于模腔1.1内。螺杆7拧紧可固定芯模6,松脱则可释放芯模6,芯模6的这种固定方式有利于根据需要快速换装。
[0024]芯模6内前后相通地设有横截面为T形且T柱L形弯折的出料口6.1;第一中模板2内前后相通地设有与出料口6.1对接、横截面为T形且T柱L形弯折的连接腔2.1;后模板4的前端面设有盲腔4.1、侧部设有连通该盲腔4.1和外界的注塑孔4.2,盲腔4.1的横截面为T形,但其T柱宽于连接腔2.1和出料口6.1的T柱;第二中模板3内前后相通地设有前口对接连接腔2.1、后口对接盲腔4.1的成型腔3.1,该成型腔3.1的前段横截面与连接腔2.1相同、后段横截面与盲腔4.1相同;出料口6.1、连接腔2.1、成型腔3.1和盲腔4.1共同组成一个T形饰条成型通道。
[0025]后模板3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从外侧包围盲腔4.1的T头顶部及两侧、横截面为U形的进膜孔4.3;第二中模板3内前后相通地设有与进模孔4.3相对接、从外侧包围成型腔3.1的T头顶部及两侧、横截面为U形的第一过膜孔3.2;第一中模板2内还前后相通地设有与第一过膜孔3.2相对接、从外侧包围连接腔2.1的T头顶部及两侧、横截面为U形的第二过膜孔2.2;芯模6内前后相通地设有后口与第一过膜孔2.2相对接、前口汇入出料口5.1顶部的出膜孔6.2,进膜孔4.3、第二过膜孔3.2、第一过膜孔2.2和出膜孔6.2共同组成一个供饰膜通过的U形贴膜通道。
[0026]将注塑孔4.2连接挤出机的炮筒出口,挤出机所排出的塑料熔液经由注塑孔4.2进入盲腔4.1内,在成型腔3.1内形成T形饰条后从出料口6.1排出。
[0027]将饰膜穿设于贴膜通道内,驱动饰膜移动,饰膜可在出料口6.1处粘贴于T形饰条的T头顶部及T头左右两侧,从而形成带饰膜的T形饰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饰条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模体内设有饰条成型通道和贴膜腔,饰条成型通道前后走向地设于模体内且前口与模体的前端面相通、后端与设于模板侧部的注塑口相通,贴膜腔前后走向地设于模板内且前口汇入饰条成型通道的前口内、后口与模体的后端面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饰条口模,其特征在于:饰条成型通道设有一个,贴膜腔设有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饰条口模,其特征在于:模体包括前模板、后模板、设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的第一中模板、以及设于第一中模板和后模板之间的第二中模板,前模板、第一中模板、第二中模板和后模板板面相贴地固定连接为一体;前模板内前后相通地设有模腔,模腔内设有芯模,芯模内前后相通地设有出料口;第一中模板内设有与出料口对接的连接腔;后模板的前端面设有与注塑孔相通的盲腔;第二中模板内设有前段对接连接腔、后段对接盲腔的成型腔,出料口、连接腔、成型腔和盲腔共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深芏中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