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995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为了克电池模组成本高,安全性不足,集成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包括外壳模块、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电池大模组至少包括两个电池小模组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安装在电池小模组模块的两侧,保护模块安装在极耳支架模块的一侧,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都安装在外壳模块内。优点是集成度大,空间利用率高,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了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热传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集成
,尤其涉及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及普及应用,电动汽车特别是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电池系统中的最小单元——电池模组的安全设计无疑更是重中之重。
[0003]目前所采用的电池模组在结构上均不具备电芯散热功能,,集成度低,无法使电池模组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热交换,在极端情况如某些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会导致相邻电芯的热失控,电池模组内热失控集聚的能量无法通过导热散热的途径和气体排出的方式快速释放,从而会引发起火、爆炸等更为严重的事故。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其公告号CN110289376A,公开日为2019年9月27日,包括模组底板及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软包电芯及用于固定软包电芯的固定支架,两块软包电芯之间设有防火绝缘隔热层,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设有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紧贴所述软包电芯布置,所述导热铝板的外侧贴有绝缘保护膜;所述模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支架及导热铝板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导热铝板底部通过导热胶与模组底板固定。本专利技术能够延缓极端情况下正常电芯被相邻热失控电芯触发热失控的过程,而且极端情况下可通过液冷系统辅助进行热失控能量的快速释放,从而有效延长了电池模组和电池系统整体热失控的时间,保障了电动汽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该专利集成度低,热传导效率不高,整个模组的保护度偏低,安全性不足且该系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电池模组成本高,安全性不足,集成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7]本技术包括外壳模块、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电池大模组至少包括两个电池小模组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安装在电池小模组模块的两侧,保护模块安装在极耳支架模块的一侧,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都安装在外壳模块内。该电池大模组为两个相同的电池小模组组合,零部件通用性高,提高产品集成度,减少原两个小模组的固定空间,提高产品空间密度;模组的总正总负从模组中间部分出来,可使模组在pack内的排布更加合理,减少高压连接与低压线束的长度;该结构可在只更换少量零件的情况下,由电芯的单并联扩展至多并联,提高系列产品的通用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模块包括上盖、铝端板和液冷底板,所述的上盖与所述的液冷底板焊接构成两端开口的管道,所述的铝端板与所构成的管道的两端焊接,所述的铝端板与所构成的管道将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包裹在内。外壳模块包裹
着其他的零件,铝端板上还有多个小孔,透气性好,散热能力强。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小模组焊接固定在所述的上盖上,所述的电池小模组模块包括导热胶、电芯、极耳、泡棉和绝缘板,所述的导热胶设置在电池小模组与液冷底板之间,所述的电芯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的极耳,所述的电芯的另外两侧各安装一块所述的泡棉,所述的绝缘板仅与所述的泡棉连接。采用此方案能够让模组内的热量先通过电芯传导至导热胶,再至模组底板;而液冷底板表面已做好绝缘措施,电芯的热量直接通过导热胶直接传导至液冷底板上。采用此方案泡棉可以保护电芯不会受到冲击影影响,绝缘板起到了绝缘保护的作用,可以避免电芯漏电产生的安全隐患。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极耳支架模块包括铜排、正负极耳支架、电压采集线束和前后极耳支架,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和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上有柱状棒,所述的铜排上有小孔,细棒穿过所述的铜排上的小孔并焊接,所述的电压采集线束一端的采样端子与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上的铜排焊接,所述的电压采集线束另一端的采样端子与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上的铜排焊接,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和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焊接固定在所述的上盖内。采用此方案更利于铜排与正负极耳支架、前后极耳支架连接固定,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芯一侧的极耳与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上的铜排焊接,所述的电芯另一侧的极耳与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上的铜排焊接。采用此方案能更好的采集电芯的电压信号,监测电芯,提高电芯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护模块包括正负保护盖、前后保护盖、中端板和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的正负保护盖上,所述的正负保护盖通过固定块插入所述的中端板上的凹槽与所述的中端板连接,所述的中端板两侧各有一个所述的正负保护盖,所述的正负保护盖与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的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前后保护盖与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的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前后保护盖的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的铝端板固定贴合,所述的正负保护盖、前后保护盖焊接在所述的上盖内,所述的中端板焊接在所述的上盖的上面内的中间位置。采用此方案能把两个电池小模组隔离保护,使其互不影响。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长为530mm~570mm,宽为470mm~520mm,高为80mm~150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产品为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集成度大,空间利用率高,有效降低成本;
[0016] 2、减少热传导介质种类与数量,提高热传导效率,提高PACK热管理性能;
[0017] 3、拆卸简单,方便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的电芯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的原理图。
[0021]图中1.上盖,2.铜排,3.正负极耳支架,4.正负保护盖,5.电压采集线束,6.前后极耳支架,7.前后保护盖,8.铝端板,9.液冷底板,10.中端板,11.固定块,12.导热胶,13.电芯,14.极耳,15.泡棉,16.绝缘板,17.低压,18.高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模块、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电池大模组至少包括两个电池小模组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安装在电池小模组模块的两侧,保护模块安装在极耳支架模块的一侧,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都安装在外壳模块内。
[0025]外壳模块包括上盖1、铝端板8和液冷底板9,上盖1与液冷底板9焊接构成两端开口的管道,铝端板8与所构成的管道的两端焊接,铝端板8与所构成的管道将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包裹在内。上盖长为530mm~570mm,宽为470mm~520mm,高为80mm~150mm。
[0026]电池小模组模块包括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模块、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电池大模组至少包括两个电池小模组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安装在电池小模组模块的两侧,保护模块安装在极耳支架模块的一侧,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都安装在外壳模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模块包括上盖(1)、铝端板(8)和液冷底板(9),所述的上盖(1)与所述的液冷底板(9)焊接构成两端开口的管道,所述的铝端板(8)与所构成的管道的两端焊接,所述的铝端板(8)与所构成的管道将保护模块、极耳支架模块和电池小模组模块包裹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支架模块包括铜排(2)、正负极耳支架(3)、电压采集线束(5)和前后极耳支架(6),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3)和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6)上有柱状棒,所述的铜排(2)上有小孔,柱状棒穿过所述的铜排(2)上的小孔并焊接,所述的电压采集线束(5)一端的采样端子与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3)上的铜排(2)焊接,所述的电压采集线束(5)另一端的采样端子与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6)上的铜排(2)焊接,所述的正负极耳支架(3)和所述的前后极耳支架(6)焊接固定在所述的上盖(1)内。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液冷系统软包电池大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小模组焊接固定在所述的上盖(1)上,所述的电池小模组模块包括导热胶(12)、电芯(13)、极耳(14)、泡棉(15)和绝缘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马帅伍建中倪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