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43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浸水检测传感器和两个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光耦连接,两个光耦分别为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敏芯体、两个运算放大电路、V/F转换电路、光耦及滤波电路、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光敏芯体分别与两个运算放大电路连接,其中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V/F转换电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光耦连接;另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光耦及滤波电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飞机正常飞行中不会误输出,也能保证在水上迫降过程中可靠输出,提高飞机的安全性。提高飞机的安全性。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发动机发生故障或丧失动力时,如果在着水前由于驾驶员失去意识、慌乱或来不及等意外因素未能及时手动启动直升机应急漂浮装置时,直升机一般都会在短时间内倾覆和沉没,使乘员来不及逃生,造成直升机的损失和机组乘员的伤亡。因此获取直升机真实可靠的入水信号以及实现直升机入水后快速响应漂浮功能,对提高直升机在海域或水域上空执行任务发生故障或意外时的救生能力和提升机载产品的作战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0003]在紧急状况下若直升机未能启动手动控制开关,入水自动检测技术可根据安装直升机的腹部或其他位置的浸水检测传感器判断直升机是否着水,并根据浸水检测传感器给出的着水信号,自动启动应急漂浮装置给浮囊充气,给直升机足够的、稳定的漂浮能力,为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撤离争取宝贵的时间,并且为实施整机的救援回收创造条件。
[0004]由于直升机上的光敏浸水检测传感器与接收着水信号的控制器距离较远,因此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强抗电磁干扰能力的着水信号极为重要,既要保证飞机在正常飞行中不会发生误输出,又要保证在水上迫降过程中可靠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通过两路不同的信号进行判断飞机的着水情况,保证飞机正常飞行中不会发生误输出,也能保证在水上迫降过程中可靠输出,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浸水检测传感器和两个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光耦连接,两个光耦分别为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
[0008]浸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敏芯体、两个运算放大电路、V/F转换电路、光耦及滤波电路、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光敏芯体分别与两个运算放大电路连接,其中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V/F转换电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光耦连接;另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光耦及滤波电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连接。
[0009]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一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一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
[001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恒流电路。
[00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二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二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
[00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经恒流电路连接电压VCC。
[001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恒流电路包括稳压器和电阻,稳压器的Vin端口与电压VCC连接,稳压器的Vo端口与电阻的一端连接,稳压器的adj端口与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电流输出端。
[001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稳压器的型号为CW117,通过调节R的阻值控制输出电流值。
[001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V/F转换电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光耦及滤波电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
[00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V/F转换电路包括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电阻Rs、电阻Rin、电阻Rt、电阻RL、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in、电容Ct和二极管,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1号端口与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6号端口、电容CL的一端和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2号端口经电阻Rs接地,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3号端口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电压VCC连接,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4号端口接地,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5号端口与电容Ct的一端和电阻Rt的一端连接,电容Ct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t的另一端与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8号端口连接,电压/频率转换芯片的7号端口与电阻Rin的一端和电容Cin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容Cin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in的另一端与恒流电路的稳压器Vin端口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容CL的另一端,并与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压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形成两路电路输出,通过两路不同的信号进行判断飞机的着水情况,保证飞机正常飞行中不会发生误输出,也能保证在水上迫降过程中可靠输出,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的原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恒流电路的原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V/F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包括浸水检测传感器和两个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光耦连接,两个光耦分别为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
[0024]浸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敏芯体、两个运算放大电路、V/F转换电路、光耦及滤波电路、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光敏芯体分别与两个运算放大电路连接,其中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V/F转换电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光耦连接;另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光耦及滤波电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连接;两个运算放大电路分别连接形成两路电路输出,一路频率信号和一路数字信号,使飞机上的控制器能够通过两路不同的信号进行判
断飞机的着水情况,保证飞机正常飞行中不会发生误输出,也能保证在水上迫降过程中可靠输出,提高飞机的安全性。
[0025]进一步地,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一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一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
[0026]进一步地,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恒流电路。
[0027]进一步地,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二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二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
[0028]进一步地,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经恒流电路连接电压VCC。
[0029]进一步地,恒流电路包括稳压器和电阻,稳压器的Vin端口与电压VCC连接,稳压器的Vo端口与电阻的一端连接,稳压器的adj端口与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电流输出端。
[0030]进一步地,稳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水检测传感器和两个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分别与两个光耦连接,两个光耦分别为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浸水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敏芯体、两个运算放大电路、V/F转换电路、光耦及滤波电路、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光敏芯体分别与两个运算放大电路连接,其中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V/F转换电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光耦连接;另一个运算放大电路经光耦及滤波电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一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一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恒流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连接有电压VCC,第二光耦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光耦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电压V,第二光耦的第四端口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光耦的第一端口经恒流电路连接电压VCC。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基于频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着水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茜成莉红李名琦苏炳君沈天驹刘杰马芳云刘梅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