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25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体、顶部抗震单元、左侧抗震单元和右侧抗震单元;在所述保护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的顶部、左侧和右侧,通过对应的抗震单元进行限位抗震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使其免受破坏;另外,对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进行安装固定,避免隧道施工放炮造成的震动影响数据采集精度。据采集精度。据采集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隧道施工通过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信息化施工,最大限度利用围岩自承作用,从而使隧道施工处于动态管理体系之中。具体的,隧道工程建设前,其周围岩体处于一个稳定的地应力环境中,隧道的开挖破坏了岩体原始地应力的平衡状态,由隧道围岩本身的自稳及支护结构的支护,隧道围岩将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变形、受力状态的监测,从而达到以下目的:(1)根据量测信息,预警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2)了解隧道围岩及支护变形发展趋势,对围岩稳定性作出判断、预测隧道围岩最终稳定时间,以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3)检验施工预设计,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使设计和施工更经济、合理。(4)已有工程的量测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后续同类围岩中,也为其他类似工程积累参考资料。
[0003]目前针对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中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工作,传统监测手段主要通过全站仪、收敛计和水准仪等仪器,在隧道拱腰、拱顶测点处安装预埋件,并用混凝土将预埋件填塞,待混凝土砂浆凝固后即可量测。由于传统的隧道监控量测方法,操作繁琐,监控量测工作须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进,测点布置对施工过程有较大的进度影响,同时由于隧道施工中存在较多大型机械施工,混凝土中的预埋件可能会被破坏,造成测量数据错误。
[0004]基于以上所提到的隧道监控量测中对于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监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申请人研发了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由于隧道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安装于隧道施工掌子面附近,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极易受到放炮、撞击等破坏,另外,由于隧道施工放炮造成的震动,也会影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的数据采集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体(1)、顶部抗震单元(2)、左侧抗震单元(3)和右侧抗震单元(4);
[0008]在所述保护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
[0009]所述保护外壳体(1)包括背板(1

1)、顶板(1

2)、左侧板(1

3)、右侧板(1

4)、底板(1

5)和面板(1

6);所述背板(1

1)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开设三
角形布置的三个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P1)、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其中,第一螺纹孔(P1)为顶部顶点螺纹孔,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为左右对称的底部顶部螺纹孔;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与所述三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
[0010]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

2)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的底部按压于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左侧抗震单元(3)的左侧与所述左侧板(1

3)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左侧抗震单元(3)的右侧按压于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的左侧中心位置;所述右侧抗震单元(4)的右侧与所述右侧板(1

4)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右侧抗震单元(4)的左侧按压于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的右侧中心位置;通过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所述左侧抗震单元(3)和所述右侧抗震单元(4),对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起到抗震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所述左侧抗震单元(3)和所述右侧抗震单元(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螺杆(A1)和螺帽(A2);所述底座螺杆(A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保护外壳体(1)的内侧对应位置固定;所述底座螺杆(A1)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螺帽(A2)的一端具有内螺纹,另一端为圆头部;所述螺帽(A2)的内螺纹旋入所述底座螺杆(A1)的外螺纹,所述螺帽(A2)的圆头部按压于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的外表面。
[0012]本技术提供的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使其免受破坏;另外,对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进行安装固定,避免隧道施工放炮造成的震动影响数据采集精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左侧板与左侧抗震单元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单元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使其免受破坏;另外,对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进行安装固定,避免隧道施工放炮造成的震动影响数据采集精度。
[0021]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体1、顶部抗震单元2、左侧抗震单元3和右侧抗震单元4;
[0022]在保护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
[0023]保护外壳体1包括背板1

1、顶板1

2、左侧板1

3、右侧板1

4、底板1

5和面板1

6;背板1

1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安装座6;参考图3,安装座6开设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P1、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其中,第一螺纹孔P1为顶部顶点螺纹孔,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为左右对称的底部顶部螺纹孔;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与三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
[0024]顶部抗震单元2的顶部与顶板1

2的中心位置固定,顶部抗震单元2的底部按压于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的顶部中心位置;左侧抗震单元3的左侧与左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断面嵌入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体(1)、顶部抗震单元(2)、左侧抗震单元(3)和右侧抗震单元(4);在所述保护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所述保护外壳体(1)包括背板(1

1)、顶板(1

2)、左侧板(1

3)、右侧板(1

4)、底板(1

5)和面板(1

6);所述背板(1

1)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开设三角形布置的三个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P1)、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其中,第一螺纹孔(P1)为顶部顶点螺纹孔,第二螺纹孔(P2)和第三螺纹孔(P3)为左右对称的底部顶部螺纹孔;所述隧道自动监控量测仪(5)与所述三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

2)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顶部抗震单元(2)的底部按压于所述隧道自动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荣刘跃成张寒韬周创周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