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924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式导电装置,是包括由一绝缘转座、二导电层、二导电转环、一绝缘顶盖、一绝缘底盖、一接地组导体及一导电串接件所组成,以使二导电转环所连接的火线导体、零线导体及接地线导体得以转动自如;藉此装置可应用于符合德国、法国规格的旋转式插头或插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导电装置的构造设计,尤指一种适合应用于德国、法国规格的插座或插头,并可活动旋转的旋转式导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器用品或设备大都是透过电源线来接通电源,电源线则是藉由其末端的插头与提供电源的插座相互插接而接通电源。常见电源线与其插头的连接处皆呈固定型态,由于插头的材质较硬、电源线较软,因此在插头插接于插座之后,电源线可随电器用品(如吸尘器、吹风机、电动手工具)的移动而弯曲或扭转,这种现象若长期发生将可能导致电源线断裂或破损,轻者造成电器用品无法使用,重者甚至可能酿成电气意外,实应特别重视之。为了美观、安全与充份利用空间,近来亦出现一种扁平式的插头(壳体与插脚呈相互垂直状态),可使得电源线与设置插座的平面(例如墙壁表面)相互平行。但是这种插头却只能使用在二单位并联的插座上,无法使用在三单位含以上并联插座上(因为电源线将彼此阻挡)。又,在三单位含以上并联的插座(例如处长线)上,若使用例如变压器、充电器等装置时,也必将影响其他单位插座的使用,而显得极为不便。为了防止因为前述电源线或插座的构造缺失造成不必要的灾害、损失或不便,遂有改变插头或插座的技术相续提出,并经核准专利在案。如美国第5775921号专利,台湾专利公告第314270号、第377915号、第519330号与第520103号等专利,皆提出一种旋转式插头,主要是将插头区分为连接电源线的壳体部份以及包含插脚的转体部份,藉使壳体部份与转体部份得以相对转动,因而可有效防止电源线扭转、弯曲或缠绕。现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22457号、第438126号与第460062号等专利,皆提出一种旋转式插座,主要是将插座区分为连接电源线的固定座以及包含插孔的转体部份,藉使固定座与转体部份得以相对转动,因而可有效防止电源线扭转、弯曲或缠绕。前述旋转式的插头或插座,其实只需其一单独存在即可改善缺失,但因应用场合不同而皆有其存在的必要。惟前揭众多专利前案的构造设计虽各有关异,但皆是适用于二插孔与三插孔的插座或对应的插头,且主要的正、负极插脚或插孔皆呈一字形,亦即只适用于部份国家规格,例如美国规格、台湾规格等,却无一可适用于德国及法国规格者。又,前揭各专利前案中,纵使规格相同的插座与插头亦使用不同的旋转结构设计,而无一可通用者。由于法国规格的插头是具有二支圆形插脚及一圆形插孔,插座则呈对应的二圆形插孔与一圆柱形的接地导体;德国规格的插头是具有二支圆形插脚及一位于外侧概呈ㄩ形片体的接地线导体,插座则呈对应的二圆形插孔与一概呈牛角型态的接地线导体。是知,与前揭各专利前案的结构型态迥异,所提示的各种旋转结构设计显然难以适用于此。又,德国与法国因通商频繁,虽然规格相异,但差异仅在于接地线导体的设计,故已出现一种得以共用的插头形式,是于插头上同时形成一位于外侧概呈ㄩ形片体的接地线导体以及一与其导通的圆形插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导电装置,以供应用于德国、法国规格的旋转式插座或插头。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导电装置,是包含一绝缘转座,具有一凸阶以区分上、下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且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具有一导电槽;二导电转环,分别轴接于第一、第二轴部并各自与其导电层接触导通,且外端各具一延伸部以分别连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一绝缘顶盖,罩设于第一轴部用以限制其一导电转环的轴向移动,于绝缘盖体上贯穿设置相互远离的二导电固接件,二导电固接件一端分别可供接通电源的火线、零线,另一端则分别固接至二导电层,且不影响二导电转环的旋转路径;一绝缘底盖,罩设于第二轴部用以限制另一导电转环的轴向移动;一接地线导体,具有一导电串接件,该导电串接件依序贯穿绝缘底盖、绝缘转座与绝缘顶盖的轴心而予以串接,且顶端可供接通电源的接地线。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是设为符合德国、法国规格插头的圆形插脚结构,而接地线导体是设为符合德国规格插头所适用的ㄩ形片体。该接地线导体并设有一插孔以对应法国规格插头的接地孔。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其一的头段外部是设有一绝缘套。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是设为符合德国、法国规格插座的ㄩ形夹片插孔结构,而接地线导体是设为符合德国规格插座所适用的牛角型态片体结构。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是设为符合德国、法国规格插座的ㄩ形夹片插孔结构,而接地线导体是设为符合法国规格插座所适用的圆柱形结构。该接地线导体中央具一轴孔,以供呈圆杆状的导电串接件穿设。更包含一定位套夹固于导电串接件的顶端予以固定。该绝缘顶盖的顶部垂直设置二凸榫。该绝缘转座于该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的相反一侧皆开设有定位缺口,而圆形环片构造的导电层内圆处是内缩形成一对应的定位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可依相结合的绝缘顶盖及绝缘转座为固定端,以令二导电转环与接地导体得绕其轴心转动自如,而得应用于符合德国、法国规格的旋转式插头或插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构造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应用于旋转式插头的构造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应用于旋转式插头的外观示意图;图5是图3的侧面侧剖示意图;图6是图3的正面侧剖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构造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构造应用于德规插座的外观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构造应用于法规插座的外观示意图。1旋转式导电装置 11 绝缘转座 111 凸阶112 第一轴部 1121 定位缺口 1122 贯孔113 第二轴部 1131 定位缺口 114 轴孔12 导电层 121 定位部 122 插孔123 导电固接件 13 导电转环 131 延伸部132 插孔 133 火线导体 1331 绝缘套1332 高度导体 134 零线导体 1341 高度导体14 绝缘顶盖 141 贯孔 142 穿孔143 凸榫 15 绝缘底盖 151 穿孔16 接地线导体 161 插孔 162 轴孔17 导电串接件 171 锥部 172 定位套2电源线 21 火线 22 零线23 接地线 3固定座 31 转盘 32 定位槽 4 转体部份 41 转壳411 环槽 412 夹槽 413 卡槽414 定位块 42 底座 421 定位槽422 穿孔 423 插孔 424 定位槽43 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是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实现于一种旋转式导电装置1,是可应用德、法规格共用的旋转式插头,其是包括一绝缘转座11,概呈圆形柱体或管体构造,于中央位置具有一凸阶111以区分上、下为第一轴部112与第二轴部113,于该第一轴部112与第二轴部113的相反一侧皆开设有定位缺口1121、1131,且至少在第一轴部112对应定位缺口1131之处垂直开设有一贯孔1122,另于绝缘转座11的轴心处预设一轴孔114;二导电层12,是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含:    一绝缘转座,具有一凸阶以区分上、下的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且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具有一导电槽;二导电转环,分别轴接于第一、第二轴部并各自与其导电层接触导通,且外端各具一延伸部以分别连接火线导体、零线导体;    一绝缘顶盖,罩设于第一轴部用以限制其一导电转环的轴向移动,于绝缘盖体上贯穿设置相互远离的二导电固接件,二导电固接件一端分别可供接通电源的火线、零线,另一端则分别固接至二导电层,且不影响二导电转环的旋转路径;    一绝缘底盖,罩设于第二轴部用以限制另一导电转环的轴向移动;    一接地线导体,具有一导电串接件,该导电串接件依序贯穿绝缘底盖、绝缘转座与绝缘顶盖的轴心而予以串接,且顶端可供接通电源的接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治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欧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