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40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0
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对轴向二极管输送振动盘结构的改进。包括轴向二极管本体和二个电极,所述轴向二极管本体呈圆柱状,二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轴向二极管本体的两端,横向输送振动盘包括缓冲接料盒和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呈筒形,在振动盘的筒腔中部设有环形的螺旋上升轨道,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外围还设有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高度为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最高点,所述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螺旋轨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有效地避免了原有设备在输送过程中带来的卡塞、无法下料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轴向二极管输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对轴向二极管输送振动盘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轴向二极管在产品传输时采用纵向传输的方式,即轴向二极管从振动盘输出时呈纵向(轴向)由螺旋上升轨道直接进入材料转向机构(材料转向机构由震子和排料盒组成),材料转向机构将纵向进入的二极管排列成横向的二极管进入到缓冲接料盒,缓冲接料盒内部具有S型弯通道,横向的二极管通过S型弯通道进行下料,最终完成产品的输送。
[0003]现有技术的输送机构不足在于,若是遇到轴向二极管引线(电极)发生形变或长度变短时,多个二极管纵向同时进入材料转向机构中的排料盒时,容易造成材料卡塞,无法下料,设备运行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设计精巧、轴向二极管输送稳定可靠的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轴向二极管包括轴向二极管本体和二个电极,所述轴向二极管本体呈圆柱状,二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轴向二极管本体的两端,横向输送振动盘包括缓冲接料盒和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呈筒形,在振动盘的筒腔中部设有环形的螺旋上升轨道,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外围还设有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高度为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最高点,所述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螺旋轨条,一对所述螺旋轨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轴向二极管本体的高度,使得轴向二极管能够横向设置在一对螺旋轨条之间,且两端电极搁置在一对螺旋轨条上,所述螺旋轨条具有高度逐渐降低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缓冲接料盒。
[0006]在所述螺旋轨条的进料口部位,还设有副螺旋轨条,所述副螺旋轨条设在所述螺旋轨条的斜上方,所述副螺旋轨条的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螺旋轨条的上方。
[0007]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还倾斜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板面上设有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具有一个分流流道入口、一个主出口和一个副出口;
[0008]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入口连接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
[0009]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主出口连接所述螺旋轨条的进料口;
[0010]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副出口连接所述副螺旋轨条的进料口。
[0011]所述副出口朝向所述振动盘外侧倾斜,倾斜角度为10
°
~18
°
,所述副出口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出口的高度由零逐渐增大,所述副出口的最大高度为5mm~10mm。
[0012]一对所述螺旋轨条的进料口连接在所述主出口与副出口的邻接边下方,在一对所
述螺旋轨条的进料口的内侧还设有过渡板一。
[0013]一对所述副螺旋轨条的进料口连接在所述副出口与振动盘内壁的邻接边下方,在一对所述副螺旋轨条的进料口的内侧还设有过渡板二。
[0014]所述过渡板一、过渡板二朝向所述振动盘外侧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3
°
~17
°
,所述过渡板一的顶边高度与所述主出口的表面高度持平,所述过渡板二的顶边高度与所述副出口的表面高度持平。
[0015]一对所述螺旋轨条与副螺旋轨条的宽度均为9mm

11mm。
[0016]本技术的振动盘在螺旋上升轨道与缓冲接料盒之间增设了二极管定向导轨,以此来替代传统输送结构中的材料转向机构。巧妙的在螺旋上升轨道出口处设置了分流板,分流板板面上设有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通过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将螺旋上升轨道输送上来的轴向二极管分别导入二极管定向导轨中的一对螺旋轨条和副螺旋轨条内,使得轴向二极管横向架设在导轨上进行滚动传输,最终准确对接进入缓冲接料盒内,结构设计巧妙,有效地避免了原有设备在输送过程中带来的卡塞、无法下料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轴向二极管输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9]图3是本技术中轴向二极管分流示意图;
[0020]图中,1

振动盘,11

螺旋上升轨道,12

分流板,2

过渡板一,3

过渡板二,4

螺旋轨条,5

副螺旋轨条,6

缓冲接料盒,7

轴向二极管。
[0021]图中箭头代表轴向二极管走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1

3进一步表述本技术,轴向二极管7包括轴向二极管本体和二个电极,轴向二极管本体呈圆柱状,二个电极分别设置在轴向二极管本体的两端,横向输送振动盘包括缓冲接料盒6和振动盘1,振动盘1呈筒形,在振动盘1的筒腔中部设有环形的螺旋上升轨道11,螺旋上升轨道11的外围还设有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固定连接在振动盘的内壁),螺旋上升轨道11的出口高度为螺旋上升轨道11的最高点,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螺旋轨条4,一对螺旋轨条4之间的间距略大于轴向二极管本体的高度,使得轴向二极管7能够横向设置在一对螺旋轨条4之间,且两端电极搁置在一对螺旋轨条4上,螺旋轨条4具有高度逐渐降低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螺旋上升轨道11的出口,出料口连接缓冲接料盒6。
[0023]在螺旋轨条4的进料口部位,还设有副螺旋轨条5,副螺旋轨条5设在螺旋轨条4的斜上方,副螺旋轨条5的出料口对应设置在螺旋轨条4的上方。如图3所示,副螺旋轨条5与螺旋轨条4上下设置,副螺旋轨条5具有高度高度逐渐降低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副螺旋轨条5的出料口设在螺旋轨条4上方,使得分流过后副螺旋轨条5上的轴向二极管7顺利进入螺旋轨条4内,最终通过螺旋轨条4一起输送进入缓冲接料盒6内,副螺旋轨条5的增设较好地提升了产品的输送效率。
[0024]在螺旋上升轨道11的出口还倾斜设置有分流板12,分流板板面上设有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具有一个分流流道入口、一个主出口和一个副出口;
[0025]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入口连接螺旋上升轨道11的出口;
[0026]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主出口连接螺旋轨条4的进料口;
[0027]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副出口连接副螺旋轨条5的进料口。
[0028]轴向二极管7输送至螺旋上升轨道11的出口时,通过其分流板板面上设有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分流流道入口开始分拨流到,一部分通过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上的主出口进入螺旋轨条4的进料口,另一部分通过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上的副出口进入副螺旋轨条5的进料口。
[0029]副出口朝向振动盘外侧倾斜,倾斜角度为10
°
~1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轴向二极管包括轴向二极管本体和二个电极,所述轴向二极管本体呈圆柱状,二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轴向二极管本体的两端,横向输送振动盘包括缓冲接料盒和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呈筒形,在振动盘的筒腔中部设有环形的螺旋上升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外围还设有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高度为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最高点,所述轴向二极管定向导轨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螺旋轨条,一对所述螺旋轨条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轴向二极管本体的高度,使得轴向二极管能够横向设置在一对螺旋轨条之间,且两端电极搁置在一对螺旋轨条上,所述螺旋轨条具有高度逐渐降低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缓冲接料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轨条的进料口部位,还设有副螺旋轨条,所述副螺旋轨条设在所述螺旋轨条的斜上方,所述副螺旋轨条的出料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螺旋轨条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二极管横向输送振动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还倾斜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板面上设有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具有一个分流流道入口、一个主出口和一个副出口;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入口连接所述螺旋上升轨道的出口;所述Y形轴向二极管分流流道的主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军徐超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