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截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3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9
可移动式截洪结构。采用传统的截洪沟型式,不仅造价高,施工困难,后期还存在容易损毁的安全隐患,处理不当将对工程项目造成严重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支撑在岸坡(7)上环向布置的多道截洪沟(1)、排水斜槽(2)和库底排水涵管(3);所述的排水斜槽的侧面相邻两道所述的截洪沟之间开设入水口用于引入相邻截洪沟之间的排水;所述的排水斜槽沿坡面布置,下端连接所述的沟底排水涵管;所述的沟底排水涵管穿过坝体引至排水口(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岸坡的截洪、排水。排水。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截洪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贮灰场、弃渣场及尾矿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截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及环保理念的变化,要求在贮灰场、弃渣场及尾矿库的周边必须设置截洪沟,使周边客水不入库,实现清水清排,清浊分流的环保理念。常见的截洪沟基本沿等高线设置于最终堆筑面以上一周,断面多为矩形或梯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结构;此项工程量巨大,且对于西北地区岸坡陡峻的沟谷,尤其是黄土沟壑区,工程难于实施,使清浊分流的环保要求难于落实,特别是对于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山谷灰场、弃渣场及尾矿库,如果采用传统的截洪沟型式,不仅造价高,施工困难,后期还存在容易损毁的安全隐患,处理不当将对工程项目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贮灰场、弃渣场及尾矿库截洪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截洪结构;该截洪结构布置既实现了环保的目标,又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具有良好可维护性。
[0004]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可移动式截洪结构,其组成包括支撑在岸坡上环向布置的多道截洪沟、排水斜槽和库底排水涵管;
[0006]所述的排水斜槽的侧面相邻两道所述的截洪沟之间开设入水口用于引入相邻截洪沟之间的排水;
[0007]所述的排水斜槽沿坡面布置,下端连接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
[0008]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穿过坝体引至排水口。
[0009]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截洪沟是由多个钢支架、防渗土工膜和岸坡构成,所述的钢支架一端为尖锐状,插入到岸坡内,相邻所述的钢支架之间通过支撑条连接固定,所述的钢支架背面铰接有支撑杆支撑在堆筑体上,在所述的钢支架和所述的岸坡上铺设有防渗土工膜,所述的防渗土工膜一侧缠绕或绑扎固定于所述的钢支架顶端,一侧用土钉或混凝土压条固定于岸坡上。
[0010]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防渗土工膜是采用抗紫外线的PE膜或HDPE膜。
[0011]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排水斜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坡面竖向砌筑。
[0012]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支撑条为钢筋拉条或扁钢。
[0013]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不需要削坡开挖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土方和施工难度;截洪沟本身结构简单,不需要钢筋混凝土和砌石料,降低了沟体工程造价;同时,该方案具有施工周
期短、后期维护容易且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0015]2.本技术的截洪沟将外来的坡面雨洪引入排水斜槽,经库底涵管从排水口排至库区下游,排入下游冲沟,本截洪沟可随着堆筑体顶面的不断堆高,阶段性地向上移动。
[0016]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可移动截洪平面布置图;
[0018]附图2是可移动截洪纵剖面图;
[0019]附图3是移动截洪沟横剖面图之一;
[0020]附图4是移动截洪沟横剖面图之二;
[0021]附图5是排水斜槽横剖面图;
[0022]图中:1、截洪沟;2、排水斜槽;3、库底排水涵管;4、排水口;5、钢支架;6、防渗土工膜;7、岸坡;8、堆筑体;9、支撑杆;10、支撑条。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可移动式截洪结构,其组成包括支撑在岸坡7上环向布置的多道截洪沟1、排水斜槽2和库底排水涵管3;
[0026]所述的排水斜槽的侧面相邻两道所述的截洪沟之间开设入水口用于引入相邻截洪沟之间的排水;
[0027]所述的排水斜槽沿坡面布置,下端连接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
[0028]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穿过坝体引至排水口4。
[0029]实施例2:
[0030]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截洪沟是由多个钢支架5、防渗土工膜6和岸坡7构成,所述的钢支架一端为尖锐状,插入到岸坡内,相邻所述的钢支架之间通过支撑条10连接固定,所述的钢支架背面铰接有支撑杆9支撑在堆筑体8上,在所述的钢支架和所述的岸坡上铺设有防渗土工膜,所述的防渗土工膜一侧缠绕或绑扎固定于所述的钢支架顶端,一侧用土钉或混凝土压条固定于岸坡上。
[0031]实施例3:
[0032]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防渗土工膜是采用抗紫外线的PE膜或HDPE膜。
[0033]实施例4:
[0034]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排水斜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坡面竖向砌筑。
[0035]实施例5:
[0036]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所述的支撑条为钢筋拉条或扁钢。
[0037]工作原理:钢支架可为圆钢或方钢,钢支架一端加工为尖锐状,以便打入陡峭岸坡内,支撑杆再对其竖向支撑加固,钢支架间采用钢筋拉条或扁钢连接,形成水平支撑和拉结,该支撑体系简单,拆除拼装方便;截洪沟可随着堆筑体顶面标高的变化,使得调整插入到岸坡内的钢支架的深度,从而实现调整截洪沟的高度,以便于应对不同雨量大小,降低了施工土方和施工难度,排水斜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坡面竖向砌筑,侧面设接入口
连接截洪沟,下端连接沟底排水涵管,排水涵管和排水口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坡面水从截洪沟汇入排水斜槽,再经坝后沟底排水涵管,穿过坝体从排水口流出,排入下游冲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截洪结构,其特征是:其组成包括支撑在岸坡上环向布置的多道截洪沟、排水斜槽和库底排水涵管;所述的排水斜槽的侧面相邻两道所述的截洪沟之间开设入水口用于引入相邻截洪沟之间的排水;所述的排水斜槽沿坡面布置,下端连接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所述的库底排水涵管穿过坝体引至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截洪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截洪沟是由多个钢支架、防渗土工膜和岸坡构成,所述的钢支架一端为尖锐状,插入到岸坡内,相邻所述的钢支架之间通过支撑条连接固定,所述的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祖雄曹燕鸣颜博刘振营邢文斌刘科学王申桂范旭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