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57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包括:上行排水管、下行排水管、第一联通井、第二联通井、透气井、供电及控制设施。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均与所述上行和下行排水管连通,所述透气井按一定间隔沿程设置于上行和下行排水管。该系统适用于改善市政排水管道的输送能力及运行功能。通过上行和下行排水管的叠置与联通,该系统可在不增加管位的条件下实现双路互通;同时通过第一和第二联通管内若干电动阀门以及透气井内斜拉闸板的联合控制,该系统可实现分段冲洗、分段检修及水量调蓄等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管位、便于施工、操作灵活、功能多样、适用性强等突出特色。等突出特色。等突出特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市政排水
,涉及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排水管道的建设规模也随之增多。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17年底,该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24885.83 km,其中:雨水管道10234.56 km,合流管道1289.85 km,污水管道8241.27 km,支管5120.15 km,检查井71.22万座,雨水口54.9万座。如此庞大的排水管道规模,在运行中也日益暴露出传统排水管道的诸多弊端。
[0003]传统排水管道通常由单行排水管道及检测井组成,辅以透气井、加压泵站、倒虹管及截流井等设施。传统排水管道由于只具有单行的排水管道,所以当排水管道发生堵塞、渗漏、破裂等问题时,其疏通和检修的难度较大,且实施疏通或检修的区段无法行使排水管道的正常水体输送功能。
[0004]为改善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并排排水管道,其通常由在同一水平面内并排设置的两条排水管道及其检测井组成。并排排水管道可在其中一条排水管道出现问题时,将水体输送压力全部转移到另一条排水管道,以便于对问题管道进行疏通或检修。然而,并排排水管道存在管位占地较多、检测井尺寸较大、施工较困难等缺陷。
[0005]为节省并排排水管道的管位,市场上出现了中隔式排水管道,其通过在单条排水管道或箱涵的中间设置隔墙,将原有的单条排水管路一分为二,从而实现同并排排水管道一样的功能。然而,中隔式排水管道的排水管道管径较大,隔墙的构筑难度较大,长期运行后隔墙易破损,以至丧失中隔式排水管道的预设功能。
[0006]综上所述,在城镇排水管道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市场亟需一种新型的管路系统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同一竖直面内设置2条并行的排水管道,并通过联通井将其相连,从而在不增加管位的前提下实现排水管道的双路联通,并通过联通井内的电动阀门控制实现该排水管道的分段冲洗、分段检修及水量调蓄等功能,继而从根本上改善市政排水管道的输送能力及运行功能。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包括上行排水管、下行排水管,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段检修区间的上下游分别设置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内在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设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上行排水管之间通过上行三通连接,所述连通管与下行排水管之间通过下行三通连接;连通管及上行排水管、下行排水管接近连通管处均设有电动阀门,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还按一定间隔沿程设置有若干个透气井,所述透气井向上延伸至地面,且所述透气井位于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斜拉闸
板。
[0009]斜拉闸板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隔断两根排水管联通时,通过向上方拉至水平位置来实现隔断。
[0010]优选的,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均水平设置,其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的设置间距为1

20m,管径为400

3000mm。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均竖直设置,其均与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垂直相交且连通;所述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的外形为圆柱体或长方体,设置间距为20

200m,井口直径为800

6000mm。
[0012]进一步的,第一联通井内设有位于上行排水管上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位于下行排水管上的第一下行电动阀门,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上行三通与上行排水管连接,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下行三通与下行排水管连接,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联通电动阀门;第二联通井内设有位于上行排水管上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位于下行排水管上的第二下行电动阀门、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上行三通与上行排水管连接,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下行三通与下行排水管连接,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联通电动阀门;所述第一上行电动阀门置于第一上行三通的下游管段,所述第一下行电动阀门置于所述下行三通的下游管段;所述第二上行电动阀门置于第二上行三通的上游管段,所述第二下行电动阀门置于所述第二下行三通的下游管段。
[0013]优选的,所述若干个透气井均竖直设置,其均与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垂直相交且连通;所述透气井的数量为2

10;所述透气井的外形为长方体,设置间距为5

50m,井口直径为500

4000mm。
[0014]进一步的,斜拉闸板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斜拉闸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井壁,另一端通过斜拉绳索与驱动机构连接,由驱动机构控制斜拉闸板的启闭。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滚子链条连接,所述电动机、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固定于井壁,斜拉绳索的上端通过挂钩固定于所述滚子链条的销轴,所述斜拉绳索的下端通过拉环固定于所述斜拉闸板的边缘。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该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的功能化运行方法。
[0017]优选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的功能化运行方法包括:在非分段冲洗或检修的工况,所述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保持双路同时同向输送污水的常规运行状态,此时所述上行排水管及下行排水管的水体输送方向一致,第一联通井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第一下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第二下行电动阀门保持开启状态,第一联通井的第一联通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联通电动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同时透气井的斜拉闸板处于开启状态。
[0018]冲洗工况,所述冲洗工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一联通井的第一下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下行电动阀门,同时开启第一联通井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第一联通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第二联通电动阀门,从而使得所述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的输送水体全部从上行排水管过流,进而达到冲洗上行排水管的目的;在冲洗上行排水管的过程中须保持透气井的斜拉闸板开启,以防从上行排水管冲洗出的淤泥沉积于斜拉闸板;
步骤二:关闭第一联通井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同时开启第一联通井的第一联通电动阀门、第一下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联通电动阀门、第二下行电动阀门,从而使得所述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的输送水体全部从下行排水管过流,进而达到冲洗下行排水管的目的;在冲洗上行排水管的过程中须保持透气井的斜拉闸板闭合,以防从下行排水管冲洗出的淤泥上扬至上行排水管;分段检修工况,所述的分段检修工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关闭第一联通井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开启第一联通井的第一联通电动阀门、第一下行电动阀门以及第二联通井的第二联通电动阀门及第二下行电动阀门,同时闭合透气井的斜拉闸板,从而截断上行排水管检修段的所有进水渠道,进而对上行排水管进行检修;步骤二: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包括上行排水管、下行排水管,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段检修区间的上下游分别设置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内在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设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上行排水管之间通过上行三通连接,所述连通管与下行排水管之间通过下行三通连接;连通管及上行排水管、下行排水管接近连通管处均设有电动阀门,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还按一定间隔沿程设置有若干个透气井,所述透气井向上延伸至地面,且所述透气井位于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斜拉闸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均水平设置,其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的设置间距为1

20m,管径为400

30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均竖直设置,其均与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垂直相交且连通;所述第一联通井和第二联通井的外形为圆柱体或长方体,设置间距为20

200m,井口直径为800

60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第一联通井内设有位于上行排水管上的第一上行电动阀门、位于下行排水管上的第一下行电动阀门,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上行三通与上行排水管连接,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下行三通与下行排水管连接,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联通电动阀门;第二联通井内设有位于上行排水管上的第二上行电动阀门、位于下行排水管上的第二下行电动阀门、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上行三通与上行排水管连接,第二连通管通过第二下行三通与下行排水管连接,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联通电动阀门;所述第一上行电动阀门置于第一上行三通的下游管段,所述第一下行电动阀门置于所述下行三通的下游管段;所述第二上行电动阀门置于第二上行三通的上游管段,所述第二下行电动阀门置于所述第二下行三通的下游管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透气井均竖直设置,其均与所述上行排水管和下行排水管垂直相交且连通;所述透气井的数量为2

10;所述透气井的外形为长方体,设置间距为5

50m,井口直径为500

400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斜拉闸板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斜拉闸板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井壁,另一端通过斜拉绳索与驱动机构连接,由驱动机构控制斜拉闸板的启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联通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滚子链条连接,所述电动机、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固定于井壁,斜拉绳索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张欣董磊崔贺肖艳施烨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