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895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污水管以及雨水管,还包括废水管;污水管、雨水管以及废水管均埋设在街道的地下;建筑单元的化粪池与污水管连接;建筑单元的雨水立管与雨水管连接;建筑单元的厨房排水管、合流立管和污水立管与废水管连接。本方案采用雨、污、废三套排水管路,分别收集雨水、生活污水(化粪池出水)、生活废水(除化粪池出水之外的洗涤、厨房、淋浴排水),严格按照水质进行分类收集排放,其中,地面、屋面雨水通过巷道路面上的雨水篦子直接进入雨水管,排放至巷道外的雨水总管、排水设施或自然水体;建筑单元的化粪池出水进入独立的污水管,不与生活废水管道联通,防止化粪池气味倒灌进入室内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气味倒灌进入室内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气味倒灌进入室内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污分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流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雨污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村雨污分流工程正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主要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有序收集处理,消灭污水横流,改善农村村民人居环境。
[0003]农村雨污分流存在较多的技术方案,比较常见的是将排水对象按照雨水、污水分开排放,建设两套独立的排水管道系统,但在该实施方式,生活废水将直接与污水管连接,极容易产生反味的情况,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污分流系统,能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污水管以及雨水管,还包括废水管;
[0006]所述污水管、雨水管以及废水管均埋设在街道的地下;
[0007]建筑单元的化粪池与所述污水管连接;
[0008]建筑单元的雨水立管与所述雨水管连接;
[0009]建筑单元的厨房排水管、合流立管和污水立管与所述废水管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废水管设置有隔油井,所述厨房排水管通过所述隔油井与所述废水管连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油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对侧设置有与所述废水管连通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厨房排水管连接;
[0012]所述井体中部设置有隔油板,所述隔油板阻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之间,所述隔油板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高度。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井体一侧还设置有拦网兜,所述拦网兜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下方。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井体承托所述拦网兜底部,所述拦网兜竖向活动设置在所述井体内壁上,所述拦网兜顶部设置有提手。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拦网兜为不锈钢网兜。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废水管设置有检查井。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合流立管、污水立管汇流至汇流管,所述汇流管接入所述检查井;
[0018]所述废水管穿过设置在所述检查井,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检查井内的管段为贯穿段,所述贯穿段上半部割除,呈敞开设置;
[0019]所述废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汇流管的高度。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贯穿段的下半部埋设在所述检查井底部。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查井顶部开设有井盖。
[0022]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方案采用雨、污、废三套排水管路,分别收集雨水、生活污水(化粪池出水)、生活废水(除化粪池出水之外的洗涤、厨房、淋浴排水),严格按照水质进行分类收集排放,其中,地面、屋面雨水通过巷道路面上的雨水篦子直接进入雨水管,排放至巷道外的雨水总管、排水设施或自然水体;建筑单元的化粪池出水进入独立的污水管,不与生活废水管道联通,防止化粪池气味倒灌进入室内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原理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油井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油井的内部机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查井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污分流系统,能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0029]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原理示意图。
[0030]一种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污水管1以及雨水管2,还包括废水管3;
[0031]污水管1、雨水管2以及废水管3均埋设在街道的地下;
[0032]建筑单元4的化粪池5与污水管1连接;
[0033]建筑单元4的雨水立管6与雨水管2连接;
[0034]建筑单元4的厨房排水管7、合流立管8和污水立管9与废水管3连接。
[0035]需要说明的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方案采用雨、污、废三套排水管路,分别收集雨水、生活污水(化粪池5出水)、生活废水(除化粪池5出水之外的洗涤、厨房、淋浴排水),严格按照水质进行分类收集排放,其中,地面、屋面雨水通过巷道路面上的雨水篦子直接进入雨水管2,排放至巷道外的雨水总管、排水设施或自然水体;建筑单元4的化粪池5出水进入独立的污水管1,不与生活废水管3道联通,防止化粪池5气味倒灌进入室内有效解决反味的问题。
[0036]现有隔油设备不易推广至一般农村住房,大量厨余残渣终究会淤积在排水管道的某个位置甚至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排水不畅和产生厌氧发酵等问题。
[0037]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其中,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油井1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隔油井10的内部机构示意图。
[003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隔油除油的效果,废水管3设置有隔油井10,厨房排水管7通过隔油井10与废水管3连接。具体地,隔油井10包括井体11,井体11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
口12,对侧设置有与废水管3连通的第一排水口13,第一进水口12与厨房排水管7连接;井体11中部固定设置有隔油板14,隔油板14阻隔设置在第一进水口12与第一排水口13之间,隔油板14底部设置有供第一进水口12与第一排水口13连通的过水口,过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排水口13的高度。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正常使用时,建筑单元4内的厨房废水通过厨房排水管7进入到隔油井10内,此时隔油板14将油脂间隔在井体11内靠近第一进水口12的一侧,从而实现隔油的效果,隔油井10可以减弱厨房残渣、油污对管道的淤积堵塞,利于排水通畅和减少管道系统的运维工程量。
[0040]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维护人员的日常维护,井体11一侧还设置有拦网兜15,拦网兜15设置在第一进水口12下方。拦网兜15能够起到过滤残渣杂物的作用,更进一步地,井体11承托拦网兜15底部,拦网兜15竖向活动设置在井体11内壁上,拦网兜15顶部设置有提手16。故维护人员在对隔油井10进行维护时,通过提手16即可将拦网兜15整体取出,便于维护人员对拦网兜15内的垃圾杂物进行处理,其整体实用性较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拦网兜15为不锈钢网兜。
[0041]参照图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查井17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42]更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废水管3还设置有检查井17。第一排水口13与污水立管9汇流至汇流管,汇流管接入检查井17。废水管3穿过设置在检查井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分流系统,包括污水管以及雨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管;所述污水管、雨水管以及废水管均埋设在街道的地下;建筑单元的化粪池与所述污水管连接;建筑单元的雨水立管与所述雨水管连接;建筑单元的厨房排水管、合流立管和污水立管与所述废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管设置有隔油井,所述厨房排水管通过所述隔油井与所述废水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对侧设置有与所述废水管连通的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厨房排水管连接;所述井体中部设置有隔油板,所述隔油板阻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之间,所述隔油板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污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一侧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群杨永飞王志强刘文罗木华张杰琳刘玥张亚帅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