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179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属于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在上升管内壁侧盘回设置独立循环的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将上升管内取热段相应分成中温区和高温区;中温区的中温段盘管(16)位于取热段上部,高温区的高温段盘管(17)位于取热段下部,取热段底部为高温取热段入口(9),取热段中部高温取热段出口同时作为中温取热段入口,取热段顶部为中温取热段出口(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不同的余热利用目的,多组上升管换热器系统可以选择性组合,可以产出低压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以及一定范围的压力和温度定值蒸汽;采用中间进出水、汽的布局方式,便于现场操作和取热均匀分布,减少结焦。减少结焦。减少结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属于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


技术介绍

[0002]焦炉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是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所要手段,一般来讲上升管的取热段采用夹套外盘管式回收装置进行热能回收利用,具有不影响荒煤气流通、取热量稳定等特点,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上升管内壁结焦,即使上升管内部出现结焦后,也便于清理。但是,已有技术广泛使用的夹套外盘管式回收装置,由于不能根据不同的余热利用目的,进行选择性组合,制取过热蒸汽能力明显不足。另外,现场操作不方便、取热不是均匀分布,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结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根据不同的余热利用目的,多组上升管换热器系统可以选择性组合,可以产出低压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以及一定范围的压力和温度定值蒸汽,采用中间进出水、出汽的布局方式,便于现场操作和取热均匀分布,减少结焦,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在上升管内壁侧盘回设置独立循环的中温段盘管和高温段盘管,将上升管内取热段相应分成中温区和高温区;中温区的中温段盘管位于取热段上部,高温区的高温段盘管位于取热段下部,取热段底部为高温取热段入口,取热段中部高温取热段出口同时作为中温取热段入口,取热段顶部为中温取热段出口。
[0006]所述中温段盘管的中温段进水口和中温段出水口位于中温区底部,高温段盘管的高温段出汽口和高温段进汽口位于高温区的顶部;即:中温段盘管的中温段进水口和中温段出水口、高温段盘管的高温段出汽口和高温段进汽口均位于取热段的中间位置。
[0007]所述中温段盘管和高温段盘管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垂直布置的翅片;中温区的翅片为定量翅片,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相等;高温区的翅片为变量翅片,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不相等。
[0008]所述变量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变量翅片顶部的宽度与定量翅片的宽度相等。变量翅片的侧面视图为直角梯形,定量翅片的侧面视图为矩形。
[0009]所述取热段的中温区周围设置保温层和阻热填充层,取热段的高温区周围设置阻热填充保护层和保温保护层,共同构成取热段的保温壳体。
[0010]所述保温壳体的圆周上设置多个管座,中温段盘管和高温段盘管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管座上。
[0011]所述中温取热段出口设有出口法兰,高温取热段入口设有进口法兰,通过出口法兰和进口法兰将本技术安装在焦炉上升管内的取热段。
[0012]所述中温段盘管从中温段进水口开始向上盘回,至出口法兰处通过中温段盘管连接弯头后向下盘回,至中温段出水口;所述高温段盘管从高温段进汽口开始向下盘回,至进口法兰处通过高温段盘管连接弯头后向上盘回,至高温段出汽口。
[0013]本技术将取热段分成高温区、中温区分别采用独立的循环系统取热,用于不同的利用途径。在高温区,传热方式以热辐射为主,采用变量(翅片面积不断变化)翅片取热,并沿着荒煤气温度降低的方向,减少取热面积,满足制取高温蒸汽的目的。在中温段,翅片面积恒定,用于制取低温饱和蒸汽。采用变量翅片(面积变化)能够加强传热,提高热传导效率。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不同的余热利用目的,多组上升管换热器系统可以选择性组合,可以产出低压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以及一定范围的压力和温度定值蒸汽;采用中间进出水、汽的布局方式,便于现场操作和取热均匀分布,减少结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翅片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翅片俯视示意图;
[0018]图中:中温取热段出口1、出口法兰2、保温层3、阻热填充层4、中温段进水口5、中温段出水口6、高温段盘管连接弯头7、进口法兰8、高温取热段入口9、中温段盘管连接弯头10、高温段出汽口11、高温段进汽口12、定量翅片13、变量翅片14、管座15、中温段盘管16、高温段盘管17、阻热填充保护层18、保温保护层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在上升管内壁侧盘回设置独立循环的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将上升管内取热段相应分成中温区和高温区;中温区的中温段盘管16位于取热段上部,高温区的高温段盘管17位于取热段下部,取热段底部为高温取热段入口9,取热段中部高温取热段出口同时作为中温取热段入口,取热段顶部为中温取热段出口1。
[0021]所述中温段盘管16的中温段进水口5和中温段出水口6位于中温区底部,高温段盘管17的高温段出汽口11和高温段进汽口12位于高温区的顶部;即:中温段盘管16的中温段进水口5和中温段出水口6、高温段盘管17的高温段出汽口11和高温段进汽口12均位于取热段的中间位置。
[0022]所述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垂直布置的翅片;中温区的翅片为定量翅片13,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相等;高温区的翅片为变量翅片14,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不相等。
[0023]所述变量翅片14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加,变量翅片14顶部的宽度与定量翅片13的宽度相等。变量翅片14的侧面视图为直角梯形,定量翅片13的侧面视图为矩形。
[0024]所述取热段的中温区周围设置保温层3和阻热填充层4,取热段的高温区周围设置阻热填充保护层18和保温保护层19,共同构成取热段的保温壳体。
[0025]所述保温壳体的圆周上设置多个管座15,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安装在各自对应的管座15上。
[0026]所述中温取热段出口1设有出口法兰2,高温取热段入口9设有进口法兰8,通过出口法兰2和进口法兰8将本技术安装在焦炉上升管内的取热段。
[0027]所述中温段盘管16从中温段进水口5开始向上盘回,至出口法兰2处通过中温段盘管连接弯头10后向下盘回,至中温段出水口6;所述高温段盘管17从高温段进汽口12开始向下盘回,至进口法兰8处通过高温段盘管连接弯头7后向上盘回,至高温段出汽口11。
[0028]在实施例中,750℃以上高温荒煤气从高温取热段入口9进入,经过进口法兰8,进入底部取热段的高温区。在此位置安装有沿圆周辐射状的变量翅片14,主视图呈现梯形,高温荒煤气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变量翅片14和取热段高温区上升管内壁,热量沿着翅片和上升管内壁向外侧传导,逐渐传递给高温段盘管18,由流通的水将热量带向汽包,完成高温取热过程。
[0029]荒煤气经过取热段高温区后进入中温区,荒煤气热量经过定量矩形翅片13和中温区上升管内壁逐渐传递给中温段盘管17。然后经中温段盘管17管壁传导给流通的水,由水将热量带向汽包。最后,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升管内壁侧盘回设置独立循环的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将上升管内取热段相应分成中温区和高温区;中温区的中温段盘管(16)位于取热段上部,高温区的高温段盘管(17)位于取热段下部,取热段底部为高温取热段入口(9),取热段中部高温取热段出口同时作为中温取热段入口,取热段顶部为中温取热段出口(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段盘管(16)的中温段进水口(5)和中温段出水口(6)位于中温区底部,高温段盘管(17)的高温段出汽口(11)和高温段进汽口(12)位于高温区的顶部;即:中温段盘管(16)的中温段进水口(5)和中温段出水口(6)、高温段盘管(17)的高温段出汽口(11)和高温段进汽口(12)均位于取热段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组合变量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段盘管(16)和高温段盘管(17)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垂直布置的翅片;中温区的翅片为定量翅片(13),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相等;高温区的翅片为变量翅片(14),即翅片的宽度从上至下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炉上升管分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蒲龙李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宝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