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65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换热管组、封头和折流挡板;所述换热管组设有多组,所有的换热管组的每一根管束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板固定于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和换热管组均竖直,且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可拆分的封头;所述折流挡板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用于延长壳程;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的一端通过弯管依次连通,以及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的另一端通过另外弯管依次连通,进而使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形成一条换热通道;每根管束的侧壁设有一条或多条往外凸起的凹槽,且凹槽沿着换热管的轴向螺旋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管束内的流速,提高了传热系数和热换效率,同时克服了传统列管式换热器存在的弊端。同时克服了传统列管式换热器存在的弊端。同时克服了传统列管式换热器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的种类很多,列管式换热器是其中之一,同时列管式换热器也是化工行业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两个流体在换热器中流动的同时进行热量传递,由热量高的一方传递至热量低的一方,从而可实现升温或者降温。
[0003]现有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为直管,直管的两端通过管板固定于壳体的两端,所有的换热管的同一端与相应封头对应的分配室连通。通常壳体是水平安装,所有的换热管也是水平分布,管程内流体的流速与分配室的压力成正比,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压力的方式以增加流速,即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速越大,其传热系数也越大。但该种方式受管程的限制,以流体流出换热管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限以及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管板、换热管组、封头和折流挡板;所述换热管组设有多组,所有的换热管组的每一根管束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板固定于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和换热管组均竖直,且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可拆分的封头;所述折流挡板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部,用于延长壳程;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的一端通过弯管依次连通,以及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的另一端通过另外弯管依次连通,进而使每组换热管组的所有管束形成一条换热通道;每根管束的侧壁设有一条或多条往外凸起的凹槽,且凹槽沿着换热管的轴向螺旋延伸;每根管束上端的所有凹槽均竖直往上延伸并形成与管束的侧壁分离的空心直管,同一换热管组中任意一个管束的所有空心直管分别通过U型管与其连通的另一管束的所有空心直管一一对应连通,且另一管束的所有空心直管均设有第一水泵;每根管束下端的所有凹槽与管束的侧壁形成一体,同一换热管组中与设有第一水泵的管束相邻的另一管束下端均设有第二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下端的所有弯管的内部均设有温度探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下端的所有弯管均设有分流管,且温度探头位于分流管的上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每组换热管组中所有管束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每组换热管组均与壳体的短边侧壁平行。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凯马志良付丽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宝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