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96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盖体、端子模组、卡持端子及按压结构,盖体设有收容端子模组及卡持端子的收容空间,端子模组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其中导电端子包括一用以与其他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的焊接部、由焊接部一端延伸的弹性部及位于弹性部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按压结构位于卡持端子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内侧突伸设有一配合部,而在所述盖体内侧设有与该配合部相配合的挡止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上用以传输数据或电源的输入输出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见美国专利第6,132,231号。该专利所揭示的电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配合部和按压体及卡持结构,其中,卡持结构包括一与绝缘本体表面平行的弹性臂,弹性臂上设有一用以与按压体配合的凸块,另,在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一倒刺,所述配合部设有一狭槽,倒刺收容于配合部的狭槽并向外凸伸,用以与对连接器扣持。组装时,弹性臂由导引面导引而平行于绝缘本体表面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按压体与上述弹性臂上的凸块相扣合凸伸出盖体两侧,并通过按压位于电缆连接器两侧的按压体,使该按压体施力于卡持体弹性臂的按压部,实现该电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然,这种设计缺陷在于按压体仅通过卡持结构弹性壁上的一凸块与其插接配合,未能使按压体稳固扣持于绝缘本体上,使得与整个电缆连接器配合不紧密,使用时,按压体很容易因受外力作用,导致其向外张开,从而使按压体很容易与外部物体产生刮插使得按压体遭到损坏,进而影响电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稳定固持,使得影响其电性导通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按压结构向外张开的输入输出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盖体、端子模组、卡持端子及按压结构,盖体设有收容端子模组及卡持端子的收容空间,端子模组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其中导电端子包括一用以与其他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的焊接部、由焊接部一端延伸的弹性部及位于弹性部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按压结构位于卡持端子的外侧,并在该按压结构内侧突伸设有一配合部,而在所述盖体内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一挡止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通过在按压结构上突伸设置一与盖体内侧面相互配合的配合部,使得连接器按压结构在受到外力向外张开时,该配合部会抵接在盖体内侧面上而可防止整个按压结构继续向外扩张,而造成该按压结构及整个连接器损坏等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端子模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100包括上盖1、端子模组2、下盖3、电路板4、线缆连接部5及按压结构6,该输入输出连接器100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线缆连接部5而与线缆(未图示)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端子模组2与电路板4收容于由上盖1与下盖3相扣持形成的收容空间(未标号)内。上盖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用以连接两第一侧面11的第一基面12及位于第一基面12后缘的第一尾部13。所述两第一侧面11的中端为对称设置用以与下盖3上的按压结构6相配合的一弧形凹部111(容后补述),其中在弧形凹部111内表面的前端凹陷设有一挡止部1110。且,两第一侧面11前端及靠近所述弧形凹部111处凸伸设有用以与上盖1相扣合的凸伸部112。所述上盖1第一基面12内表面前端设有一对第一凹槽121和一对位于该第一凹槽121之间的第一梯形凸块122,所述第一梯形凸块122之间形成一卡持端子模组2的卡持空间(未标号),在第一基面12上还设有若干与端子模组2配合的第一支撑板123。另外,所述第一尾部13设有若干用以将线缆连接部5与其相扣合的第一卡扣槽130。端子模组2包括大致由呈“U”型的绝缘本体21及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21内的导电端子22和卡持端子23。所述绝缘本体21包括上壁210、下壁211、两侧壁212、容置导电端子22的若干端子收容槽213、位于绝缘本体21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对接部214及位于“U”型绝缘本体21两侧的翼部215,其中上壁210上设有一对第一扣持凸块2101及设于该第一扣持凸块2101之间的第一弧形干涉块2102,而所述下壁211上设有一对第二扣持凸块2111及设于该第二扣持凸块2111之间的第二弧形干涉块2112。所述绝缘本体21侧壁212两侧对称设有呈前后排布的第一、第二狭槽2121、2122,又,在侧壁212两侧还分别向内凹陷设有一配合槽2123。另外,所述对接部214的对接表面(未标号)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端子收容槽213相导通的开口2140。导电端子22包括用以与绝缘本体21相固持定位的固持部221、设于固持部221后端用以与电路板4电性连接的焊接部222、位于固持部221前端的弹性部223以及设于该弹性部223自由末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24。卡持端子23包括设在其后端的卡持部231、由该卡持部231后端向前弯折延伸的弹性臂232及位于该弹性臂232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扣持的倒钩部233。其中,所述弹性臂232中部向外微凸设有一按压部2320。下盖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二侧面31、与该两侧面31相连接的第二基面32及位于该第二基面32后缘的第二尾部33。所述第二侧面31包括位于该第二侧面31上缘用以与第一侧面11上凸伸部112配合的接合部311及位于第二侧面31中端用以与上盖1第一侧面11的弧形凹部110相定位配合的按压结构6。其中,所述按压结构6前端内侧突伸设有与上盖1第一侧面11上的挡止部1110相配合的一配合部61。所述第二基面32内表面前端设有一对第二凹槽321及一对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21之间的第二梯形凸块322,其中所述第二梯形凸块322之间形成另一用以卡持绝缘本体21下壁211第二弧形干涉块2112的卡持空间(未标号)。且,在第二基面32内表面后端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板323。另外,下盖3第二尾部33上设有若干用以与线缆连接部5相卡扣的第二卡扣槽330。电路板4上设有若干用以将导电端子22焊接部221与线缆电性连接的导电路径(未图示)。线缆连接部5用以连接线缆与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100,其前端设有用以与上、下盖1、3卡扣的卡扣环51。一并参照图1至图5所示,组装时,可先将导电端子22、卡持端子23与绝缘本体21相固持。所述导电端子22的固持部221及弹性部223收容于绝缘本体21的端子收容槽213内,其中固持部221与该端子收容槽213卡持,而其焊接部222延伸出该端子收容槽213后部,又其接触部224则延伸出绝缘本体21对接部214的开口2140,露于对接部214的对接表面,以利于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卡持端子23固持于绝缘本体21两侧,其中卡持端子23的卡持部231与“U”型绝缘本体21的两翼部215相卡持,而弹性臂232位于绝缘本体21侧壁212的外侧,其部分可收容于该绝缘本体21侧壁212第二狭槽2122内,其中弹性臂232的按压部2320位于该第二狭槽2122的外侧,又卡持端子23的倒钩部233位于绝缘本体21侧壁212第一狭槽2121内并突出该第一狭槽2121。其次,将组装好的端子模组2及电路板4与下盖3安装在一起(参照图5)。所述端子模组2绝缘本体21下壁211上的一对第二扣持凸块2111及第二弧形干涉块2112分别与下盖3上的一对第二凹槽321与由第二梯形凸块322所形成的卡持空间相配合,同时,端子模组2绝缘本体21侧壁212两侧的卡持槽2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