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93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包括温水生成装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控水阀,测温阀,冷水管,滴管,滴灌主管道;温水生成装置一端是进水口,通过第一控水阀与第一冷水管连接,另一端是与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一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冷水管与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二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二端连接;三叉管道的第三端与第三测温阀连接,第三测温阀再依次与第二控水阀、滴灌主管道连接;滴灌主管道通过第三控水阀与多根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彻底消灭韭菜迟眼蕈蚊,又不影响韭菜植株正常生长,开辟了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新方向。下害虫绿色防控新方向。下害虫绿色防控新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水滴灌系统,具体地,涉一种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属于农业害虫物理防治


技术介绍

[0002]防治害虫,虽然有天敌、菌剂、粘虫板、防虫网等多种绿色防控方法,但是均存在不同的缺陷,比如,成本高、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等。目前,防治害虫常用的方法仍然是化学农药。然而,新型药剂的研发上市,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倘若长期使用某些或某类药剂,害虫则会产生严重的抗药性。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杀虫的药量也随之增加。在无更好杀虫办法的情况下,迫使菜农们乱用高毒剧毒农药,增加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是个永恒的主题。
[0003]根据寄主与害虫对高温耐受性不同,合理准确地研究出寄主与害虫对高温耐受性差异,选择不影响寄主生长又能杀死害虫的温度研发并应用温防产品。
[0004]以韭菜地韭菜迟眼蕈蚊为例。史彩华等(史彩华, 杨玉婷, 韩昊霖, 等. 北京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越夏越冬场所调查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53(6): 1174

1183.)研究表明,当温度达42℃时,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卵、幼虫和蛹100%死亡所需时间分别为0.67 h、1.00 h、2.00 h和2.33 h(Shi C H, Hu J R, Wei Q W, et al. Control of Bradysia odoriphaga (Diptera: Sciaridae) by soil solarization. Crop Protection, 2018, 114: 76

82.)。除了温度,湿度也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后代繁殖的主要因子(Shi C H, Hu J R, Zhang Y J.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a field population of Bradysia odoriphaga.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20, 113(4): 1927

1932)。目前,针对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子通常都是单独研究、单独应用。然而,在复杂的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总是相互作用的(Malinovic

Milicevic S, Mihailovic D T, Lalic B, et al.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UV

B radiation indices in the Vojvodina region, Serbia. Climate Research, 2013, 57(2): 111

121.)。当遇到高温胁迫而不能通过行为活动躲避时,昆虫首先通过排泄体内水分来降低温度,以避免高温对其伤害(Roura

Pascual N, Hui C, Ikeda T, et al. Relative roles of climatic suitability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in determining the pattern of spread in a global invad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1): 220

225.)。当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影响昆虫吸水和排水机制时,虫体内水分平衡就会失调,改变其盐离子浓度,促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因此,若能专利技术一款技术或方法,将温湿度互作的受限因子同时运用到害虫防治中,则能达到1+1大于2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
水滴灌系统。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例,使用本技术不使用化学农药,既能彻底消灭韭菜迟眼蕈蚊,又不影响韭菜植株正常生长,开辟了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新方向。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所述温水滴灌系统包括温水生成装置,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第一控水阀、第二控水阀、第三控水阀,第一测温阀、第二测温阀、第三测温阀,第一冷水管、第二冷水管,滴管、滴灌主管道;其中,温水生成装置一端是进水口,通过第一控水阀与自来水源的第一冷水管连接,另一端是热水出口,与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一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自来水源的第二冷水管与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二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二端连接;三叉管道的第三端与第三测温阀连接,第三测温阀再依次与第二控水阀、滴灌主管道连接;滴灌主管道通过第三控水阀与多根滴管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温水滴灌系统采用的滴管孔径为No.1(
Ø
=2.4 mm)、No.2(
Ø
=1.4 mm)或No.3(
Ø
=1.0 mm)3种型号,优选No.3(
Ø
=1.0 mm)型号滴管。
[0008]所述温水滴灌系统,优选地,其中滴灌的孔间距为20 cm。
[0009]所述的温水滴灌系统,热水管和自来水冷水管均与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根据需要分别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流量,以便调节滴灌水的温度。
[0010]所述的温水滴灌系统,所述温水滴灌系统设有3个测温阀,分别测热水管流出的水温、自来水冷水管流出的水温、混合后流出的水温,确保选择合适的杀虫水温。
[0011]所述的温水滴灌系统,当需要进行温水滴灌时,分别打开热水管和冷水管上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设置生成热水流量,启动电源开关,将热水管和冷水管两管中的水通过混合达到预定温度,再通过滴管滴灌至韭菜根系附近的土壤。
[001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温水滴灌系统,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例:选择42

50℃温水通过本技术滴灌至韭菜根系附近的土壤,根据选择水温的不同,滴灌时间也不相同,滴灌时间为0.5小时至1小时。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温水滴灌系统,全年均可使用。若露地无风天气,可以直接滴灌;若有风天气,增加封闭保温装置,封闭保温装置可以是无滴塑料膜(厚度可为0.12mm)制成,如平地覆膜,或者是其他柔软的保温材料,可以折叠并反复多次使用;进一步地,封闭保温装置四周设有一个可与地面紧密接触的带状重物条,当封闭保温装置罩着需要滴灌的田块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若在大棚内,可以直接使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在明确了寄主与害虫对高温耐受力差异的基础上,以韭菜地防治韭菜迟眼蕈蚊为例,本专利技术的“温水滴灌”系统控制水温在42

50℃范围内,既能彻底消灭韭菜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不耐高温的地下害虫的温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水滴灌系统包括温水生成装置,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第一控水阀、第二控水阀、第三控水阀,第一测温阀、第二测温阀、第三测温阀,第一冷水管、第二冷水管,滴管、滴灌主管道;其中,温水生成装置一端是进水口,通过第一控水阀与自来水源的第一冷水管连接,另一端是热水出口,与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一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一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自来水源的第二冷水管与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连接,第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再依次与第二测温阀、三叉管道的第二端连接;三叉管道的第三端与第三测温阀连接,第三测温阀再依次与第二控水阀、滴灌主管道连接;滴灌主管道通过第三控水阀与多根滴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水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的型号为No.1、No.2或No.3,No.1、No.2或No.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彩华张友军吴青君王少丽徐宝云谢文郭兆将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