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82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湿法脱硫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湿法脱硫塔底部配置有循环浆液池,为防止循环浆液池中的固体悬浮物发生沉淀,通常需要在吸收塔底部外壁上设置防止沉淀发生的侧进式搅拌器,既增加了投资和能耗,又不能解决吸收塔中心地带的沉积问题,另外还容易造成侧进式搅拌器在塔壁的安装区域发生振动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及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
[0007]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
[0008]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
[0009]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喷淋层循环喷淋的脱硫废水与热烟气接触传质后,落在倾斜导流板上;r/>[0012]在倾斜导流板的汇集、导流作用下,通过倾斜导流板的下方出口大流量快速流下,并落在弧形导流板上;
[0013]在弧形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流向塔体底部,对塔体底部的浆液进行扰动;
[0014]同时,采用设置于塔体底部的吸入支管阵列对浆液进行抽吸、循环喷淋。
[001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在吸收塔内设置倾斜导流板、在循环泵吸入口对面的塔壁上构造出弧形导流板,利用了脱硫循环泵的浆液流量,利用浆液循环泵的吸入管道配置底部吸入支管阵列,产生了塔内浆液的流动驱动力,在省去侧进式搅拌器的基础上完成了防沉积操作,从而消除湿法脱硫运行过程中湿法吸收塔底部发生固体结晶物沉积的问题;即使在系统停运后重新启动时,吸入支管阵列也能逐步吸起沉淀物,快速恢复塔内浆液的悬浮状态。该种设置方式可以为企业节省设备投资、维护成本和运行能耗。
[0017]2)该系统采用的设备与部件的配置,均为固定式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基本无需维护,具有较明显的运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可以作为现有吸收塔搅拌设施的替代和升级方案。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循环泵吸入主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入支管在吸入主管上的分布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吸入支管在吸入主管上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B

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弧形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0026]其中,1

湿法脱硫塔;2

吸入主管;3

弧形导流板;4

倾斜导流板;5

循环浆液池;6

循环浆液泵组;7

喷淋层组;8

除雾器;9

吸入支管;10

弧形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
[0029]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
[0030]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
[0031]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导流板相对于塔体横截面的倾斜角度为15

55
°
,优选为30

50
°
,进一步优选为45

50
°

[0033]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导流板的出口处设置有限流沿。
[0034]优选的,所述限流沿相对于塔体横截面垂直设置。
[0035]限流沿的作用是与塔壁围成脱硫废水流动通道,对其起到一定的聚集作用,防止脱硫废水在倾斜导流板的出口处呈放射状喷出。将脱硫废水聚集下落至弧形导流板的上方,并沿弧形导流板汇聚流下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塔体底部的浆液在该冲击作用下可以较好地起到搅拌作用。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槽。
[0037]优选的,所述弧形导流槽的出口方向相对于塔体直径倾斜设置。
[0038]进一步优选的,多个弧形导流槽的出口方向相同。
[0039]弧形导流槽的出口方向相对于塔体直径倾斜设置,流下的较大流速的脱硫废水在塔内壁的限位作用下会在塔底形成漩涡,对塔底浆液产生更好的搅拌作用。
[0040]此外,在弧形导流板上设置多个弧形导流槽,落在弧形导流板上的脱硫废水会汇聚在弧形导流槽内,形成流速和冲击力更大的流体,进而可以产生更好的搅拌作用。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入支管阵列,包括交叉设置的吸入主管组件和设置于吸入主管上的吸入支管组件。
[0042]优选的,每个吸入主管的一侧均设置有两排吸入支管,两排吸入支管相对于吸入主管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0043]每个吸入主管上均设置有两排吸入支管,通过两排吸入支管吸入的脱硫废水会在吸入主管内形成撞击扰流,以产生进一步混匀的效果。
[004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吸入支管的端部设置有缩径结构,使吸入支管的末端呈喇叭状。
[0045]优选的,所述缩径结构的内径为
[0046]吸入支管末端的缩径结构可以提高其抽取力,喉口口径较小时,抽取力较大,但口径过小,容易引发液相阻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倾斜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和吸入支管阵列,其中,所述倾斜导流板安装于塔体的截面上,且其出口端相对于塔体的横截面倾斜向下设置;弧形导流板,其上端倚靠塔体侧壁设置,其下端固定于塔体底部,其上端位于倾斜导流板出口端的下方;塔体底部的上方设置所述吸入支管阵列,且吸入支管阵列通过循环浆液泵组与喷淋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流板相对于塔体横截面的倾斜角度为15

55
°
,优选为30

50
°
,进一步优选为45

50
°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导流板的出口处设置有限流沿;优选的,所述限流沿相对于塔体横截面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槽;优选的,所述弧形导流槽的出口方向相对于塔体直径倾斜设置;优选的,多个弧形导流槽的出口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脱硫塔防沉积循环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支管阵列,包括交叉设置的吸入主管组件和设置于吸入主管上的吸入支管组件;优选的,每个吸入主管的一侧均设置有两排吸入支管,两排吸入支管相对于吸入主管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述平杨怀锋刘振华吕扬冯超仇洪波陈向波杨凤岭孙德山吕和武范贤平蔡延民王国威尹鹏吕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