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基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78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e基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cBN磨料与铁基结合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末A,再将混合粉末A与辅助粘结剂、造孔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料B,将混合粉料B进行热压成型,获得砂轮压坯,将砂轮压坯进行烧结获得砂轮坯体,砂轮坯体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回火处理即得Fe基cBN砂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选铁基粘结剂,再结合上述工艺的协同作用下,获得的cBN砂轮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强度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砂轮还具有磨削精度高、加工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功率损耗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效益好等优点。效益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e基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硬磨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e基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时代对精密加工技术的要求不断加大,采用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等超硬磨料砂轮的磨削加工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粗磨与精磨加工之中。同时,该加工工艺也成为了当代机械制造领域中实现精密与超精密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磨料磨具如碳化硅、刚玉等都不能满足当前对高速、高效、高精度的磨削要求。并且,随着当代磨床的不断发展,性能好、自动化程度越高的磨床设备对于其使用的砂轮等磨削工具的性能指标也会越来越严格。
[0003]当前市场中存在并常用的超硬磨削材料主要以立方氮化硼(cBN)和金刚石两大类型磨料为主。立方氮化硼(cBN)磨料的硬度介于金刚石和碳化硅之间。并且立方氮化硼(cBN)磨料和其它磨料相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抗腐蚀性能等。cBN砂轮还具有以下优点:化学稳定性高,磨削适应范围广,磨削精度高,磨具自锐性好,可手持打磨且经修整后可循环利用,使用寿命长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超硬磨削砂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CN110238766A金刚石砂轮,虽然满足了磨削材料对硬度的要求,但是高额的生产成本,还有金刚石磨料与结合剂之间的结合力不足而导致断裂、脱落、甚至崩料等危险情况发生等不良性能导致其不能在市场中广泛运用。又如CN109877719A与CN108818331金属基cBN砂轮,虽然改进了烧结过程,使得材料具有极好的热导率,可以快速降低磨削工件表面的温度,但是却不能满足材料在高速磨削中加工的要求,不具有耐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e基cBN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Fe基cBN砂轮具有优异的强硬度和耐高温性能,从而满足在现代机械发展中人们对磨削材料的强硬度和耐高温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在高速磨削和自动化机械上的运用。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cBN磨料与铁基结合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末A,再将混合粉末A与辅助粘结剂、造孔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料B,将混合粉料B进行热压成型,获得砂轮压坯,将砂轮压坯进行烧结获得砂轮坯体,砂轮坯体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回火处理即得Fe基cBN砂轮。
[0006]优选的方案,所述的cBN磨料的粒径小于200μm,纯度≥99%。
[0007]优选的方案,所述铁基结合剂,选自铁基结合剂A、铁基结合剂B、铁基结合剂C中的一种,其中铁基结合剂A,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Co粉:8~35%,Mo粉:15~18%;其中铁基结合剂B,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W粉:5~28%,Ni粉:18~25%;其中铁基结合剂C,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Ni粉:8~25%,Co粉:8~25%,Mo粉:5~18%,W粉:5~18%。
[0008]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铁基结合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Ni粉:8~25%,Co粉:8~25%,Mo粉:5~18%,W粉:5~18%。
[0009]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采用上述组份的铁基结合剂时,最终所得Fe基cBN砂轮的性能最优。
[0010]进一步的优选,Fe粉,Ni粉,Co粉,Mo粉,W粉的粒径均小于200μm,纯度≥99%。
[0011]优选的方案,将cBN磨料与铁基结合剂混合0.5~1.5h获得混合粉末A。
[0012]优选的方案,所述辅助粘结剂为丙烯酸乳液。
[0013]优选的方案,将混合粉末A与辅助粘结剂混合0.5~1.5h获得混合粉料B。
[0014]优选的方案,所述造孔剂为石墨,所述石墨的粒径为50~100μm。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以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加入造孔剂的加入量以及造孔剂的粒径协同其他物料的粒径,从而控制Fe基cBN砂轮的孔隙率在20

30%之间,此时,Fe基cBN砂轮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很好的冷却,且易于排出磨屑,而若石墨粒径过大,Fe基cBN砂轮的孔隙率过大,则会造成Fe基cBN砂轮的力学性能下降,Fe基cBN砂轮的孔隙率小,则无法起到冷却的效果,同时磨屑也无法及时排出。
[0016]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粉料B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cBN磨料:5~20%,铁基结合剂:40~70%,辅助粘结剂:5~15%,造孔剂8

15%。
[0017]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粉料B于40~60℃干燥至质量为烘干前的90~95%,然后再过100目筛1~2遍取筛下物,再将所得筛下物进行热压成型。
[0018]优选的方案,所述热压成型的压力为15~30MPa,保压时间为30~60min,温度为1000

1200℃。
[0019]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热压成型在圆形的石墨模具中进行。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热压成型在氮气气氛保护下进行。
[0020]专利技术人发现,先采用短时间的热压成型,然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真空烧结,最终所得Fe基cBN砂轮的力学性能最为优异。
[0021]优选的方案,所述烧结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000~1100℃,烧结的时间为4

8h,升温速率为5~15℃/min。
[0022]优选的方案,所述淬火处理的过程为:先将炉温预热到700

900℃,然后将砂轮放入炉内,升温至1050~1100℃,保温0.5~1h,然后油冷至室温。
[0023]进一步的优选,先以20

30℃/min的速率将炉温预热到700

900℃,然后再以5

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50~1100℃。
[002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淬火处理保温完成后快速油冷至室温,油冷介质为工业用淬火油。
[0025]优选的方案,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560~600℃,保温时间为3h~4h。回火处理完成后,空冷3h~4h。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一种Fe基cBN砂轮。
[0027]所述Fe基cBN砂轮的孔隙率为20~30%。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采用铁基结合剂,且通过优选铁基结合剂的成分,使制备的砂轮不仅具有更好的结合性能,且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另外,通过控制造
孔剂的加入量以及造孔剂的粒径协同其它物料的粒径,从而控制Fe基cBN砂轮的孔隙率在20

30%之间,此时,Fe基cBN砂轮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很好的冷却,且易于排出磨屑;而在成型过程中,采用短时间的热压成型协同长时间的真空烧结,从而使得元素扩散充分,烧结致密,而最后烧结完成后,通过增加淬火与回火热处理,先经淬火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cBN磨料与铁基结合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末A,再将混合粉末A与辅助粘结剂、造孔剂混合获得混合粉料B,将混合粉料B进行热压成型,获得砂轮压坯,将砂轮压坯进行烧结获得砂轮坯体,砂轮坯体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回火处理即得Fe基cBN砂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BN磨料的粒径小于200μm,纯度≥9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基结合剂,选自铁基结合剂A、铁基结合剂B、铁基结合剂C中的一种,其中铁基结合剂A,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Co粉:8~35%,Mo粉:15~18%;其中铁基结合剂B,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W粉:5~28%,Ni粉:18~25%;其中铁基结合剂C,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Fe粉:30~60%,Ni粉:8~25%,Co粉:8~25%,Mo粉:5~18%,W粉:5~18%;将cBN磨料与铁基结合剂混合0.5~1.5h获得混合粉末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粘结剂为丙烯酸乳液;将混合粉末A与辅助粘结剂混合0.5~1.5h获得混合粉料B。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e基cBN砂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石墨,所述石墨粒径为50~100μm;所述混合粉料B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鹏康希越张乾坤陈豫章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萨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