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装置及其气液分离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其气液分离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制冷系统,特别是大型直接膨胀供液的制冷系统,为了防止蒸发器出气带液、液体制冷剂直接进入制冷压缩机,通常在制冷压缩机的吸气口和蒸发器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但是,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体在夹带制冷剂液体的同时,也夹带有冷冻润滑油,因此需要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体(还包含冷冻润滑油和制冷剂液体)进行气液分离,除了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外,还要将冷冻润滑油分离出来返回制冷压缩机,如果冷冻润滑油没有及时返回制冷压缩机,会造成制冷压缩机缺油。现有技术中,是通过直接将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体输入到气液分离器,通过对制冷剂液体进行蒸发分离后,再将剩下的润滑油送回到制冷压缩机。
[0003]可见,气液分离器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对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在进入制冷压缩机之前进行气、液分离,二是让从让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润滑油回到制冷压缩机。
[0004]专利技术专利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其具有分离腔室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侧部的分离进气管(4)、位于壳体顶部的分离出气管(5)和位于壳体底部的分离出液管(11),所述分离腔室底部设有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器,所述吸附器设有:吸附进气管(19,20),用于输入含有液体的气体;吸附出气管(27,28),用于向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排出经过吸附后的气体;饱和度传感器(25,26),用于监测吸附器内的吸附剂饱和度;所述吸附进气管上设有吸附进气控制阀以及位于吸附进气控制阀入口端的吸附进气止回阀,所述吸附出气管上设有吸附出气控制阀以及位于吸附出气控制阀出口端的吸附出气止回阀;反吹装置,其连通到所述吸附出气控制阀(29,30)的入口端;以及处理器(16),其与所述至少一个吸附器上的每个吸附进气控制阀(21,22)、吸附出气控制阀(29,30)、饱和度传感器(25,26)和反吹装置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装置包括:供气源,用于提供反吹热气;以及反吹控制阀(33,34),用于控制供气源对不同吸附器反吹通道的打开或关闭,所述反吹控制阀(33,34)与处理器(16)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干度检测仪(14),用于检测分离出气管(5)内的气体干度;分离出气控制阀(15),其位于气体干度检测仪(14)出口端;所述气体干度检测仪(14)、分离出气控制阀(15)和换热装置分别与处理器(16)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从下至上流通的换热管(12),所述换热管(12)最低点作为换热源输入口,所述换热管(12)最高点作为交换热量后的输出口;换热控制阀(13),用于控制换热装置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换热控制阀(13)设置在换热源输入口,且与处理器(16)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出液控制阀(10),其设置在分离出液管(11)上;液位传感器(7),用于监测分离腔室内的液位高度;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分离出液控制阀(10)、液位传感器(7)和换热控制阀(13)通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射装置(8),所述分离出液管(11)上设有分离出液控制阀(10),分离出液控制阀(10)出口端连通引射装置(8),且所述引射装置(8)的轴向进口端与供气源连通,在所述引射装置(8)的轴向进口端与供气源之间设置有引射控制阀(9);所述分离出液控制阀(10)、引射控制阀(9)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进气管入口端连通蒸发器出气口获取制冷剂气体,所述供气源为油分离器出气管的制冷剂气体,所述换热源来自
冷凝器出液口或贮液器出液口的液体制冷剂,所述引射装置(8)的轴向出口端和分离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雨,朱凤朝,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