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澳门大学专利>正文

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40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7
一种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涉及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和应变传感光纤光栅;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包括第一柔性转动臂、第二柔性转动臂、第三柔性转动臂、第四柔性转动臂、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竖向梁、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第一竖向移动臂分别与第一柔性转动臂和第三柔性转动臂铰接,第二竖向移动臂分别与第二柔性转动臂和第四柔性转动臂铰接;应变传感光纤光栅设置于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第一安装件、竖向梁和第二安装件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能够对应变测量进行三级增敏放大,以提高应变增敏范围。变增敏范围。变增敏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光栅传感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因其具有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体积小、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其非常适用于严苛环境下的结构健康监测。目前,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已经在桥梁、大坝、石油管道、飞机液压管路系统以及大型工程结构和机械装备的健康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目前,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被广泛地应用于结构的损伤检测和定位。然而,传统的点式光纤光栅应变计只有当损伤正好出现在应变计附近才能被有效检测。因此,对于规模庞大的土木工程结构和机械装备而言,若要有效识别结构的损伤,则需要成千上万的测点,这无疑增加了监测的成本。为了减少应变测点,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计应运而生,该应变计能够测量结构在一定标距长度内的平均应变,然而,现有的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计因其应变增敏机制较为单一,其在给定的标距内应变增敏的范围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对损伤引起的微小应变进行有效测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其能够对应变测量进行三级增敏放大,从而在给定的标距内提高应变增敏的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该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和应变传感光纤光栅;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包括第一柔性转动臂、第二柔性转动臂、第三柔性转动臂、第四柔性转动臂、铰接于第一柔性转动臂和第二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一安装件、铰接于第三柔性转动臂和第四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安装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连接于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之间的竖向梁、连接于第一弓形梁远离竖向梁一侧的第一竖向移动臂,以及连接于第二弓形梁远离竖向梁一侧的第二竖向移动臂;第一竖向移动臂远离第一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第三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第二竖向移动臂远离第二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第四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应变传感光纤光栅沿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设置于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第一安装件、竖向梁和第二安装件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该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能够对应变测量进行三级增敏放大,从而在给定的标距内提高应变增敏的范围。
[0007]可选地,第一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第一安装件和第一竖向移动臂之间;第二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第一安装件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第三柔性转
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第二安装件和第一竖向移动臂之间;第四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第二安装件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
[0008]可选地,第一柔性转动臂和第三柔性转动臂沿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呈对称设置,且第一柔性转动臂与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横向轴线的夹角和第三柔性转动臂与横向轴线的夹角相同。
[0009]可选地,第一柔性转动臂与横向轴线的夹角在3
°
至10
°
之间。
[0010]可选地,第一柔性转动臂和第一竖向移动臂的铰接点至第一弓形梁的距离大于0mm。
[0011]可选地,第一竖向移动臂、第一弓形梁、竖向梁、第二弓形梁以及第二竖向移动臂上沿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设置有第一V型槽,应变传感光纤光栅嵌设于第一V型槽内。
[0012]可选地,应变传感光纤光栅的一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于第一弓形梁与第一竖向移动臂连接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于第二弓形梁与第二竖向移动臂连接的一端。
[0013]可选地,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还包括嵌设于竖向梁内的温度补偿块,温度补偿块沿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设置,温度补偿块靠近第二弓形梁的一端和竖向梁连接,且温度补偿块的其余侧壁与竖向梁之间具有间隙;温度补偿块上嵌设有温度传感光纤光栅。
[0014]可选地,温度补偿块背离第一V型槽的一面设有第二V型槽,温度传感光纤光栅嵌设于第二V型槽内。
[0015]可选地,温度传感光纤光栅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于第二V型槽内。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申请提供的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和应变传感光纤光栅;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包括第一柔性转动臂、第二柔性转动臂、第三柔性转动臂、第四柔性转动臂、铰接于第一柔性转动臂和第二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一安装件、铰接于第三柔性转动臂和第四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安装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连接于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之间的竖向梁、连接于第一弓形梁远离竖向梁一侧的第一竖向移动臂,以及连接于第二弓形梁远离竖向梁一侧的第二竖向移动臂;第一竖向移动臂远离第一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第三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第二竖向移动臂远离第二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第四柔性转动臂远离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应变传感光纤光栅沿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设置于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第一安装件、竖向梁和第二安装件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本申请利用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位移放大机理,可以实现使得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各自的两个铰接点的连线的应变对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安装位置间的应变进行两级放大;且通过在第一竖向移动臂和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设置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能够实现一级放大;最终,能够实现对应变测量进行三级增敏放大,从而在给定的标距内提高应变增敏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2]图标:100

多级应变增敏基片;11

第一柔性转动臂;12

第二柔性转动臂;13

第三柔性转动臂;14

第四柔性转动臂;21

第一安装件;22

第二安装件;31

第一弓形梁;32

第二弓形梁;40

竖向梁;51

第一竖向移动臂;52

第二竖向移动臂;a

第一方向;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和应变传感光纤光栅;所述多级应变增敏基片包括第一柔性转动臂、第二柔性转动臂、第三柔性转动臂、第四柔性转动臂、铰接于所述第一柔性转动臂和所述第二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一安装件、铰接于所述第三柔性转动臂和所述第四柔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安装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弓形梁和第二弓形梁、连接于所述第一弓形梁和所述第二弓形梁之间的竖向梁、连接于所述第一弓形梁远离所述竖向梁一侧的第一竖向移动臂,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弓形梁远离所述竖向梁一侧的第二竖向移动臂;所述第一竖向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一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转动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柔性转动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竖向移动臂远离所述第二弓形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柔性转动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柔性转动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应变传感光纤光栅沿所述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竖向移动臂和所述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竖向梁和所述第二安装件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一竖向移动臂之间;所述第二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所述第三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一竖向移动臂之间;所述第四柔性转动臂通过柔性铰链铰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竖向移动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标距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转动臂和所述第三柔性转动臂沿所述多级应变增敏基片的纵向轴线呈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超颜王吉阮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