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726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根据薄壁叶片的理论模型和实测三维模型,将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对型面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叶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进排气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完成薄壁叶片的超声冲击强化;其中,超声冲击强化加工方式为单向走刀;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适当的超声冲击加工方案,通过对走刀方向和行间距的调节,避免加工变形的情况下实现对薄壁叶片进行超声冲击强化的目的,提升了叶片表面粗糙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机械加工中的薄壁叶片表面强化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最重要的核心转动构件之一,属于安全敏感产品,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转动等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一旦失效将导致停机、危及安全,甚至造成机毁人亡。
[0003]为了提高其疲劳性能与可靠性,一般在切削成形加工后会对其进行表面强化处理以提高其表面力学性能等。常用的表面强化工艺为喷丸强化,但是,喷丸强化后的叶片表面粗糙度较大,且加工可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根据区域的结构特征不同,采用不同的超声冲击强化刀具及路径,为薄壁叶片类零件的表面超声冲击强化提供一种可靠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根据薄壁叶片的理论模型和实测三维模型,将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薄壁叶片的理论模型和实测三维模型,将所述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对所述型面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所述叶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所述进排气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完成所述薄壁叶片的超声冲击强化;其中,所述超声冲击强化加工方式为单向走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包括:根据所述薄壁叶片的榫头部位与所述对称超声冲击工具的干涉情况确定干涉区域,将所述干涉区域划分为叶根区,所述薄壁叶片的其他部位为非叶根区;其中,所述超声冲击工具与榫头距离小于干涉阈值为干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叶根区划分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具体包括:以所述薄壁叶片的进排气边圆弧部分与叶片型面自由曲面的相交曲线作为界限,将所述非叶根区划分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对所述型面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包括: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同时沿所述型面区的叶盆部和叶背部、进行横向/纵向的超声冲击强化;其中,所述横向为所述薄壁叶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纵向为所述薄壁叶片的宽度方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倡锋周征谭靓任军学张定华张娅罗健鑫雷其平高旭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