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25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与系统,包括,S1、获取运输任务;S2、基于运输任务获取主任务;S3、对主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得主任务车辆调度方案;S4、基于主任务获取子任务,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取子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将主任务及子任务从运输任务中进行剔除,基于剔除后的运输任务重新获取主任务;S5、通过重复S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规划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同时物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对物流服务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省内城市间运输一般运输量较大、运输车次较多,且存在大量空车返程的情况。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为承运商匹配返程运输任务以充分利用返程运力,即在一次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匹配合适的返程任务,使得车辆在返程时可以承载相应的运输需求,这种做法一方面节约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为承运商带来额外的收益。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货运平台的出现将众多托运商和承运商聚集起来,汇聚成托运需求池和运力资源池,依托于资源池,由平台集中决策,为更精准、成本更低的运输规划提供了可能。现有的返程运输的方案固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两个城市间的运输量往往是不平衡的,可能存在返程任务量远远小于去程任务量的情况,因此空车率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平台集中决策的情景下,如何确定省内城市间车辆调度以及车辆运输路线,以降低车辆空载率,减少运输成本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延长车辆运输链条以最大程度降低空载率,比返程运输具有更大的成本节约优势。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包括:
[0005]S1、获取运输任务,其中,所述运输任务包括任务起点城市、任务达到城市、各个城市间待规划的运输任务量以及相对应的运输距离;
[0006]S2、基于运输任务获取主任务,其中主任务为全部运输任务中运输任务量最大的运输任务;
[0007]S3、对主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得主任务车辆调度方案;
[0008]S4、基于主任务获取子任务,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取子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将所述主任务及所述子任务从运输任务中进行剔除,基于剔除后的运输任务重新获取主任务;
[0009]S5、通过重复步骤S3

S4,直到运输任务清零,整合全部主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及全部子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得到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
[0010]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对主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基于主任务指派模型对主任务进行车俩调度,其中第一指派模型为:
[0011][0012][0013]n
ijk
≤v
ijk
[0014]其中D
ij
为从i地到j地的距离,c
k
为车型为k的车辆每百公里的运输成本,W
k
车型为k的车辆的运力,v
ijk
为从i地到j地的k型车辆的空闲数量,Q
ij
为主任务是从i地到j地运送总量,n
ijk
为决策变量是从i地到j地k型车辆的数量。
[0015]可选的,所述步骤S4中,基于主任务获取子任务的过程包括:
[0016]基于主任务,根据运输任务中的单位里程运输任务量或者运输任务中的总运输任务量对子任务进行选取,得到子任务,其中子任务为返程子任务或者服务子任务,返程子任务为从主任务目的地返回出发第的子任务,服务子任务为从主任务目的地去往其他城市,然后从其他城市返回目的地的子任务,服务子任务包括第一服务子任务及第二服务子任务。
[0017]可选的,当所述子任务为返程子任务时,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
[0018]基于返程指派模型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返程指派模型为:
[0019][0020][0021][0022]其中n
ijk
表示主任务各个车型的车辆调度数,n
jik
为返程各个车型的车辆调度数。
[0023]可选的,当所述子任务为服务子任务时,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
[0024]当所述第一服务子任务的任务量大于第二服务子任务的任务量时,基于第一指派模型对第一服务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第一指派模型为:
[0025][0026][0027][0028]基于第二指派模型对第二服务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第二指派模型为:
[0029][0030][0031][0032]当所述第一服务子任务的任务量大于第二服务子任务的任务量时,基于第三指派模型对第二服务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第三指派模型为:
[0033][0034][0035][0036]基于第四指派模型对第一服务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第四指派模型为:
[0037][0038][0039][0040]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包括,托运需求获取模块,承运信息获取模块,车辆调度平台开发模块
[0041]所述托运需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输任务;
[0042]所述承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汇总运力资源数据,以及根据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提供运输服务;
[0043]所述车辆调度平台开发模块用于对运输任务聚类整合,并对承运方运力资源数据整合,基于整合后的托运方需求信息及运力资源数据,生成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向托运需求获取模块及承运信息获取模块输出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
[0044]可选的,所述托运需求获取模块包括托运需求信息提交接口,其中所述托运需求信息提交接口用于获取运输任务,并将所述运输任务传输给车辆调度平台开发模块。
[0045]可选的,所述承运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承运方供给信息提交接口及运输服务提供模块;其中所述承运方供给信息提交接口用于获取并汇总运力资源数据,并将汇总信息传输给车辆调度平台开发模块;所述运输服务提供模块用于根据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提供运输服务。
[0046]可选的,所述车辆调度平台开发模块包括运输任务聚类整合模块、承运方运力资源整合模块、物流运输规划模块及运输方案结果输出接口;其中所述运输任务聚类整合模块用于对运输任务聚类整合;所述承运方运力资源整合模块用于对运力资源数据进行整合;所述物流运输规划模块基于整合后的托运方需求信息及运力资源数据,生成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所述运输方案结果输出接口用于向托运需求获取模块及承运信息获取模块输出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
[004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与系统利用第三方平台的信息优势,充分整合承运方和托运方的信息,进行统一规划,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了所调度车辆的运力资源,减少空车运输的发
生,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为托运方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也为承运方的单次出车创造了更大的收益空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与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由于车辆空载率的下降,减少了调度车辆的数量,从而减少了CO2等气体的排放,也降低了道路拥堵程度,对于环保和交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运输任务,其中,所述运输任务包括任务起点城市、任务达到城市、各个城市间待规划的运输任务量以及相对应的运输距离;S2、基于运输任务获取主任务,其中主任务为全部运输任务中运输任务量最大的运输任务;S3、对主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得主任务车辆调度方案;S4、基于主任务获取子任务,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获取子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将所述主任务及所述子任务从运输任务中进行剔除,基于剔除后的运输任务重新获取主任务;S5、通过重复S3

S4,直到运输任务清零,整合全部主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及全部子任务车辆调度方案,得到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主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基于主任务指派模型对主任务进行车俩调度,其中第一指派模型为:俩调度,其中第一指派模型为:n
ijk
≤v
ijk
其中D
ij
为从i地到j地的距离,c
k
为车型为k的车辆每百公里的运输成本,W
k
车型为k的车辆的运力,v
ijk
为从i地到j地的k型车辆的空闲数量,Q
ij
为主任务是从i地到j地运送总量,n
ijk
为决策变量是从i地到j地k型车辆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基于主任务获取子任务的过程包括:基于主任务,根据运输任务中的单位里程运输任务量或者运输任务中的总运输任务量对子任务进行选取,得到子任务,其中子任务为返程子任务或者服务子任务,返程子任务为从主任务目的地返回出发第的子任务,服务子任务为从主任务目的地去往其他城市,然后从其他城市返回目的地的子任务,服务子任务包括第一服务子任务及第二服务子任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子任务为返程子任务时,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基于返程指派模型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返程指派模型为:基于返程指派模型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返程指派模型为:基于返程指派模型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其中返程指派模型为:其中n
ijk
表示主任务各个车型的车辆调度数,n
ijk
为返程各个车型的车辆调度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平台的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子任务为服务子任务时,对子任务进行车辆调度的过程包括: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华杨宇瑶林凯胡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超越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