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701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包括表体、心率检测单元和血压检测单元,血压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触屏显示模块为触摸屏显示器,触屏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囊的内部。该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无线通讯连接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模块通过4G、5G、蓝牙和WIFI信号中的一种与外界无线设备信号连接,连接到外界无线设备后,无线通讯连接模块将存储器中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通过无线信号传递到无线设备上,方便对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析。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讯
,具体为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新闻、天气信息等内容,同步手机中的电话、短信、邮件、照片、音乐等,这种新手表可被称作智能手表。
[0003]随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式设备,它将最新的IT技术与传统的手表功能相结合,具有便于携带、易于使用、功能丰富等优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将传统的医疗方式与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现有的智能手表智能监测佩戴者的心率,缺少可以检测佩戴者血压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包括表体、心率检测单元和血压检测单元,所述血压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触屏显示模块安装于表体的上表面,所述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表体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触屏显示模块为触摸屏显示器,所述触屏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泵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囊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接触端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一个压力设定值。
[0007]优选的,所述心率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球囊和接触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球囊均设置于表体的内部,所述球囊的内壁顶部安装有电触头一,所述球囊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电触头二。
[0008]优选的,所述接触传感器的接触段位于表体的底部且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所述球囊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电触头二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触屏显示模块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表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无线通讯连接模块,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存储器,所述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模块采用4G、5G、蓝牙和WIFI信号中的一种与外界无线设备信号连接。
[0010]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使用者将表体佩戴在手上,通过手指触摸触屏显示模块,触屏显示模块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识别识别出佩戴者的指纹,并通过中央处理器将佩戴者的指纹信息储存在存储器的内部。
[0012]S2:在需要检测血压时,压力传感器的接触端接触到佩戴者的皮肤,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微型气泵,从进气口将空气吸入气囊,气囊内充满气体,作用一个压力在接触端和压力传感器上,当施加的压力高于患者的收缩压时,打开排气口,气囊通过排气口向外排气,气囊内的气体逐渐减少,气囊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当施加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此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即为患者的收缩压,气囊继续向外排气,当所施加的压力等于或稍高于舒张压时,此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即为患者的舒张压。
[0013]S3:在需要检测心率时,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接触传感器,当佩戴者的脉搏跳动时,球囊底部会产生震动,使电触头二被顶起,与电触头一接触,随后电触头二又落下,在电触头二往复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与电触头一接触,电触头一会不断接受到电信号,随后将电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通过中央处理器显示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使佩戴者可以看到自己的心率。
[0014]S4:在连接外接无线设备时,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无线通讯连接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模块通过4G、5G、蓝牙和WIFI信号中的一种与外界无线设备信号连接,连接到外界无线设备后,无线通讯连接模块将存储器中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通过无线信号传递到无线设备上,对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微型气泵,从进气口将空气吸入气囊,气囊内充满气体,作用一个压力在接触端和压力传感器上,当施加的压力高于患者的收缩压时,打开排气口,气囊通过排气口向外排气,气囊内的气体逐渐减少,气囊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当施加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此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即为患者的收缩压,气囊继续向外排气,当所施加的压力等于或稍高于舒张压时,此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即为患者的舒张压,通过此方法对佩戴者的血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准确,误差较小。
[0017]2.该可穿戴手表的无线连接方法及监测系统,佩戴者在摸触屏显示模块上启动无线通讯连接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模块通过4G、5G、蓝牙和WIFI信号中的一种与外界无线设备信号连接,连接到外界无线设备后,无线通讯连接模块将存储器中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通过无线信号传递到无线设备上,方便对佩戴者的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血压检测单元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连接流程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心率检测单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包括表体、心率检测单元和血压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血压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触屏显示模块安装于表体的上表面,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表体的内部,触屏显示模块为触摸屏显示器,触屏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微型气泵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气囊还设置有出气口,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包括表体、心率检测单元和血压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触屏显示模块安装于表体的上表面,所述中央处理器、微型气泵、气囊和压力传感器均设置于表体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屏显示模块为触摸屏显示器,所述触屏显示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泵与气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气囊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个接触端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一个压力设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检测单元包括触屏显示模块、中央处理器、球囊和接触传感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球囊均设置于表体的内部,所述球囊的内壁顶部安装有电触头一,所述球囊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电触头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传感器的接触段位于表体的底部且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所述球囊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电触头二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触屏显示模块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无线通讯连接模块,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存储器,所述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连接模块采用4G、5G、蓝牙和WIFI信号中的一种与外界无线设备信号连接。6.一种可穿戴手表的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荣马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乐哈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