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BIM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压力钢管在安装过程中,时长会发现其压力钢管发生形变或者是中心错位,其很难纠正压力钢管的中心,很难确定其压力钢管的表面平整度,以及确认其是否发生了类似的变形的问题。
[0003]因此说,在大型压力钢管安装作业中,如何准确及时地获取压力钢管的空间姿态信息,为液压顶升控制系统或者吊装控制系统提供必要地参考依据,提高安装效率,避免安装事故的发生一直是大型压力钢管安装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压力钢管无法智能高效安装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0006]步骤S1:根据施工图获取压力钢管、镇墩、支墩及周边地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根据施工图获取压力钢管、镇墩、支墩及周边地形的基本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基本参数信息结合运用BIM软件建立在真实的地理坐标系下针对所述压力钢管的压力钢管三维模型;通过所述压力钢管三维模型中的轴线放样模块生成轴线信息库进行压力钢管模拟智能安装;步骤S2:在压力钢管的横截面上任意选取三个不同位置作为测量点位置,并在每个测量点位置上安装一组MEMS惯性传感器;每组MEMS惯性传感器用于获取压力钢管横截面上测量点处的原始传感数据;所述原始传感数据包括原始加速度信息;步骤S3:将液压顶升设备执行顶升操作时,实时将MEMS惯性传感器的原始传感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回至数据共享模块中;步骤S4:PLC控制器接收数据共享模块中发送的原始传感数据,根据所述原始传感数据进行转换得到针对地理坐标系下的目标数据;数据共享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数据通过空间圆拟合的算法将压力钢管的圆心坐标拟合出来,并与理论圆心坐标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对比结果为圆心偏差信息,根据所述圆心偏差信息计算得PLC控制器针对液压顶升设备的偏差调整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对比结果可以得到圆心偏差信息,通过圆心偏差信息由此可以计算得了PLC控制器针对液压顶升设备的偏差调整参数;步骤S5: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对比结果中的偏差调整参数传回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解析根据所述偏差调整参数进行液压顶升设备动态调整,直至拟合出的拟合圆心坐标与理论圆心坐标实现坐标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钢管、镇墩、支墩及周边地形的基本参数信息包括压力钢管的直径尺寸,壁厚厚度以及材料信息等等;所述镇墩的基本参数信息包括,镇墩结构尺寸、混凝土标号;所述支墩的基本参数信息包括支墩结构尺寸、混凝土标号;所述周边地形的基本参数信息包括;高程、大地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为惯性参考系下的原始加速度信息在地理坐标系下转换后得到的加速度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执行过程中,通过所述压力钢管三维模型中的轴线放样模块生成轴线信息库进行压力钢管模拟智能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0:轴线放样模块首先在压力钢管三维模型的每侧的压力钢管边沿圆周的三处位置上布置空间点模型,且三处位置分别为位于压力钢管边沿顶部位置的空间点,以及位于顶部位置的空间点向左侧转动90度边沿处的空间点,向右侧转动90度边沿处的空间点;步骤S11:其次基于三维BIM模型的属性信息,获取压力钢管三维模型的六个控制点坐标;通过上述六个控制点坐标采用空间圆拟合原理,拟合出压力钢管的左侧右侧两端处的空间点实现连线得到轴线控制点坐标,以此生成轴线信息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执行过程中,所述在压力钢管的横截面上任意选取三个不同位置作为测量点位置,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1:在液压顶升设备安装前先用全站仪选取三个不同位置作为测量点位置;
步骤S12:利用所述全站仪获取预装MEMS惯性传感器的测量点位置的地理坐标,以此作为参考初始坐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压力钢管智能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飞鸿,贾宗瑜,秦云,刘培峰,王涛,郝俊峰,张鹏军,乔鹏飞,王瑞斌,孙凯,娄运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