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居民融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公共服务、交通系统、市政系统等多种城市服务空间。在传统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地下空间往往作为人防空间的主体,并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及实施体系。
[0003]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地下空间可以用于改造然后用于应急避难。现有的改造方式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应急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旨在可以提高地下空间改造的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包括选定地下矩形空间构造通行区和居住区;基于居住区的分布生成补给区;在居住区上方转动设置折叠隔离装置;在居住区下方设置休息设施、独立通风设备和独立通信设备;在补给区设置物资储备格、防疫设施格、急救设施格、应急充电格和书籍报刊格;在通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定地下矩形空间构造通行区和居住区;基于居住区的分布生成补给区;在居住区上方转动设置折叠隔离装置;在居住区下方设置休息设施、独立通风设备和独立通信设备;在补给区设置物资储备格、防疫设施格、急救设施格、应急充电格和书籍报刊格;在通行区的交叉口设置引导路标;获取灾害等级,当灾害等级超过阈值时,放下折叠隔离装置,形成安全分隔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地下矩形空间构造通行区和居住区的具体步骤是:获取矩形空间面积;设置居住区的居住面积;基于矩形空间面积和居住面积计算居住区数量;基于居住区数量设置出口通道数量;基于出口通道数量生成通行区;基于通行区生成居住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矩形平灾功能转换空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居住区数量设置出口通道数量的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胡卫民,许洋,张扬,王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