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9662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名称为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J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担负抵御外界侵入,防止水分流失的职责;同时也是人体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的显示屏。当机体衰老时皮肤可表现为表皮干燥粗糙,肌肤松弛,皱纹增多、加深,缺乏弹性,皮肤色素沉着等;其根本机制是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损伤、老化。进而导致胶原蛋白含量减少,弹性蛋白变性。
[0003]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肤附属器的组织均会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改变,但最具有特征性的变化还是真皮层成分的变化。真皮层成分变化的内因是成纤维细胞衰老。成纤维细胞负责合成真皮中的结构性成分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以及氨基多糖和蛋白多糖等基质,其中以胶原纤维的含量最为丰富。皮肤老化过程中,胶原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真皮层厚度变薄;弹性纤维变性、减少,失去弹性、张力。
[0004]青春双歧杆菌是一类严格厌氧的益生菌,其来源主要是人、动物肠道和牛瘤胃等活体部位。其溶胞产物对皮肤的抗衰作用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如专利文献CN112708581A中记载了一种青春双歧杆菌DH162及其发酵产物、应用,专利文献CN113521111A中记载了青春双歧杆菌在衰老延缓防霉的应用。
[0005]然而,青春双歧杆菌在进行工业生产时,其对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目前的发酵培养所获得的菌体浓度和菌体得率都较低(目前青春双歧杆菌工业水平的菌体得率约2.5%),如何提高菌体得率是一项一直在进行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株青春双歧杆菌的溶胞产物可提高人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和数量,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功效。本专利技术还通过采用特定氮源和生长因子的发酵培养基、并对其工业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后,大大提高了菌体得率,使青春双歧杆菌工业水平的菌体得率达到3%以上。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春双歧杆菌,所述青春双歧杆菌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名称为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JK

BIF

BIF

001

02

B1,菌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3。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春双歧杆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A、将人肠道内容物稀释后加入筛选培养基中进行厌氧条件下培养;
[0011]B、挑取生长出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选取革兰氏阳性和具有双歧杆菌形态特征的菌株;
[0012]C、将步骤B选取的菌株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将螺旋生长于培养基底部的菌株进行需氧与厌氧条件下培养,选取只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菌株;
[0013]D、将步骤C选取的菌株进行过氧化氢酶检验,选取结果为阴性的菌株;
[0014]E、将步骤D选取的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乳酸和乙酸的检测,选取乙酸质量浓度大于乳酸质量浓度的菌株;
[0015]F、将步骤E选取的菌株进行16S rRNA的鉴定,获得青春双歧杆菌菌株。
[0016]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筛选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大豆蛋白胨10g/l,葡萄糖10g/l,酵母浸粉5g/l,磷酸氢二钾0.4g/l,柠檬酸氢二铵0.5g/l,硫酸镁0.02g/l,琼脂15g/l,L

半胱氨酸盐酸盐1g/l,硫酸新霉素30~200μg/ml和莫匹罗星锂盐50~100μg/mL。
[0017]优选地,步骤F中,所述鉴定采用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001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青春双歧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氮源12

18g/L,葡萄糖为15

25g/L,磷酸氢二钾1

2g/L,磷酸二氢钾1

2g/L,七水硫酸镁0.3

0.6g/L,生长因子0.1

2g/L,硫酸锰(MnSO4·
H2O)0.15

0.25g/L;
[0019]所述氮源选自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小麦蛋白胨、酵母蛋白胨、棉籽蛋白胨、玉米浸粉、马铃薯浸粉中的至少一种;
[0020]所述生长因子选自维生素、低聚糖、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维生素包括但不限于VA、VB、VC、VE,所述低聚糖包括但不限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麦芽糖,所述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络氨酸、精氨酸、γ

氨基丁酸。
[0021]优选地,所述氮源选自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中的至少一种;
[0022]所述生长因子选自γ

氨基丁酸、络氨酸、精氨酸、低聚果糖、VE、VC中的至少一种。
[0023]优选地,所述生长因子为γ

氨基丁酸,所述γ

氨基丁酸的添加量为1

2g/L。
[0024]更优选地,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大豆蛋白胨15g/L,葡萄糖为20g/L,磷酸氢二钾1.5g/L,磷酸二氢钾1.5g/L,七水硫酸镁0.49g/L,γ

氨基丁酸1g/L,硫酸锰(MnSO4·
H2O)0.21g/L。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培养基不仅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筛选的青春双歧杆菌GDMCC No.62063的发酵培养,还可用于其他已知的青春双歧杆菌的发酵培养。
[002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春双歧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青春双歧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厌氧条件下培养,在接种后至进入对数生长期前不进行搅拌,不通氮气;
[0028]S2、在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开启搅拌和通入氮气直至发酵结束,并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段进行pH调控和流加碳源;
[0029]S3、在进入稳定期后,在稳定期前期通入一定量空气;
[0030]至发酵结束后,所得的菌体得率为2.8%以上;
[0031]步骤S2中,所述氮气的通气量为0

0.1vvm;
[0032]步骤S3中,所述空气的通气量为0

0.2vvm。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菌体得率是指每100g发酵液通过离心能得到的湿菌体的质量的百分比。
[0034]菌活指的是活菌数及菌体的活力。
[0035]菌体的量与菌体的数量(包含死菌体和活菌体)和菌体体积两个因素呈正相关。
[0036]因此,以活菌数为目标的发酵培养工艺和以菌体得率为目标的发酵培养工艺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春双歧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青春双歧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名称为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JK

BIF

BIF

001

02

B1,菌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3。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春双歧杆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人肠道内容物稀释后加入筛选培养基中进行厌氧条件下培养;B、挑取生长出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选取革兰氏阳性和具有双歧杆菌形态特征的菌株;C、将步骤B选取的菌株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将螺旋生长于培养基底部的菌株进行需氧与厌氧条件下培养,选取只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菌株;D、将步骤C选取的菌株进行过氧化氢酶检验,选取结果为阴性的菌株;E、将步骤D选取的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乳酸和乙酸的检测,选取乙酸质量浓度大于乳酸质量浓度的菌株;F、将步骤E选取的菌株进行16S rRNA的鉴定,获得青春双歧杆菌菌株。3.一种用于青春双歧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氮源12

18g/L,葡萄糖为15

25g/L,磷酸氢二钾1

2g/L,磷酸二氢钾1

2g/L,七水硫酸镁0.3

0.6g/L,生长因子0.1

2g/L,硫酸锰(MnSO4·
H2O)0.15

0.25g/L;所述氮源选自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小麦蛋白胨、酵母蛋白胨、棉籽蛋白胨、玉米浸粉、马铃薯浸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长因子选自维生素、低聚糖、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选自大豆蛋白胨、胰蛋白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生长因子选自γ

氨基丁酸、络氨酸、精氨酸、低聚果糖、VE、VC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青春双歧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青春双歧杆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厌氧条件下培养,在接种后至进入对数生长期前不进行搅拌,不通氮气;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校适张天宇周利丹熊玥刘青卢伊娜施雪梅寻伟张磊张树义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珈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