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654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微胶囊包括微胶囊壁材和微胶囊芯材所述微胶囊壁材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制备而成,所述微胶囊芯材由菊粉和益生菌制备而成。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在服用足够数量后会改善宿主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进而对宿主身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近几年来,益生菌产业快速发展,现已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在医药领域,益生菌主要用于治疗腹泻、便秘和阴道炎等疾病;在食品行业,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发酵风味食品,如传统的酸奶、乳酸菌饮料、泡菜、食醋等;在保健食品行业,益生菌被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等以期达到多种保健功能。
[0003]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已发现有36000多种。菊粉是十分理想的功能性配料,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几乎不能被胃酸水解和消化,只有在结肠被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是良好的益生元。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的增殖程度取决于人体大肠中初始双歧杆菌的数量,当初始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时,使用菊粉后增殖效果明显,当初始双歧杆菌的数量多时,使用菊粉后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摄入菊粉后能增强胃肠道蠕动,提高肠胃功能,增加消化和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菊粉还有降低血糖、促进矿物质吸收、治疗肥胖症等功能。
[0004]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通常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能够和多数多价阳离子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凝胶或发生沉淀反应。海藻酸盐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还具备优异的成凝胶性和成膜性,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由于海藻酸盐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因此人们制备基于海藻酸盐的生物微胶囊,将其作为植入人体的免疫隔离装置,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壳聚糖是一种价格便宜并且性质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成膜性,这些性质使其成为制备微胶囊良好的壁材,同时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一同作为壁材可以起到控制芯材释放的作用。
[0005]益生菌要想发挥其健康作用、产生益生功能,在被人体摄入时必须保持足够的生物活性,摄入的益生菌活细胞数量需要达到106CFU/g,世界食品组织提出的官方标准是最低106~107CFU/g。益生菌中使用最广泛的为乳杆菌类、链球菌类和双歧杆菌类等,它们在保存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活,如何保持菌种活性、延长保质期,成为此类产品公认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材料广泛,易于储存及运输,菊粉益生菌微胶囊具有成膜性能好、稳定性能强、益生菌生存率高,缓释效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益生菌的包埋和缓控释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微胶囊壁材和微胶囊芯材,所述微胶囊壁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制备而成,所述微胶囊芯材由菊粉和益生菌制备而成。
[0008]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制备活化益生菌菌种:将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粉接种至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后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18

20h,进行初次活化;
[0010](2)按质量浓度3%

5%的比例将初次活化的益生菌培养液接入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后的MRS液体培养基,在37℃恒温培养18

20h,进行二次活化;
[0011](3)按质量浓度3%的比例将二次活化的益生菌培养液接入MRS液体培养基,在37℃恒温培养14

18h,达到对数期后,4000r/min离心并用生理盐水洗涤,收集浓缩菌液;
[0012](4)配制菊粉溶液:将菊粉溶解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
[0013](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海藻酸钠溶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
[0014](6)配制芯材混合液:将步骤(3)浓缩菌液和步骤(4)菊粉溶液混合,得到菊粉益生菌混合液,加入到步骤(5)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芯材混合液;
[0015](7)配制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用一次性针式过滤器进行过滤除菌,得到无菌氯化钙溶液;
[0016](8)配制壳聚糖溶液:向壳聚糖粉末中加入浓度为1%的冰乙酸,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4.5

5,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
[0017](9)将步骤(6)制备的芯材混合液置于注射容器中,挤压滴入步骤(7)氯化钙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形成海藻酸钙凝胶珠,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转速搅拌,30

90min后,过滤得海藻酸钙凝胶珠,用蒸馏水反复冲洗2

3次,洗除未反应的氯化钙;
[0018](4)将步骤(4)制备的海藻酸钙凝胶珠在壳聚糖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形成胶囊外膜,用磁力搅拌器200r/min转速搅拌,30

90min后,过滤得双层微胶囊,用蒸馏水反复冲洗2

3次,洗除未反应的壳聚糖,得湿微胶囊。将湿微胶囊置于

80℃的低温冰箱中预冻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

80℃冷冻24h干燥,制得微胶囊粉末。
[0019]任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益生菌包含乳杆菌类、链球菌类、双歧杆菌类和其他益生菌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物。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浓缩菌液的浓度≥108CFU/mL。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菊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

2.5%。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

2.5%。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浓缩菌液和菊粉溶液体积比为1:1,浓缩菌液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3。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2.5%

3%,一次性针式过滤器规格为:MCE滤膜,0.22μm。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

2.5%。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9)中,注射容器针头内径0.5mm。
[0027]所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直径为4

8mm,包埋率≥
75%,活菌数为106‑
107CFU/g;经冷冻干燥后益生菌存活率可达4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菊粉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胶囊壁材和微胶囊芯材,所述微胶囊壁由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制备而成,所述微胶囊芯材由菊粉和益生菌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粉益生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活化益生菌菌种:将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粉接种至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后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恒温培养18

20h,进行初次活化;(2)按质量浓度3%

5%的比例将初次活化的益生菌培养液接入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后的MRS液体培养基,在37℃恒温培养18

20h,进行二次活化;(3)按质量浓度3%的比例将二次活化的益生菌培养液接入MRS液体培养基,在37℃恒温培养14

18h,达到对数期后,4000r/min离心并用生理盐水洗涤,收集浓缩菌液;(4)配制菊粉溶液:将菊粉溶解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海藻酸钠溶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5)配制芯材混合液:将步骤(3)浓缩菌液和步骤(4)菊粉溶液混合,得到菊粉益生菌混合液,加入到步骤(4)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芯材混合液;(6)配制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用一次性针式过滤器进行过滤除菌,得到无菌氯化钙溶液;(7)配制壳聚糖溶液:向壳聚糖粉末中加入浓度为1%的冰乙酸,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4.5

5,经121
±
1℃灭菌15

20min冷却备用;(8)将步骤(5)制备的芯材混合液置于注射容器中,滴入步骤(7)氯化钙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形成海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感恩伊西龙王宇彤周航姜毓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