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4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复位弹簧和压电控制模块;压电控制模块包含包括压电叠堆、第二复位弹簧、挡板和随动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压电控制模块驱动活塞改变控制油路出口的液阻,从而实现控制油路油腔内的压力变化,进而通过压差推动阀芯进行相应的移动,达到调节燃油流量的目的,并利用位移传感器进行电反馈,实现阀芯位移的调整。此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阀的总重,能够提高阀的可靠度。能够提高阀的可靠度。能够提高阀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

技术介绍

[0002]伺服阀是伺服控制中的关键元件,它是一种接受模拟电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控制阀。伺服阀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冶金、化工等领域的伺服控制系统中。但是传统伺服阀由永磁力矩马达、喷嘴、档板、阀芯、阀套和控制腔组成,结构比较复杂,造价高,对油的质量和清洁度要求高,因此急需结构简单、响应快的新型伺服阀满足燃油调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复位弹簧、以及压电控制模块;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控制腔、操作腔和冷却腔,其中,阀腔、控制腔、操作腔、冷却腔均成圆柱状,且控制腔、操作腔、冷却腔依次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驱动液阻阵列先导式流量伺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第一复位弹簧、以及压电控制模块;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控制腔、操作腔和冷却腔,其中,阀腔、控制腔、操作腔、冷却腔均成圆柱状,且控制腔、操作腔、冷却腔依次同轴;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腔内,包含中心杆以及第一至第四活塞头,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活塞头通过所述中心杆依次同轴固连,能够在所述阀腔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一至第四活塞头将所述阀腔依次分割为第一至第五油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五油腔内,其一端和所述阀腔的端壁相抵、另一端和所述阀芯的第四活塞头相抵;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设有和所述阀腔相联通的A孔、P孔、B孔、O孔,其中,A孔和所述第三油腔相联通,B孔和所述第四油腔相联通,P孔、O孔分别对应设置在阀芯处于零位时第三活塞、第四活塞所在处,且阀体的侧壁在阀芯处于零位时第三活塞所在处还设有第一油口,阀体的侧壁在第五油腔处设有第二油口;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联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第一管道、用于联通第一油腔和冷却腔的第二管道、用于联通第二油腔和控制腔远离操作腔一侧端壁的第三管道、用于联通控制腔侧壁和第二管道中部的第四管道、用于联通P孔和第一管道中部的第五管道、用于联通O孔和第一油口的第六管道、用于联通O孔和第二油口的第七管道、以及用于联通冷却腔和第五油腔的第八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两端均设有固定液阻,所述第二管道靠近第一油腔的一端也设有固定液阻;所述P孔作为进油口和外部油源联通,O孔作为回油孔和外部回油箱联通,A孔和需要驱动的单杆液压缸无杆一侧的接口相连,B口和需要驱动的单杆液压缸有杆一侧的接口相连;所述第五油腔始终通过第七管道和外部回油箱联通;第三油腔始终通过A孔和需要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张宏程马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