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轴端支撑结构及齿轮箱
[0001]本技术涉及转动支撑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承安装结构、轴端支撑结构及齿轮箱。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齿轮箱是轨道车辆转向架上的关键传动部件。来自电机的动力经由联轴器传递到齿轮箱主动齿轮,齿轮箱主动、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传递动力,从动齿轮与车轴过盈连接,驱动轮对前进。
[0003]齿轮箱箱体相对于齿轴静止,车辆行进过程中齿轴旋转。齿轴与箱体的相对运动需要轴承支撑,轴承外圈过盈配合在轴承座上,二者相对静止,针对不同情况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轴承布置方式实现齿轴的转动支撑,然而现有的轴承安装结构往往仅针对一种轴承布置方式进行设置,难以兼顾其他方式的轴承布置,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其他方式的轴承布置、适用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轴端支撑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其他方式的轴承布置、适用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10),所述轴承座(110)的内周面限定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和第二轴承安装位(121),所述轴承座(110)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第一进油通道(111)和第二进油通道(116);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11)在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之间形成第一进油口(114),且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11)的出油端贯穿所述轴承座(110)的端面形成第二进油口(115),所述第二进油口(115)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远离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116)形成第三进油口(117),所述第三进油口(117)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远离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的一端连通;所述轴承座(110)的下半部分设置有出油通道(118),所述出油通道(118)用于供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内的润滑油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轴承座(110)一端的密封盖(130),且所述密封盖(130)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远离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的一侧;所述密封盖(13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32),所述限位凸起(132)用于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内的轴承外圈抵接限位,且所述限位凸起(132)上设置有连通槽(131),所述第二进油口(115)通过所述连通槽(131)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10)的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24),所述限位凸起(132)的径向外端安装于所述限位槽(124),所述限位凸起(132)的径向内端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的一侧,以用于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内的轴承外圈抵接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10)远离所述密封盖(1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123),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23)用于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121)内的轴承外圈抵接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10)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22),所述第一进油口(114)与所述环形槽(12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118)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对应连通,且所述进油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119)的连通处非位于所述轴承座(110)的最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结构(100)还包括轴承压盖(140),所述轴承压盖(140)用于安装于转动轴(20)端部,且轴承压盖(140)的径向外端用于与安装于第一轴承安装位(119)内的轴承的内圈抵接限位。8.一种轴端支撑结构,用于对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欢,杜金峰,栗华,高扬,吴成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