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56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56
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有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带有由四根圆管围成的方形框架,通过连接法兰连接。顶部塔节的顶端四周焊接有固定钩,固定钩卡在甲板或外板边缘,基座塔节带有的圆管底部焊接有方钢,方钢外表面贴有橡胶。框架每两个圆管之间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角钢,角钢之间焊接有加强圆管,加强圆管倾斜对称设置在角钢之间,两个加强圆管与角钢组成三角形,框架内两对立面交错设置有缓步台,缓步台通过角钢支撑,上方缓步台与对面下方缓步台之间设置有梯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由组合,这种分体式设计可根据不同船型不同甲板高度进行升降平台高度的调整,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FPSO建设及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PSO改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可组合的移动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船舶新造、船舶改造项目还是船舶修理项目,在船舶下水后停靠在码头时都需要设置方便施工人员上下通行进行施工作业的升降平台。一般船厂都是采用单独设计一体化专用升降平台或者小型简易升降平台来满足船舶作业需求。这样不利于早晚高峰上下班时大量人员的上下通行,如果人数过多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一体化升降平台不利于安装及储存,只能专船专用,不能重复利用,不同项目需要重新制作,额外增加材料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3]本次开发设计的可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分体式设计可根据不同船型不同甲板高度进行升降平台高度的调整,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旨在达到符合安全要求的同时,方便移动且适用于多种船型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有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基座塔节的高度均是6米;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带有方形框架,框架是由四根圆管围成,顶部塔节的底部、中间塔节的两端、基座塔节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在圆管端部,螺栓穿过连接法兰带有的圆孔。
[0006]顶部塔节的顶端四周焊接有固定钩,固定钩卡在甲板或外板边缘,基座塔节带有的圆管底部焊接有方钢,方钢外表面贴有橡胶,方钢切有马鞍口,马鞍口与圆管外表面相适配。
[0007]框架每两个圆管之间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角钢,角钢之间焊接有加强圆管,加强圆管倾斜对称设置在角钢之间,两个加强圆管与角钢组成三角形,框架内两对立面交错设置有缓步台,缓步台表面焊接有钢丝网,缓步台通过角钢支撑,上方缓步台与对面下方缓步台之间设置有梯段,相邻梯段交错设置在框架内部。
[0008]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梯段带有的台阶上焊接有防滑格栅。
[0009]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顶部塔节的顶端沿顶部塔节周向围有围栏。
[0010]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框架相邻两面带有的角钢相交错,框架相对两面带有的角钢互相平行。
[0011]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缓步台下表面焊接有加强肘板。
[0012]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钩顶部焊接有吊耳。
[0013]上述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更进一步地,中间塔节的高度是6米
[0014]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升降平台,可自由组合,可以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一个中间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多个中间塔节组合。分体式设计可根据不同船型不同甲板高度进行升降平台高度的调整,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同时对梯段台阶的间距及宽度进行优化,梯段踏步使用防滑格栅,每层缓步台设有踢脚板,人性化的设计提升了各项安全性能,适用性强,可重复利用,降低了项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顶部塔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基座塔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中间塔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固定钩与甲板或外板边缘连接示意图;
[0019]图5是方钢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圆管、2

连接法兰、3

角钢、4

缓步台、5

固定钩、6

方钢、7

橡胶、8

梯段、9

加强圆管、10

加强肘板、11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有顶部塔节、基座塔节和中间塔节,如图1、2、3所示,顶部塔节、基座塔节、中间塔节带有方形框架,中间塔节高度为6米,方形框架是由四根圆管1围合而成,圆管之间焊接有角钢3,框架内部固定有缓步台4,缓步台固定在角钢上。框架同一面上的相邻角钢之间焊接有加强圆管9,加强圆管与角钢形成三角形结构,采用这种三角形结构设置,角钢将框架分割成多个小单元,在小单元内设置三角形结构,进一步保证每个单元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框架整体稳定性。
[0023]在顶部塔节带有的圆管底部焊接有连接法兰2,基座塔节带有的圆管顶部焊接有连接法兰2,中间塔节带有的圆管两端焊接有连接法兰2,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基座塔节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法兰带有的圆孔内连接固定成一体。
[0024]顶部塔节的顶部四角焊接有固定钩5,甲板或外板边缘(如图4所示),固定钩的顶部焊接有吊耳11,在升降平台组装完成后,钢丝绳可穿过吊耳,对其进一步固定,避免升降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如有轻微晃动。基座塔节带有的圆管底部表面焊接有方钢(如图5所示)6,方钢切有马鞍口,方钢带有的马鞍口与圆管表面相适配,采用马鞍口的这种结构,提高方钢与圆管的适配度,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方钢外表面还粘贴有橡胶7,避免升降平台碰撞船体。
[0025]框架内部的缓步台上、下交错设置,缓步台上固定有踢脚板(未在图中显示),缓步台小表面焊接有加强肘板10,位于上方的缓步台与位于下方的缓步台之间焊接有梯段8,梯段带有的台阶上固定有防滑格栅(未在图中显示)。
[0026]本专利技术可自由组合,可以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一个中间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多个中间塔节组合,可根据船舶实际需要设置。
[0027]一个顶部塔节、一个基座塔节、一个中间塔节组成的升降平台重量约为35.5吨,根据强度计算结果,本升降平台最多可满足125人同时通行。
[0028]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升降平台,可自由组合,可以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一个中间塔节组合,或者是一个顶部塔节与一个基座塔节、多个中间塔节组合。分体式设计可根据不同船型不同甲板高度进行升降平台高度的调整,方便安装及使用后储存。同时对梯段台阶的间距及宽度进行优化,梯段踏步使用防滑格栅,每层缓步台设有踢脚板,人性化的设计提升了各项安全性能,适用性强,可重复利用,降低了项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有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基座塔节、顶部塔节、中间塔节带有方形框架,框架是由四根圆管围成,顶部塔节的底部、中间塔节的两端、基座塔节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在圆管端部,螺栓穿过连接法兰带有的圆孔;顶部塔节的顶端四周焊接有固定钩,固定钩卡在甲板或外板边缘,基座塔节带有的圆管底部焊接有方钢,方钢外表面贴有橡胶,方钢切有马鞍口,马鞍口与圆管外表面相适配;框架每两个圆管之间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角钢,角钢之间焊接有加强圆管,加强圆管倾斜对称设置在角钢之间,两个加强圆管与角钢组成三角形,框架内两对立面交错设置有缓步台,缓步台表面焊接有钢丝网,缓步台通过角钢支撑,上方缓步台与对面下方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京华李洪成张凯峰丁柏峰刘涛陈文科吴存民胡艳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